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069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包括若干永磁体、第一转子铁芯和第二转子铁芯,第一转子铁芯包括第一环形圈和从第一环形圈外侧凸出的若干块第一导磁块,在相邻两块第一导磁块之间形成第一凹槽,第二转子铁芯包括第二环形圈和从第二环形圈外侧凸出的若干块第二导磁块,在相邻两块第二导磁块之间形成第二凹槽,位于上方的第一凹槽的第一开口部的右侧、第一导磁块上凸出右挡钩,位于下方的第二凹槽的第二开口部的左侧、第二导磁块上凸出左挡钩,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位置对应,永磁体嵌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里,左挡钩和右挡钩对永磁体限位,它结构简单,不但有效抑制电磁噪音,而且磁性性能强,减少定子绕组用量,降低电机成本,提高电机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子组件结构。技术背景传统的转子组件结构,包括转子铁芯和若干永磁体,若干永磁体分成若干行粘贴在转子铁芯外侧面的,相邻行的永磁体错开一定角度,该结构有效抑制电磁噪音,但磁性性能较差,导致定子绕组用量较多,增加电机成本,电机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组件结构,该结构简单,不但有效抑制电磁噪音,而且磁性性能强,减少定子绕组用量,降低电机成本,提高电机性能。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它包括若干永磁体、第一转子铁芯和第二转子铁芯,第一转子铁芯和第二转子铁芯上下叠合安装在一起,第一转子铁芯包括设置有第一中心轴孔的第一环形圈和从第一环形圈外侧凸出的若干块第一导磁块,在相邻两块第一导磁块之间形成第一凹槽,第二转子铁芯包括设置有第二中心轴孔的第二环形圈和从第二环形圈外侧凸出的若干块第二导磁块,在相邻两块第二导磁块之间形成第二凹槽,位于上方的第一凹槽的第一开口部的右侧、第一导磁块上凸出右挡钩,位于下方的第二凹槽的第二开口部的左侧、第二导磁块上凸出左挡钩,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位置对应,永磁体嵌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里,左挡钩和右挡钩对永磁体限位。上述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是径向凹槽。上述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大小相同。上述所述的第一转子铁芯和第二转子铁芯是相同的,第一转子铁芯的底端面与第二转子铁芯的底端面靠在一起。上述所述的第一转子铁芯的右挡钩与第二转子铁芯的左挡钩关于中间平面MN非对称分布的。上述所述的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相对永磁体的中心线是非对称分布的。上述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底部中间分别设置有凸台。上述所述的第一导磁块和第二导磁块中间分别设置有将第一转子铁芯与第二转子铁芯连接起来的通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是1)本技术包括若干永磁体、第一转子铁芯和第二转子铁芯,位于上方第一转子铁芯的第一凹槽的第一开口部的右侧、第一导磁块上凸出右挡钩,位于下方第二转子铁芯的第二凹槽的第二开口部的左侧、第二导磁块上凸出左挡钩,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位置对应,永磁体嵌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里,左挡钩和右挡钩对永磁体限位结构简单,不但有效抑制电磁噪音,而且磁性性能强,减少定子绕组用量,降低电机成本,提高电机性能,实现转子组件内嵌斜极结构,使得转子组件具备内嵌聚磁特性优势的同时,还具备斜极转子的优点;2)第一转子铁芯和第二转子铁芯是相同的,第一转子铁芯的底端面与第二转子铁芯的底端面靠在一起,结构设计合理,简化工序,有效保证设计工艺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I至图4所示,本技术是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它包括若干永磁体I、第一转子铁芯2和第二转子铁芯3,第一转子铁芯2和第二转子铁芯3上下叠合安装在一起,第一转子铁芯2包括设置有第一中心轴孔21的第一环形圈22和从第一环形圈22外侧凸出的若干块第一导磁块23,在相邻两块第一导磁块23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4,第二转子铁芯3包括设置有第二中心轴孔31的第二环形圈32和从第二环形圈32外侧凸出的若干块第二导磁块33,在相邻两块第二导磁块33之间形成第二凹槽34,位于上方的第一凹槽24的第一开口部240的右侧、第一导磁块23上凸出右挡钩230,位于下方的第二凹槽34的第二开口部340的左侧、第二导磁块33上凸出左挡钩330,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位置对应,永磁体I嵌入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里,左挡钩330和右挡钩230对永磁体I限位。实施例二 如图I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所述的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是径向凹槽。