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永磁体电机转子,具体是一种提高电机运行转速、减小气隙、减小永磁电机体积和提高永磁电机功率密度的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常规的内置式永磁电机,其电机转子上的磁轭和永磁体组合后通常用收缩带绑扎或外圆套一不锈钢圈,用以固定永磁体,这样必须放大气隙,从而导致气隙磁密较低,永磁电机的体积较大。采用收缩带绑扎或外圆套一不锈钢圈来固定永磁体的方式已严重制约了内置式永磁电机的发展,其功率密度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电机运行转速、减小气隙、减小永磁电机体积和提高永磁电机功率密度的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筒、永磁体和磁轭;其中在转子筒外壁的周向上均布有若干个永磁体;与永磁体个数相同、径向上呈锲形的磁轭周向固定在转子筒的外壁上,每个永磁体位于两个相邻的磁轭之间,磁轭通过两个锲形端面与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两个端面配合,将永磁体压紧固定在转子筒的外壁上;磁轭沿转子筒轴向的两端通过挡板与转子筒固定。由于上述结构,本技术实现了永磁体固定可靠,电机运行转速高,工作范围宽;体积小,功率密度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筒(1)、永磁体(2)和磁轭(3);其特征在于:在转子筒(1)外壁的周向上均布有若干个永磁体(2);与永磁体(2)个数相同、径向上呈锲形的磁轭(3)周向固定在转子筒(1)的外壁上,每个永磁体(2)位于两个相邻的磁轭(3)之间,磁轭(3)通过两个锲形端面与相邻的两个永磁体(2)的两个端面配合,将永磁体(2)压紧固定在转子筒(1)的外壁上;磁轭(3)沿转子筒(1)轴向的两端通过挡板(4)与转子筒(1)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筒(I)、永磁体(2)和磁轭(3);其特征在于在转子筒(I)外壁的周向上均布有若干个永磁体(2);与永磁体(2)个数相同、径向上呈锲形的磁轭(3)周向固定在转子筒(I)的外壁上,每个永磁体(2 )位于两个相邻的磁轭(3 )之间,磁轭(3 )通过两个锲形端面与相邻的两个永磁体(2)的两个端面配合,将永磁体(2)压紧固定在转子筒(I)的外壁上;磁轭(3)沿转子筒(I)轴向的两端通过挡板(4)与转子筒(I)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转子筒(I)为N边体结构,其中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刘钊,肖志红,江洁,赵阔,何兴隆,何飞,姜丁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电力公司江津供电局,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