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与玉米高效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183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4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麦与玉米高效栽培方法。a.茬口安排,小麦于10月26日至11月8日播种,5月底至6月初收获;玉米6月10--20日播种,10月5日后收获;b.小麦的栽培,适合种植的品种为扬麦15、扬麦16当家、扬麦18、镇麦168中的一种;播量为9~11㎏/亩;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直至收获;c.玉米的栽培,适合种植的品种为:郑单958、金海5号、苏玉24号、江玉403中的一种;播种采用穴播方式种植,每亩㎡种用量为2—2.5㎏,每亩密度5500--6500穴;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直至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小麦与玉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长期间,提高了田地利用效率和作物总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涉及一种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实施的。
技术介绍
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上一季仅选择栽种小麦或玉米中的一种作物,没有充分利用不同作物的生长期间,田地的利用效率低,作物总产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实施,可提高田 地利用效率、提高作物总产量的。本专利技术的是a.茬口安排小麦于10月26日至11月8日播种,米用免少耕方式栽培,5月底至6月初收获;玉米6月10-20日播种,采用穴播方式种植,10月5日后收获;b.小麦的栽培,适合种植的品种为扬麦15、扬麦16当家、扬麦18、镇麦168中的一种;播量为9 Ilkg/亩;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直至收获;c.玉米的栽培,适合种植的品种为郑单958、金海5号、苏玉24号、江玉403中的一种;播种前进行采用耕翻或半免耕的方式整地,结合整地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kg,高浓度复合肥35-45kg,采用全层施肥法施肥;播种采用穴播方式种植,每亩m2种用量为2-2. 5kg,每亩密度5500—6500穴;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直至收获。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小麦与玉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长期间,使两种作物能够在一个年度内在同一地块进行栽培,大大提高了田地利用效率和作物总产量。经实际栽培试验,同一年度内每亩小麦平均产量500kg,玉米籽粒平均产量450kg,高产田块粮食单产超过1000kg,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实施例如下巷口安排小麦于10月26日至11月8日播种,采用免少耕方式栽培,5月底6月初收获;玉米6月10-20日播种,采用穴播方式种植,10月10日前后收获。小麦2. I选用良种适合种植的品种有扬麦15、扬麦16当家、扬麦18镇麦168等。按照“一地一种”的原则选择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以确保其品质。2. 2适期早播适期播种能充分利用冬前的有效温光资源,培育冬前壮苗,奠定高产基础。最佳播期为10月26日 11月5日,作饼干小麦栽培时可适当提早2 3天。2. 3精播匀播精播技术要求确定适宜的群体起点,尽量降低基本苗,协调好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协调好多穗与大穗的关系,实现小麦高产更高产。本地适宜基本苗为18 22万/亩,折算播量为9 Ilkg/亩。力求稀播匀播,适当浅播,努力提高播种质量。2. 4适时化控应用多效唑拌种有利于促进分蘖、培育壮苗,提高小麦的抗逆能力。一般每Ikg种子用15%多效唑O. 8 Ig拌种效果最佳。如果错过拌种机会,可在越冬前每亩用15%多效 唑40 50g或矮壮丰水剂喷雾,做到一次喷匀,不重喷、不漏喷。2. 5合理施肥小麦单产500kg/667m2—生需施纯N 18 20kg,一般基苗肥的施用比例应占总用肥量的50 55%,中期用肥占15 20%,拔节孕穗肥的施用比例占25 30%。基肥应用上提倡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适当减少N肥使用,提高P、K肥用量。大力提倡秸杆全量还田,播后覆盖稻草秸杆,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增强保墒增温效果。后期搞好药肥混喷,有利于提高千粒重,防止早衰。2. 5综合防治病虫草害2. 5. I小麦草害的防除播种后抢墒立即用土壤处理剂进行化除,降低杂草基数。越冬期间可结合中耕培土进行人工除草。春季化除应根据草相选用对应高效除草剂化除。2. 5. 2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小麦赤霉病是气象性病害,每年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该病以防为主,防治适期为扬花初期。搞好药肥混喷,有利于提高防效,防止早衰。2. 5. I小麦纹枯病和后期蚜虫发生相对较重,可采取综合措施防治一是用药剂拌种,延缓纹枯病的发生时间,降低发病率。二是控制田间群体,改善田间小气候。三是早防纹枯病,适时防治后期蚜虫。镇麦168白粉病发病较重,需单独用药防治。