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管或细丝推拉力测量的装置,尤其是对细管直径小于4mm的支架输送系统在推送或回撤过程中所受到的推拉力大小进行测量的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拉压力传感器、下座、上盖,细管或细丝可在所述上盖和下座之间通过,其中:拉压力传感器连接于底座和下座之间;在所述测量装置内,分别于所述下座和上盖上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有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细管或细丝通过所述第一辊子或第二辊子的转动而被推动或拉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测量装置,细管或细丝在推送或回撤过程中所受到的推拉力未经机械传动而直接作用于传感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测量装置能够精确测量支架输送系统在推送或回撤过程中所受到的推拉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支架输送系统的细管或细丝推拉力测量的装置,尤其是对细管直径小于4_的支架输送系统推送或回撤过程中所受推拉力进行测量的装置。
技术介绍
心脏支架手术是最近20年来开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动脉阻塞的新技术。简单的说,心脏支架手术治疗的过程是穿刺血管,使导管在血管中前行,到达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用特殊的支架输送系统将支架输送到需要安放的部位,之后放置支架、撤出导管,结束手术。在推送和回撤的过程中,需要在验证过程中了解支架输送系统所受的推送力和回撤力,因此精确测量支架输送系统所受到的推拉力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测量支架输送系统的推拉力的装置存在测量精度不高、偏移难以控制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传感器经机械传动或机械摩擦来采集推拉力的值。因此,亟需精确度高的测量推拉力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的测量支架输送系统的推拉力的装置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靠的将推送和测量相结合的推拉力测量的装置,其能够精确测量,尤其是对于细管直径小于4_的支架输送系统。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细管或细丝推拉力测量的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拉压力传感器、下座和上盖,细管或细丝可在所述上盖和下座之间通过。其中,所述拉压力传感器连接于底座和下座之间,且在所述测量装置内,分别于所述下座和上盖上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有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细管或细丝通过所述第一辊子或第二辊子的转动而被推动或拉动。根据本技术,辊子转动带动细管或细丝,使其被向前推动或向后拉动,而细管或细丝受到的推拉力(即与辊子之间的滚动摩擦力)经由底座直接作用于传感器上,而不经过任何传动机构,从而测得细管或细丝的推拉力。以此方式,传感器与受力的整体机构相连接,而整体机构未与其他机构和地面接触,使传感器未经其他传动机构而直接采集力,避免了传动损耗。优选地,本技术的测量装置还可以包括电机,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中的一个辊子可与所述电机通过第一同心轴连接,以使所述一个辊子转动。以此方式,通过电机使辊子转动,带动细管或细丝,使其被向前推动或向后拉动。优选地,在所述测量装置内,于所述下座和上盖中的一个上以可旋转的方式还固定有位移辊子,位移辊子布置成使细管或细丝带动所述位移辊子转动,且一位移传感器通过第二同心轴与所述位移辊子相连。以此方式,获得双辊子结构,其中辊子转动推动或者拉动细管或细丝,细管或细丝则带动位移辊子转动,从而通过位移传感器测得细管或细丝被推动或拉动的位移量。优选地,所述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中的另一个辊子设置为第一压辊子,其通过第一轴与第一压杆一端相连接,第一压杆另一端则通过铰链而与上盖和下座中固定有所述第一压辊子的一个相连接,且第一压杆上设有第一微分头,通过旋紧第一微分头能够使第一压杆下压,对所述第一压辊子施加紧压作用。优选地,在所述下座和上盖中的另一个上以可旋转的方式还固定有第二压辊子,所述第二压辊子通过第二轴与第二压杆一端相连接,第二压杆另一端则通过铰链而与上盖和下座中的所述另一个相连接,且第二压杆上设有第二微分头,通过旋紧第二微分头能够使第二压杆下压,对所述第二压辊子施加紧压作用。通过旋紧微分头而使压杆下压,使第一辊子和第一压辊子之间以及第二压辊子和位移辊子之间彼此紧压,保证细管或细丝在推动或拉动的过程中不会打滑。