一种麻杏甘石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335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4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麻杏甘石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麻黄9份、杏仁9份、炙甘草6份、生石膏24份。其生产过程包括:超音速气流粉碎、醇水提取、超声波粉碎提取、水煎浓缩、超音速喷雾干燥、纳米研磨、高压乳匀、纳米粒制备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注重运用纳米载体联用技术所体现出的多协同、多靶向等优点。规模化生产后,可大幅减少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可使药物的靶向性、缓控释性更强。可内外给药并举,可按子午流注、人体气血流动规律分别在四个时间段服用。还可以制备成膜剂、透皮剂按子午流注、人体气血流动规律分别贴在人体不同部位,可通过皮肤直接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麻杏甘石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ー种麻杏甘石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水煎液复方药效化学反应因化学成分太多,暂时还未被掲示其神秘面纱,但中药方剂中ー些神秘黑箱药效作用就藏在中药水煎液中,不能一味最求中药西化、中药现代化而只用単体和有效部位。中药水煎浓缩液不能弃之不用!中药方剂用水煎煮时,由于方剂合煎时的高温以及溶液中复杂的化学环境,可能在溶液中发生固有物质间的络合、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从而生成溶液中原来没有的某些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对全方产生增效、减毒或改性等药效作用。加强中药方剂水煎液中新成分形成机制、稳定性及其药效的研究,对提高中药复方和新药水平,逐步缩小中药复方和中药新药与国际间的差距,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研究开发中药新药増加了新途径和新来源。我国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規定,改变剂型作为新药研究来管理。制剂水平的落后不仅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而且导致药品附加值低,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和产业经济效益,是造成我国医药エ业产品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产值仅相当于ー两个跨国制药公司的主要原因之一 O新药、新剂型开发水平能体现ー个国家的医药エ业的经济与技术实力。我国ロ服制剂约占各种全身给药制剂的2/3,加快研制和推广ロ服缓控释制剂是当前急需要做的エ作。麻杏甘石汤出自《伤寒论》,方由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甘草ニ两炙、石膏半斛碎绵裹组成。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主治外感风邪,身热不解,咳嗽喘逆,气急鼻扇,ロ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麻杏石甘汤是《伤寒论》经典方剂之一。《伤寒论·太阳病上篇》第26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甘石汤。”第27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甘石汤。”此两条明言汗后热邪迫肺作喘之证治。方中麻黄配杏仁,目的为平喘止咳;麻黄伍石膏,则能发泄郁热,无论有无汗出皆可用之,犹如越婢汤之能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麻黄不与桂枝同用,能泄肺邪而不至大汗,故该方非辛温发汗剂,实为辛凉解热剂。本方重点在发泄里热,而非发散表寒,虽能发汗,但力量微弱,对发热汗出者适合,若恶寒无汗者,非此方可解。这里的“无大热”不是不发热,只是无壮热而己,“无大热”是疾病的过程,若汗不出,热邪自然鸱张。用麻黄透表,是给邪以出路,配石膏清里,是为杜绝邪热之源,后贤所用麻黄定喘汤,亦因之立法也。以该方清里透表之特点,运用于多种疾病之中,每能应手取效。方义体会本方证乃因表邪化热,壅闭于肺所致.外邪袭表,入里化热,故见身热不解;肺主皮毛,热塞于肺,蒸而汗出;肺因热闭,则见喘逆,甚则鼻煽;邪热灼伤津液,故见ロ渴.本方则以身热咳嗽为应用依据,以清宣肺气为治疗大法。临床应用I.治疗肺炎例柴X,男,38岁。素体強壮,已咳喘十余年,入冬则咳喘加重,今冬劳累后感受风寒,而咳喘病又发,初起恶寒发热,周身不适,左胸疼痛,咳嗽频作,继则高热不退,面赤气急,胸部憋闷,咳少喘重,ロ渴喜饮,体温39°C,血象白细胞22000/mm3、中性粒细胞78%、淋巴细胞21%,X-线报告左下肺肺炎。诊其脉象滑数,舌红苔黄腻,证属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治宜疏表清热,宣肺平喘,投以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24克,炙甘草6克,银花20克,桑叶10克,水煎饭前服四剂。