实施例三如图I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所述的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大小相同。实施例四如图I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第一转子铁芯2和第二转子铁芯3是相同的,第一转子铁芯2的底端面与第二转子铁芯3的底端面靠在一起。实施例五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第一转子铁芯2的右挡钩230与第二转子铁芯3的左挡钩330关于中间平面MN非对称分布的。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第一开口部240与第二开口部340相对永磁体I的中心线是非对称分布的。实施例七如图I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的底部中间分别设置有凸台241、341 ;实施例八如图I和图2所不,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第一导磁块23和第二导磁块33中间分别设置有将第一转子铁芯2与第二转子铁芯3连接起来的通孔 231,331ο由于本申请是机械领域,本领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联想得到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实施例六、实施例七、实施例八提及的增加的技术特征自由组合,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组合成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结构简单,不但有效抑制电磁噪音,而且磁性性能强,减少定子绕组用量,降低电机成本,提高电机性能,实现转子组件内嵌斜极结构,使得转子组件具备内嵌聚磁特性优势的同时,还具备斜极转子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它包括若干永磁体(I)、第一转子铁芯(2 )和第二转子铁芯(3 ),第一转子铁芯(2 )和第二转子铁芯(3 )上下叠合安装在一起,第一转子铁芯(2 )包括设置有第一中心轴孔(21)的第一环形圈(22)和从第一环形圈(22)外侧凸出的若干块第一导磁块(23),在相邻两块第一导磁块(23)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4),第二转子铁芯(3)包括设置有第二中心轴孔(31)的第二环形圈(32)和从第二环形圈(32)外侧凸出的若干块第二导磁块(33),在相邻两块第二导磁块(33)之间形成第二凹槽(34),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第一凹槽(24)的第一开口部(240)的右侧、第一导磁块(23)上凸出右挡钩(230),位于下方的第二凹槽(34)的第二开口部(340)的左侧、第二导磁块(33)上凸出左挡钩(330),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位置对应,永磁体(I)嵌入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里,左挡钩(330 )和右挡钩(230 )对永磁体(I)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是径向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大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子铁芯(2)和第二转子铁芯(3 )是相同的,第一转子铁芯(2 )的底端面与第二转子铁芯(3 )的底端面靠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子铁芯(2)的右挡钩(230)与第二转子铁芯(3)的左挡钩(330)关于中间平面MN非对称分布的。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口部(240)与第二开口部(340)相对永磁体(I)的中心线是非对称分布的。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转子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它包括若干永磁体(1)、第一转子铁芯(2)和第二转子铁芯(3),第一转子铁芯(2)和第二转子铁芯(3)上下叠合安装在一起,第一转子铁芯(2)包括设置有第一中心轴孔(21)的第一环形圈(22)和从第一环形圈(22)外侧凸出的若干块第一导磁块(23),在相邻两块第一导磁块(23)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4),第二转子铁芯(3)包括设置有第二中心轴孔(31)的第二环形圈(32)和从第二环形圈(32)外侧凸出的若干块第二导磁块(33),在相邻两块第二导磁块(33)之间形成第二凹槽(34),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第一凹槽(24)的第一开口部(240)的右侧、第一导磁块(23)上凸出右挡钩(230),位于下方的第二凹槽(34)的第二开口部(340)的左侧、第二导磁块(33)上凸出左挡钩(330),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位置对应,永磁体(1)嵌入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里,左挡钩(330)和右挡钩(230)对永磁体(1)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明攀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