根据本技术,上盖和下座可通过铰链和锁定螺丝相连接,其中上盖通过铰链而能够相对于下座翻转打开,锁定螺丝则用于将上盖和下座固定在一起。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集力的传感器未经机械传动而直接采集推拉力,不存 在机械摩擦影响,提高了当前测量细管或细丝推拉力的精度。此外,通过设置电机和压杆,为细管或细丝提供了可靠的自动推送,而无需手动推送。通过设置位移辊子和位移传感器,还能够获得细管或细丝的位移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双辊子构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下座上盖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5是压辊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 100底座;200拉压力传感器; 300下座;400上盖;301电机辊子;302位移辊子;303电机;304位移传感器;305a第一同心轴;305b第二同心轴;401第一■压想子;402第二压辊子; 403铰链;404锁定螺丝;405a第一轴;405b第二轴; 406a第一'压杆;406b第二压杆;407a第一微分头;407b第二微分头;500细管或细丝; Pl拉;P2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00、拉压力传感器200、下座300、上盖400。如图所示,拉压力传感器200连接在底座100和下座300之间,并且在所述测量装置内,分别于下座300和上盖400上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有电机辊子301和第一压辊子401,细管或细丝500在所述上盖400的第一压辊子401和下座300的电机辊子301之间通过并被夹在两个辊子之间。电机辊子301与电机303通过第一同心轴305a连接,由此通过电机向电机辊子施加动力,使其转动,使电机辊子301与细管或细丝500之间产生滚动摩擦力,该摩擦力使细管或细丝500移动,从而细管或细丝500通过电机辊子301的转动的带动而被推动或拉动。如图2所示,例如当电机棍子301顺时针转动时,细管或细丝500被沿Pl方向拉动,而当电机辊子301逆时针转动时,细管或细丝500被沿P2方向推动。如图I所示,在下座300上还以可旋转方式固定了位移辊子302,其与细管或细丝500接触并与位移传感器304通过第二同心轴305b连接,第二同心轴305b则固定在下座300 上。 另外,在图I所示实施例中,在上盖400上固定有两个压辊子,第一压辊子401通过第一轴405a连接在第一压杆406a —端上,第二压棍子402通过第二轴405b连接在第二压杆406b —端上,第一压杆406a、第二压杆406b的另一端则通过铰链或轴而与上盖400连接。如图5所示,第一压辊子401和第二压辊子402分别连接在第一压杆406a、第二压杆406b 一端上,第一压杆406a、第二压杆406b的另一端则通过铰链与上盖400连接,上述两个压杆分别设有第一微分头407a、第二微分头407b。由此,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测量装置构造成双辊子结构,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电机303使电机辊子301转动,细管或细丝500于是被带动向前推动或向后拉动。细管或细丝500在推拉过程中受到的推拉力(即与电机辊子之间的滚动摩擦力)经由下座直接作用于拉压力传感器200,使拉压力传感器200受到推力或者拉力,从而测得细管或细丝500的推拉力。因此,图I所示的结构可简化成图2所示的结构,其中拉压力传感器200连接到受力的整体机构,而该整体机构未与其他机构和地面接触。以此方式,拉压力传感器200未经其他传动机构采集力,避免了传动损耗。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细管或细丝500的移动还带动位移辊子302转动,以通过位移传感器304测得细管或细丝500被推动或拉动的位移量。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通过旋紧微分头,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支架输送系统的细管或细丝推拉力测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00)、拉压力传感器(200)、下座(300)、上盖(400),细管或细丝(500)可在所述上盖(400)和下座(300)之间通过,其中:所述拉压力传感器(200)连接于底座(100)和下座(300)之间;在所述测量装置内,分别于所述下座(300)和上盖(400)上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有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细管或细丝(500)通过所述第一辊子或第二辊子的转动而被推动或拉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齐欧,孙冰,李勇,王盛强,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