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玉米集约化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目前全世界粮食紧缺,提高粮食产量已经成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然而,由于人口增加、土地减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水土资源和气候等制约因素使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小麦和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怎样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来大幅度提高小麦和玉米的单产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课题。目前我国冬麦区和夏玉米产量在过去10年的产量停滞不前,小麦亩产一般450-500公斤左右徘徊,夏玉米产量一般亩产500-600公斤徘徊,影响小麦、玉米产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小麦种植不利因素:传统种植模式,条播行距多样化,不合理,没有统一模式,不易增加密度,我国北方的地力和自然气候条件,使小麦亩产具备750-800公斤,现有种植模式没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国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麦、玉米集约化栽培方法,本方法为小麦与玉米的轮作种植,方法步骤中包括依次进行的小麦种植、小麦植保与收割及玉米种植、玉米植保与收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麦种植和玉米种植包括以下步骤:A、小麦种植A1、小麦选种:根据需要选取小麦种子;A2、整地:采用小麦旋耕分层施肥机进行旋耕并分层施肥,涂层缓释肥一次底施;A3、小麦播种:采用小麦宽幅匀播机进行小麦播种,播幅45cm,每播幅小麦之间采用20‑25厘米等行距播种;B、玉米种植B1、玉米选种:根据需要选取玉米种子;B2、玉米播种:采用等行距种肥一体精量播种机进行玉米播种、施肥及定苗,小麦每播幅之间20‑25cm等行距用于播种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玉米集约化栽培方法,本方法为小麦与玉米的轮作种植,
方法步骤中包括依次进行的小麦种植、小麦植保与收割及玉米种植、玉米
植保与收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麦种植和玉米种植包括以下步骤:
A、小麦种植
A1、小麦选种:根据需要选取小麦种子;
A2、整地:采用小麦旋耕分层施肥机进行旋耕并分层施肥,涂层缓
释肥一次底施;
A3、小麦播种:采用小麦宽幅匀播机进行小麦播种,播幅45cm,每
播幅小麦之间采用20-25厘米等行距播种;
B、玉米种植
B1、玉米选种:根据需要选取玉米种子;
B2、玉米播种:采用等行距种肥一体精量播种机进行玉米播种、施
肥及定苗,小麦每播幅之间20-25cm等行距用于播种玉米,所以玉米的行距
为65-70cm等行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集约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A2中,涂层缓释肥的用量为每亩地40-60公斤,涂层缓释肥中
N、P、K含量比例为3: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集约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A3中,小麦株距为1.5-3.5cm,亩播量12.5-15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集约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B2中,玉米播种方式为株距为17-19厘米的每穴单粒条播,每
亩用玉米种子4500-5000粒,施肥时,每亩地随机械整地施入40-60公斤
缓释肥,缓释肥中N、P、K含量比例为3: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集约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玉米植保步骤中包括当玉米生长到7-10叶时,每亩喷施25-35毫升
化控剂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集约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小麦旋耕分层施肥机包括机架(1013)及设置在机架(1013)上的
播肥斗(101)、旋耕犁(104),播肥斗(101)内设有播肥轴,播肥轴上设
有播肥斗链轮(102),机架前端通过地滚连杆(109)连接有第一地滚(106),
第一地滚(106)的轴上设有第一地滚链轮(107),第一地滚链轮(107)
与播肥斗链轮(102)与设置在机架(1013)下部的双链轮(105)传动连
接,双链轮(105)包括同轴固定的两个大小不同的链轮,播肥斗(101)
底部连接有不少于一个的播肥管(1014),所有播肥管(1014)呈一排间隔
设置,播肥管(1014)的排列宽度与小麦播幅相适应,所述机架上还设有
挡肥板固定架(1010),挡肥板(1011)设置在挡肥板固定架(1010)上,
所述播肥管(1014)出口处通过播肥管固定架(1012)固定于挡肥板(1011)
侧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集约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小麦宽幅匀播机包括支撑架(203)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雪,李夕军,付万鑫,李骥,李林,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骥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