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甘薯采后贮藏品质,尤其是促进甘薯采后伤口快速愈合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甘薯在收获、分级、包装、运输及装卸等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造成一些机械损伤;伤口感染病原菌往往使产品在贮运期间腐烂变质,造成严重损失。目前甘薯贮藏以前,通常在32 35°C、相对湿度85 90%条件下进行4 7天的愈伤处理,用来治愈收获时的薯块伤口,以防止块根腐烂和水分损失。虽然较高的温度(32 35°C)有利于伤口愈合,但此时的温度对黑斑病菌繁殖更为有利。甘薯储藏的适宜窖温在10 15°C,但这 种温度环境下愈伤组织形成的很慢。甘薯储藏上要求尽快使薯块的愈伤组织形成,产生抗病能力,同时又不使病菌繁殖蔓延。这是目前甘薯储藏难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促进甘薯块根伤口快速愈合的方法,所述的方法能够使薯块的愈伤组织尽快形成,产生抗病能力,提高贮藏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依序进行a、将甘薯清洗,去除表面水分;b、把清洗后的甘薯放入10-100mmol/L硝普钠(SNP)溶液,常温下浸泡O. 5 Ih ;然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甘薯伤口愈合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依序进行:a、将甘薯清洗,去除表面水分;b、把清洗后的甘薯放入10?100mmol/L硝普钠溶液,常温下浸泡0.5~1h;然后捞出除去表面水分;或者把清洗后的甘薯放入在密闭空间内用10?50μl/L一氧化氮气体直接熏蒸0.5~1h;c、将处理好的甘薯在相对湿度80?90%的室温下愈伤处理3~5天,使其伤害部位木栓化后即可入库贮藏或上市流通。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