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钢筋弯曲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所述便携式钢筋弯曲装置,包括推进杆和支撑杆,推进杆的一端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支撑杆的一端也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可以使钢筋从中穿过。该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液压装置,连接在推进杆和支撑杆之间。所述推进杆通孔的侧壁上还可以设有至少一个侧孔;至少有一个钢柱可以插在所述侧孔内。该装置操作简便,便于携带,可以不破坏钢筋强度实现钢筋的冷弯,尤其适合在楼上钢筋封顶时使用,容易控制高度,也不易产生冒顶、压顶的现象。(*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钢筋弯曲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的用途非常广泛,尤其在现代建筑行业中。目前建筑行业在用钢筋封顶时,需要将钢筋弯曲,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人工冷弯,采用人工将 钢筋弯曲,通常不能实现大直径钢筋的冷弯;将钢筋预热后打弯,但这样会 破坏钢筋的强度,不符合建筑规范,而且操作极为不便;在制作场地用弯曲 机冷弯,但是这样会给钢筋的制作、捆扎带来不便,而且还容易产生冒顶、 压顶现象,若在现场将钢筋弯曲,弯曲机也不可能在楼顶使用。若封顶时采 用机械连接,则在连接中通常需要使用正反丝套管, 一般正反丝套管在连接 时很难达到建筑规范要求,而且价格比较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钢筋弯曲装置,操作 简便,便于携带,可以不破坏钢筋强度实现钢筋的冷弯,尤其适合在楼上钢 筋封顶时使用,容易控制高度,也不易产生冒顶、压顶的现象。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钢筋弯曲装 置,包括推进杆和支撑杆,推进杆的一端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支撑杆 的一端也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可以使钢筋从中穿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钢筋插在推进杆的通孔和支撑的通孔内, 在推进杆和支撑杆上施力即可以将钢筋弯曲,该装置操作筒便,便于携带, 尤其适合在楼上钢筋封顶时使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个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的上部与所述推 进杆的与通孔相对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液压装置的下部与所述支撑杆的 与通孔相对的另 一端活动连才妄。进一步,所述液压装置的上部通过钢销与所述推进杆连接,所述液压装 置的下部通过钢销与所述支撑杆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推进杆和支撑杆之间连接液压装 置后,可以实现大直径钢筋的冷弯。进一步,所述推进杆通孔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侧孔;至少有一个钢柱 可以穿过所述侧孔并插在所述通孔内。进一步,所述侧孔为两个,分别位于推进杆通孔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 两个侧孔的位置相互对应;至少有一个钢柱可以/人所述两个侧孔穿过。进一步,所述侧孔为两组,分别位于推进杆通孔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 两组侧孔的位置相互对应;至少有一个钢柱可以/人所述^f壬意两个相对的侧孔 穿过。釆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在侧孔中加钢 柱不仅可以紧固钢筋,而且可以很方便的使钢筋弯曲到所需的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推进杆的剖视图3为含两组侧孔的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4为推进杆的俯视图5为支撑杆的俯视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 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该便携式钢筋弯曲装置包括推进杆1、支撑杆2和液压装置3。推进杆1的一端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4,如 图2所示,支撑杆2的一端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5,钢筋可以穿过所述两个 通孔。液压装置3的上部通过钢销6与推进杆1的与通孔相对的另一端活动 连接,液压装置3的下部通过钢销7与支撑杆2的与通孔相对的另一端活动 连接。在液压装置抬升推进杆时,液压装置可以绕钢销转动。通孔4的两个 相对的侧壁上各设有一个侧孔,侧孔8和侧孔9相互对应,钢柱10可以穿 过通孔4和两个侧孔,并安;^丈在两个侧孔上,在液压装置3抬升推进杆1时, 通过调节钢柱10的个数,使穿过通孔4的钢筋与推进杆1紧密贴合。所述 的侧孔也可以为两组,分别位于通孔4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每一组侧孔为 三个或多个,钢柱10可以穿过并安放在任意两个相对的侧孔上,在使用该 装置时,可以随着钢筋弯曲的程度来调节钢柱10在两组侧孔上的位置,使 钢筋的弯曲角度达到需求值,如图3所示。在弯曲直径较d、的钢筋时,本技术也可以只包含推进杆和支撑杆, 在推进杆的一端和支撑杆的一端各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使用时将钢筋插在 推进杆的通孔和支撑杆的通孔中,抬起推进杆使钢筋弯曲。在制作该钢筋弯曲装置时,推进杆可用两片具有一定厚度的钢板,通过 一个钢柱11焊接而成,支撑杆2也可以用两片具有一定厚度的钢板,通过 两个钢柱12焊接而成,两个钢柱12之间形成的空隙即可作为通孔5,如图 4、图5所示,液压装置3的上部通过钢销6与推进杆活动连接。液压装置3 的下部通过钢销7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推进杆的两片钢板上,在远离液压装 置的一端各i殳有一个侧孔,两个侧孔相互对应,与侧3L相适配的钢柱10可以穿过并安放在两个侧孔上,则钢柱1 0与钢柱11之间形成的空隙,即可作为通孔4。其中,钢板、钢柱、侧孔等涉及到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该装置操作简便、便于携带,可以在不破坏钢筋强度的前提下,实现大直径 钢筋的冷弯,尤其适合在楼上钢筋封顶时使用,容易控制高度,也不易产生 冒顶、压顶的现象。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效果图。在使用时,将钢筋插在通孔4和通孔 5之间,根据钢筋的直径,增加或减少钢柱10的个数,使钢筋与推进杆1 紧密贴合,然后启用液压装置3,将推进杆l向上顶起,此时,钢筋在力的 作用下开始弯曲,在弯曲到一定角度时,将液压装置3回落,在钢筋与推进 杆1之间再调节或增加钢柱10的个数,使钢筋与推进杆1再度贴合紧密, 再启动液压装置3,向上推动推进杆1,直到钢筋的弯曲角度达到需求值。 本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金属材料的弯曲,如铝材、钢材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 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钢筋弯曲装置,包括推进杆和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推进杆的一端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支撑杆的一端也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可以使钢筋从中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便携式钢筋弯曲装置,包括推进杆和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推进杆的一端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支撑杆的一端也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可以使钢筋从中穿过。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钢筋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的上部与所述推进杆的与通孔相对的另一端活 动连接,所述液压装置的下部与所述支撑杆的与通孔相对的另一端活动连 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钢筋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 压装置的上部通过钢销与所述推进杆连接,所述液压装置的下部通过钢销与 所述支撑杆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柱,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