药毕,体温降至37。5°C,虽咳喘胸闷,ロ渴明显好转,但仍有微热、咳喘痰多之证,继用上方加麻黄6克、石膏18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葶苈子12克,苏子10克,柔白皮12克,水煎饭前服,五剂后,症状渐除,诸恙不显,X线俭查肺炎已愈。2.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渊)杜某之子,十五岁。患儿自述鼻窍经常阻塞不通, 嗅觉不灵,常流黄涕,气味腥臭,前额闷痛。诊其脉象略滑,舌苔薄黄。投以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24克,炙甘草6克,辛夷12克,细辛I克,水煎饭前服。三剂后,诸症大减。随又处以麻黄3克,杏仁6克,生石膏15克,炙甘草3克,辛夷12克、地龙9克,水煎饭前服五剂,令其隔日服ー剂,半月而愈。3.治疗荨麻疹一老翁,患荨麻疹已十余载,常年皮肤搔痒,每遇风或饮食辛辣刺激物则搔痒更甚。近日出现大片红色疹块,蔓延周身,历经医洽,时好时发,痛苦不堪。与麻杏石甘汤(麻黄6克,杏仁6克,生石膏18克,炙甘草6克)加蝉蜕12克,丹皮9克、白蒺藜12克,白鲜皮12克,水煎饭前服。三剂而告愈。后时有轻度复发。嘱其每月初服三剂,至今已五年病未复发。药理研究I.镇咳平喘、抗变态反应作用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麻杏石甘汤有抗变态反应与镇咳平喘作用。李健春等采用Schwartz等方法发现麻杏石甘汤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及致敏大鼠肠管释放组胺作用,同时也能保护大鼠免受抗原攻击作用(P< 0.001)。灌胃麻杏石甘汤提取物水溶液对用猪毛刺激雄性豚鼠的气管内壁或电刺激狗气管引起咳嗽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麻杏石甘汤温浸液对支气管肌呈抗组胺作用,其效果与色甘酸ニ钠近似;以上实验表明麻杏石甘汤有抗I型变态反应及镇咳平喘的作用。2.抗病毒抑菌作用实验证明麻杏石甘汤有抗菌、抗病毒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麻杏石甘汤制剂可減少细菌菌体蛋白的合成,破坏细菌超微结构,抑制细菌病毒生长。实验证明麻杏石甘汤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其中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浓度为I : 240,抗绿脓杆菌最小浓度为I : 60。麻杏石甘汤中主药麻黄煎剂体外对金葡菌,绿脓杆菌,甲、こ链球菌等多种杆菌有抗菌作用。麻杏石甘汤体外证明对鸡胚陕西61-1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麻杏石甘汤煎剂对陕西61-1珠甲型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抗病毒最小浓度为I : 8。267%麻杏石甘汤ロ服液加生理盐水(5 3)混合后给小鼠灌胃,O. 4mL/d,连用8d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嗜细胞的吞噬率(P < O. 001),促进淋巴细胞转化。3.对细胞因子的影响作者在进行“麻杏石甘汤对气道变应性炎症小鼠Thl/Th2的调节作用研究”,通过成功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观察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及外周血浆IL-4和IFN- Y浓度,发现麻杏石甘汤能显著减少哮喘小鼠IL-4浓度(P < O. 01),并显著提高IFN- Y , IL-12、IL-18浓度(P < O. 01),经过药物治疗后,发现麻杏石甘汤可以降低哮喘小鼠BALF及外周血IL-4的浓度,提高BALF及外周血IFN- Y的浓度,与哮喘组比较,IFN- Y /IL-4比值显著增高(P < O. 01),提示麻杏石甘汤具有纠正Thl/Th2失衡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具有实质的创新性和突破性进展是已找出麻杏甘石汤现代中药新剂型中西医理论相结合的关键点,本专利技术将及时填补国内外在运用“纳米载体联用技木”和以中西医结合理论研发“麻杏甘石汤整合型新剂型”领域的空白,产品具有靶向分布广等优点,国内外无相同或类似的文献报道。研发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通过国际ー级查新报告和专利检索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进步和新颖性。利用国内外数据库进行了查新检索,综合国内外文献阅读、分析对比得到以下结论“联用技术研发纳米药物整合型新剂型”项目,其创新点1)采用富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麻杏甘石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新剂型有效成分的原料及重量配比——麻黄9份、杏仁9份、炙甘草6份、生石膏24份。其中,所述各中药富含有机锌、硒等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