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岳秀宇专利>正文

一种烟转火强制返烧气化环保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7089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具体说是一种烟转火强制返烧气化环保炉。包括壳体,壳体为夹层结构,内设水套,壳体的下端带有出渣门,壳体的上端带有加料门,在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返烧对流管束,所述返烧对流管束由多根平行排列的导热管构成,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水套连通,返烧对流管束水平设置在加料门和出渣门之间;在加料门的上方设置有内烟仓,内烟仓的下端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烟气管束,烟气管束的上端与内烟仓连通,烟气管束的下端与壳体的内腔连通,烟气管束的下端口的位置位于返烧对流管束和出渣门之间。煤炭在返烧对流管束上燃烧产生的火焰穿过导热管之间的间隙,自上向下燃烧,燃料燃烧更充分;燃烧的火焰和热气经过烟气管束与水套中的水换热,最后集中到内烟仓中二次燃烧后排出,热效率高、不冒黑烟、污染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具体说是一种烟转火强制返烧气化环保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锅炉都在炉膛内设置有水平的炉排,煤炭等燃料放在炉排上燃烧,燃烧时产生的热气上升,将锅炉中的水加热。这种传统的锅炉煤炭在燃烧的时候燃烧路径短,往往容易产生煤炭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不高,能耗 大,废气多、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不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热效率高、不冒黑烟、污染少的烟转火强制返烧气化环保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烟转火强制返烧气化环保炉包括壳体,壳体为夹层结构,内设水套,壳体的下端带有出渣门,壳体的上端带有加料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返烧对流管束,所述返烧对流管束由多根平行排列的导热管构成,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水套连通,返烧对流管束水平设置在加料门和出渣门之间;在加料门的上方设置有内烟仓,内烟仓的下端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烟气管束,所述烟气管束由多根位于水套内的管道组成,烟气管束的上端与内烟仓连通,烟气管束的下端与壳体的内腔连通,烟气管束的下端口的位置位于返烧对流管束和出渣门之间。所述内烟仓上设置有上清灰门,在出渣门的下方设置有炉排,炉排的下方设置有下清灰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煤炭在返烧对流管束上燃烧产生的火焰穿过导热管之间的间隙,自上向下燃烧,燃料燃烧更充分;燃烧的火焰和热气经过烟气管束与水套中的水换热,最后集中到内烟仓中二次燃烧后排出,热效率高、不冒黑烟、污染少。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烟转火强制返烧气化环保炉包括壳体1,壳体I为夹层结构,内设水套2,壳体I的下端带有出渣门3,壳体I的上端带有加料门4,在壳体I的内腔中设置有返烧对流管束5,所述返烧对流管束5由多根平行排列的导热管构成,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水套2连通,返烧对流管束5水平设置在加料门4和出渣门3之间;在加料门4的上方设置有内烟仓6,内烟仓6的下端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烟气管束7,所述烟气管束7由多根位于水套2内的管道组成,烟气管束7的上端与内烟仓6连通,烟气管束7的下端与壳体I的内腔连通,烟气管束7的下端口 8的位置位于返烧对流管束5和出渣门3之间。所述内烟仓6上设置有上清灰门9,用于清理内烟仓6中的灰烬。在出渣门3的下方设置有炉排10,炉排10的下方设置有下清灰门11。使用时,煤炭等燃料通过加料门4送到返烧对流管束5上;燃料燃烧的时候,关闭加料门4,由于返烧对流管束5的上方没有出口,火焰和热气只能下行通过导热管的间隙进入烟气管束7,并最终汇集到内烟仓6中。在此过程中,通过返烧对流管束5、烟气管束7以 及内烟仓6和壳体I的壁板与水套中的水换热,充分吸收热能,提高热效率。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大块煤渣可以通过出渣门3清出,粉末状的煤渣落到炉排10下面以后,可以通过下清灰门11清出。权利要求1.一种烟转火强制返烧气化环保炉,包括壳体(1),壳体(I)为夹层结构,内设水套(2),壳体(I)的下端带有出渣门(3),壳体(I)的上端带有加料门(4),其特征在于在壳体(O的内腔中设置有返烧对流管束(5),所述返烧对流管束(5)由多根平行排列的导热管构成,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水套(2)连通,返烧对流管束(5)水平设置在加料门(4)和出渣门(3)之间;在加料门(4)的上方设置有内烟仓(6),内烟仓(6)的下端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烟气管束(7),所述烟气管束(7)由多根位于水套(2)内的管道组成,烟气管束(7)的上端与内烟仓(6)连通,烟气管束(7)的下端与壳体(I)的内腔连通,烟气管束(7)的下端口(8)的位置位于返烧对流管束(5)和出渣门(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烟转火强制返烧气化环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烟仓(6)上设置有上清灰门(9),在出渣门(3)的下方设置有炉排(10),炉排(10)的下方设置有下清灰门(1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具体说是一种烟转火强制返烧气化环保炉。包括壳体,壳体为夹层结构,内设水套,壳体的下端带有出渣门,壳体的上端带有加料门,在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返烧对流管束,所述返烧对流管束由多根平行排列的导热管构成,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水套连通,返烧对流管束水平设置在加料门和出渣门之间;在加料门的上方设置有内烟仓,内烟仓的下端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烟气管束,烟气管束的上端与内烟仓连通,烟气管束的下端与壳体的内腔连通,烟气管束的下端口的位置位于返烧对流管束和出渣门之间。煤炭在返烧对流管束上燃烧产生的火焰穿过导热管之间的间隙,自上向下燃烧,燃料燃烧更充分;燃烧的火焰和热气经过烟气管束与水套中的水换热,最后集中到内烟仓中二次燃烧后排出,热效率高、不冒黑烟、污染少。文档编号F24H1/44GK202630382SQ20122027647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岳秀宇 申请人:岳秀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转火强制返烧气化环保炉,包括壳体(1),壳体(1)为夹层结构,内设水套(2),壳体(1)的下端带有出渣门(3),壳体(1)的上端带有加料门(4),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返烧对流管束(5),所述返烧对流管束(5)由多根平行排列的导热管构成,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水套(2)连通,返烧对流管束(5)水平设置在加料门(4)和出渣门(3)之间;在加料门(4)的上方设置有内烟仓(6),内烟仓(6)的下端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烟气管束(7),所述烟气管束(7)由多根位于水套(2)内的管道组成,烟气管束(7)的上端与内烟仓(6)连通,烟气管束(7)的下端与壳体(1)的内腔连通,烟气管束(7)的下端口(8)的位置位于返烧对流管束(5)和出渣门(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秀宇
申请(专利权)人:岳秀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