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双开门三联罐高效杀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241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4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式双开门三联罐高效杀菌釜,其特征在于,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并排设置,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上侧通过架体支撑有热水罐,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内侧分别设有热水循环泵,热水循环泵的上端通过水汽混合器与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上端连接,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两端均设有锅盖。通过以上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了用户生产线的顺畅、空间的节约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釜,具体说是ー种新式双开门三联罐高效杀菌釜
技术介绍
现存的杀菌设备种类众多,但针对于用户的生产要求空间的布局限制,以及生产量大等因素,已存的设备均不能完美的达到使用要求,如要达到相应的产量,相应的附属设备也会增多,无形中増加了用户的负担,影响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便是提供ー种新式双开门三联罐高效杀菌釜,主要适用于食品杀菌机械领域,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产量和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并排设置,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上侧通过架体支撑有热水罐,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内侧分别设有热水循环泵,热水循环泵的上端通过水汽混合器与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上端连接,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两端均设有锅盖。通过以上设置,本专利技术保证了用户生产线的顺畅、空间的节约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闻。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第一杀菌釜,2、第二杀菌釜,3、架体,4、热水罐,5、热水循环泵,6、水汽混合器,7、锅盖。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杀菌釜I和第二杀菌釜2并排设置,在第一杀菌釜I和第二杀菌釜2的上侧通过架体3支撑有热水罐4,在第一杀菌釜I和第二杀菌釜2的内侧分别设有热水循环泵5,热水循环泵5的上端通过水汽混合器6与第一杀菌釜I和第二杀菌釜2的上端连接,在第一杀菌釜I和第二杀菌釜2的两端均设有锅盖7。通过以上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循环水是通过水汽混合器6进行管道内加热,使杀菌水温度均匀提升,热分布均匀。权利要求1.新式双开门三联罐高效杀菌釜,其特征在于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并排设置,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上侧通过架体支撑有热水罐,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内侧分别设有热水循环泵,热水循环泵的上端通过水汽混合器与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上端连接,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两端均设有锅盖。 ·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式双开门三联罐高效杀菌釜,其特征在于,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并排设置,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上侧通过架体支撑有热水罐,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内侧分别设有热水循环泵,热水循环泵的上端通过水汽混合器与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上端连接,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两端均设有锅盖。通过以上设置,本专利技术保证了用户生产线的顺畅、空间的节约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文档编号A23L3/00GK102845807SQ201210328389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郭树文 申请人:诸城市中泰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式双开门三联罐高效杀菌釜,其特征在于: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并排设置,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上侧通过架体支撑有热水罐,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内侧分别设有热水循环泵,热水循环泵的上端通过水汽混合器与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上端连接,在第一杀菌釜和第二杀菌釜的两端均设有锅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树文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中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