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0储存组件和USB3.0储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935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存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USB3.0储存组件以及包括该USB3.0储存组件的USB3.0储存盘,前者包括支撑件、储存模块以及金属头,所述储存模块前端上表面设有第一触片组,所述储存模块固定置于所述支撑件下表面,金属头中设有可供支撑件从其前端或后端插设的容腔,支撑件中设有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所述四个金属条和所述五个金属弹片显露于所述容腔中。本实施例中的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是设置在支撑件中的,可以不需要在储存模块上焊接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其装配过程简单,可降低成本,另外,储存模块和支撑件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可保证储存模块和支撑件之间不会出现松动现象,保证装配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存设备的
,尤其涉及装配过程简单、连接稳固的USB3. O储存组件以及包括该USB3. O储存组件的USB3. O储存盘。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USB储存盘和外部设备的连接都通过和USB接口的连接来完成,USB接口一般包括USB3. O接口和USB2. O接口,USB3. O接口和USB2. O接口相比,因为接口协议的不同,其增加了五个向上凸起的金属接点,因此在USB3. O储存组件中也必须设置可与和外部USB3. O接口配合的结构,一般情况下,直接在USB3. O储存组件中的储存模块10上设置符合USB3. O接口的结构是比较困难,且外形比较难看。如图I所示,为现有的USB3. O储存组件I "的立体爆炸示意图。现有的USB3. O 储存组件I"包括储存模块10"、接插件14"、支撑件11"、挡块12"以及金属头13",所述接插件14"上设置有四个金属条142"和五个金属弹片141",其分别焊接在储存模块10"上的金属触片上,从而形成可与外部USB3. O接口配合的结构,能够与外部的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将上述焊接有接插件14"的储存模块10"放入支撑件11"的容置腔,配合挡块12"后整体插入金属头13"即完成了 USB3.0储存组件I"的装配。由于在上述USB3.0储存组件I"的装配过程需要在储存模块10"上焊接接插件14"上的四个金属条142"和五个金属弹片141",使得装配过程复杂,并且由于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固定关系,这样,在装置有储存模块10"的支撑件11"插入金属头13"的过程中,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容易出现松动现象,降低了 USB3.0储存组件I"的装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USB3. O储存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USB3. O储存组件装配过程复杂、装配精度低且连接不稳固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USB3. O储存组件,包括支撑件、具有储存功能的储存模块以及金属头,所述储存模块前端上表面设有电性连接于所述储存模块内控制芯片的第一触片组,所述储存模块固定置于所述支撑件下表面,所述支撑件中设有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且可电性连接于外部设备的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头中设有可供所述支撑件从其前端或后端插设的容腔,所述四个金属条和所述五个金属弹片显露于所述容腔中。进一步地,各所述金属条一端贴设于所述支撑件上表面,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件下表面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所述支撑件中具有五个通孔,所述五个金属弹片分别置于所述五个通孔中,且一端显露于所述支撑件上表面,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件下表面形成弹性突出点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进一步地,各所述金属条的中部向下凹陷成形成从所述支撑件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支撑件的下表面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进一步地,还包括置于所述支撑件前端且可抵压于所述储存模块的第一挡块。进一步地,所述储存模块上表面设有电性连接于所述储存模块且用于扩展所述储存模块功能并可与外部扩展元件电性连接的第三触片组。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上表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表面和所述金属头容腔内壁之间设有可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金属头连接的卡合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凸台上表面的凹槽以及设于所述金属头容腔内壁且可与所述凹槽卡合连接的第一凸块。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上表面设有可供所述第一凸块滑行且依所述支撑件插设于所 述金属头容腔的方式对应设定的前端开口的滑槽,所述滑槽相对应置于所述凹槽后方或前方。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增大储存模块内部电流的增大电流元件,所述储存模块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储存模块电性连接且电性连接于所述增大电流元件的第二触片组,所述支撑件后端下表面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增大电流元件的容置槽。或者,还包括用于增大储存模块内部电流的增大电流元件,所述储存模块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储存模块电性连接且电性连接于所述增大电流元件的第二触片组,所述支撑件前端下表面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储存模块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中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增大电流元件的第二容置槽。本技术还提供了 USB3. O储存盘,其包括壳体以及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上述的USB3. O储存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和外部USB3. O接口或USB2. O接口电性连接的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是设置在支撑件中的,从而,在进行USB3. O储存组件的装配中,可以不需要在储存模块上焊接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简化该USB3. O储存组件的装配操作,且USB3. O储存组件的装配过程可以直接采用插设方式来完成,其装配过程简单,可降低成本,另外,储存模块和支撑件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这样,可保证由储存模块和支撑件形成的整体在插入金属头的过程中,储存模块和支撑件之间不会出现松动现象,保证装配精度。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的USB3. O储存组件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USB3. O储存组件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USB3. O储存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USB3. O储存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撑件、金属条以及金属弹片配合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金属头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USB3. O储存组件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金属头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 USB3. O储存组件,包括支撑件、具有储存功能的储存模块以及金属头,所述储存模块前端上表面设有电性连接于所述储存模块内控制芯片的第一触片组,所述储存模块固定置于所述支撑件下表面,所述支撑件中设有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且可电性连接于外部设备的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头中设有可供所述支撑件从其前端或后端插设的容腔,所述四个金属条和所述五个金属弹 片显露于所述容腔中。本技术中的USB3. O储存组件的装配过程简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焊接操作,且可降低成本,另外,储存模块和支撑件之间不会出现松动,可保证装配精度。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2 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USB3. O储存组件I包括储存模块10、支撑件11以及金属头13,储存模块10内封装有用于实现储存功能的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储存芯片以及被动元件等电子元件,储存模块10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触片组101,该第一触片组101电性连接于该储存模块10内的控制芯片,储存模块10利用该第一触片组101和外部设备进行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当然,该第一触片组101具有九个第一触片,当该储存模块10和USB3. O接口电性连接时,该第一触片组101的九个第一触片都必须用到,当该储存模块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USB3.0储存组件,包括支撑件、具有储存功能的储存模块以及金属头,所述储存模块前端上表面设有电性连接于所述储存模块内控制芯片的第一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模块固定置于所述支撑件下表面,所述支撑件中设有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且可电性连接于外部设备的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头中设有可供所述支撑件从其前端或后端插设的容腔,所述四个金属条和所述五个金属弹片显露于所述容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雄庞卫文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