四是搞好一生的沟系配套工作,确保稳健生长,提高抗逆能力。玉米3. I品种选择适合我镇种植的主要优质高产品种为郑单958、金海5号、苏玉24号、江玉403坐寸ο3. 2整地施肥可采用耕翻或半免耕的方式整地,结合整地每667m2施有机肥1500—2000kg,高浓度复合肥35-45kg,采用全层施肥法施肥。按掄宽2 — 2. 5m开好田间一套沟。3. 3适期播种本地主要种植夏季玉米,适宜播种期为6月10-20日,尽量争取早播。采用穴播方式种植,一般每667m2种用量为2—2. 5kg,按50—60cm*20—25cm的配置播种,每667m2密度 5500—6500 穴。3. 4播后管理出苗后及早做好间、定苗工作,尽早间除丛苗,在5叶期一次性定苗。注意留苗均匀,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定苗时可结合株间松土,消灭杂草。若遇缺株,两侧可留双苗。早施苗肥,使基苗肥的氮素施用比例达到一生氮肥总量的50 60%,中期用肥占5 10%,后期要重施穗肥,占40 %左右,如生长后期发现脱肥,可随水补施尿素5 IOkg作粒肥。拔节至抽雄这一阶段是玉米对水分较敏感时期,大喇叭口期是雌穗小花分化发育的关键时期,进入玉米需水临界期,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必要时需进行沟灌。抽雄散粉至抽丝也是玉米对水分最敏感时期,如水分供应不足,会抑制花丝伸长,推迟抽丝,使雌穗不能正常受精结实。玉米开花到成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50% 55%,特别是抽穗开花期对水分反应敏感。此阶段玉米生理活动旺盛,干物质积累最多、最快,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养分。这时适时灌水,不但可以促进开花受精,减少秃顶缺粒,又可以促进大量气生根的生成,对提高玉米叶片光和强度,增加粒数、粒重,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防止后期早衰都有重要作用。3. 5病虫草防治 玉米穗期主要害虫是玉米螟、棉铃虫、红蜘蛛、蚜虫、叶蝉等,主要病害为大、小斑病,应抓住适期做好用药防治工作。3. 5. I、玉米黑粉病症状玉米整个生长期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但在抽雄期症状表现突出。植株各个部分可产生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大的病瘤直径可达15厘米,小的仅达I一2厘米。初期瘤外包I层白色发亮的薄膜,后呈灰色,干裂后散出黑粉。叶片上有时产生豆粒大小的瘤状堆。雄穗上产生囊状的瘿瘤。其他部位则多为大型瘤状物。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高温干旱,施氮肥过多,病害易发生。以病菌的厚垣孢子在土中或病残体及堆放的秸杆上越冬。越冬的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小孢子,供气流、雨水和昆虫传播。从植株幼嫩组织、伤口、虫伤处侵入为害。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重病区栽培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避免氮肥过多,抽雄前后要保证水分供应;田间早期发现病瘤应及时刈除并深埋,秋收后彻底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可减少初侵染源。(2)药剂防治。播种时用种子量O. 4%的20%粉锈宁乳油拌种,同时以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土壤和粪肥处理。生长期彻底防治玉米螟等虫害。3. 5. 2、玉米螟为害状玉米螟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杆,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遇风易断,则减产更严重。幼虫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变质。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一般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I代卵量和被害株率就高。越冬幼虫耐寒力强,冬季严寒对其影响不大,春寒能延迟越冬幼虫羽化。湿度是玉米螟数量变动的重要因素。越冬幼虫蚊食潮湿的秸杆或吸食雨水、雾滴,取得足够水分后才能化蛹、羽化和正常产卵。低湿对其化蛹、羽化、产卵和幼虫成活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麦与玉米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是:a.茬口安排小麦于10月26日至11月8日播种,采用免少耕方式栽培,5月底至6月初收获;玉米6月10???20日播种,采用穴播方式种植,10月5日后收获;b.小麦的栽培,适合种植的品种为扬麦15、扬麦16当家、扬麦18、镇麦168中的一种;播量为9~11㎏/亩;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直至收获;c.玉米的栽培,适合种植的品种为:郑单958、金海5号、苏玉24号、江玉403中的一种;播种前进行采用耕翻或半免耕的方式整地,结合整地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高浓度复合肥35??45㎏,采用全层施肥法施肥;播种采用穴播方式种植,每亩㎡种用量为2—2.5㎏,每亩密度5500??6500穴;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直至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红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丹徒区绿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