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控采暖锅炉,包括燃烧室、前水室、后水室、出水箱和水箱,特征是:前水室、出水箱均与水箱联通;燃烧室被包括在前水室内,并由多根与前水室联通的炉排管间隔为一次燃烧室和二次燃烧室;后水室内设有水平烟道和多条垂直换热管,底部设有沉降室,烟气室位于后水室上方;一部分换热管的上端与烟道联通,另一部分换热管的上端与烟气室联通,换热管的下端均与沉降室联通;烟囱穿过水箱与二次燃烧室联通;风机的进烟管与烟气室联通,出烟管与烟囱联通,烟囱内位于出烟管的下方设有挡烟风门,风机不运转时挡烟风门处于竖直状态,出水管处设有温度传感器,输出端与风机的控制端连接。本装置燃烧充分,热效率高,水温稳定,性能优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控采暖锅炉,属于取暖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采暖锅炉,多包括设置在炉体内的燃烧室、环绕燃烧室的水室和烟道,缺陷是出水温度难以控制,频繁加煤,工人劳动强度大,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燃烧充分、热效率高、无黑烟排 出、工作性能优良的数控采暖锅炉。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内的燃烧室、清灰室、前水室、后水室、出水箱和设置在炉体顶部的水箱,其中后水室上设有进水管,出水箱上设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前水室、出水箱均与水箱联通;燃烧室被包括在前水室内,并由多根炉排管将燃烧室间隔为一次燃烧室和二次燃烧室,炉排管与前水室联通,二次燃烧室的底部是清灰室;后水室位于前水室的后部,后水室内设有水平烟道和多条垂直换热管,后水室的底部设有沉降室,后水室的上端与水箱之间由隔火板和出水箱间隔构成烟气室;远离前水室的一部分换热管上端与烟道联通、下端与沉降室联通,靠近前水室的另一部分换热管贯穿整个后水室,下端与沉降室联通,上端与烟气室联通;烟 穿过水箱与二次燃烧室联通;增设风机,风机的进烟管穿过水箱与烟气室联通,风机的出烟管与烟囱联通,烟囱内位于出烟管的下方设有挡烟风门,挡烟风门经轴安装在烟 内,风机不运转时挡烟风门处于竖直状态,烟气不经风机直接从烟囱排出;风机运转时,挡烟风门在烟气的作用下将出烟管下方的烟囱封堵,烟气经风机、烟囱排出出水管处设有温度传感器,其输出端与风机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的数控采暖锅炉,水箱的前端经水管与前水室联通,水箱的两侧与侧壁之间设有保温层和防护板,防护板位于保温层的外侧。其工作原理为燃烧室内在烟囱、风机的作用下一直呈负压状态。多数煤在一次燃烧室燃烧后,再进入二次燃烧室充分燃烧,高温烟气对前水室、后水室内的水加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出水口的出水温度高于设定值时,输出信号控制风机停止运转,风机的出烟管无烟气排出,挡烟风门处于竖直状态,高温烟气直接从烟園排出,燃烧室内煤的燃烧减弱;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出水口的出水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输出信号控制风机运转,风机的出烟管有烟气排出,挡烟风门在出烟管排出的烟气的作用下倾斜,将位于出烟管下方的烟囱堵死,高温烟气先是依次从水平烟道、后水室内的一部分垂直换热管进入沉降室,再经另一部分垂直换热管进入烟气室,再在风机的作用下由烟囱排出,燃烧室内煤的燃烧加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I、根据出水口的水温控制风机的停、转,既保证了出水温度稳定,又降低了能耗;2、加大燃烧室,一次储煤可连续燃烧几小时,每天只需加煤2-3次,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3、燃烧室内呈负压状态,煤在燃烧室内经过一次、二次燃烧后能保证燃烧充分,消烟、除尘效果明显,彻底摆脱了以往燃煤锅炉的高架烟筒,杜绝黑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4、当风机运转时,高温烟气需要依次经过烟道、远离前水室的一部分换热管、靠近前水室的一部分换热管、烟气室、风机、水箱,最后由烟 排出,这样既扩大了热交换面积,又降低了排烟温度,提高了热效率,工作性能优良。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A-A剖面图。图中I、保温砖2、清灰室3、水箱4、前水室5、后水室6、出水箱7、进水管8、出水管9、炉排管10、一次燃烧室11、二次燃烧室12、烟道13、换热管14、沉降室15、隔火板16、烟气室17、烟囱18、风机19、进烟管20、出烟管21、挡烟风门22、轴23、温度传感器24、水管25、保温层26、防护板27、炉条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 2所示的实施例中后水室5上设有进水管7,出水箱6上设有出水管8,水箱3的前端经水管24与前水室4联通,水箱3的后端与出水箱6联通,水箱3的两侧与炉体I的侧壁之间设有保温层25和防护板26,防护板26位于保温层25的外侧;燃烧室被包括在前水室4内,并由多根炉排管9将燃烧室间隔为一次燃烧室10和二次燃烧室11,炉排管9与前水室4联通,二次燃烧室11的底部是清灰室2 ;后水室5位于前水室4的后部,后水室5内设有水平烟道12和多条垂直换热管13,后水室5的底部设有沉降室14,后水室5的上端与水箱3之间由隔火板15和出水箱6间隔构成烟气室16 ;远离前水室4的一部分换热管13上端与烟道12联通、下端与沉降室14联通,靠近前水室4的另一部分换热管13贯穿整个后水室5,下端与沉降室14联通,上端与烟气室16联通;烟囱17穿过水箱3与二次燃烧室11联通;增设风机18,风机18的进烟管19穿过水箱3与烟气室16联通,风机18的出烟管20与烟囱17联通,烟囱17内位于出烟管20的下方设有挡烟风门21,挡烟风门21经轴22安装在烟囱17内,风机18不运转时挡烟风门21处于竖直状态,烟气不经风机18直接从烟囱17排出;风机18运转时,挡烟风门21在烟气的作用下将出烟管20下方的烟囱17封堵,烟气经风机18、烟囱17排出;出水管8处设有温度传感器23,其输出端与风机18的控制端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采暖锅炉,包括燃烧室、清灰室(2)、前水室(4)、后水室(5)、出水箱(6)和位于顶部的水箱(3),其中后水室(5)上设有进水管(7),出水箱(6)上设有出水管(8),其特征在于前水室(4)、出水箱(6)均与水箱(3)联通;燃烧室被包括在前水室(4)内,并由多根炉排管(9)将燃烧室间隔为一次燃烧室(10)和二次燃烧室(11),炉排管(9)与前水室(4)联通,二次燃烧室(11)的底部是清灰室(2);后水室(5)位于前水室(4)的后部,后水室(5)内设有水平烟道(12)和多条垂直换热管(13),后水室(5)的底部设有沉降室(14),后水室(5)的上端与水箱(3)之间由隔火板(15)和出水箱(6)间隔构成烟气室(16);远离前水室(4)的一部分换热管(13)上端与烟道(12)联通、下端与沉降室(14)联通,靠近前水室(4)的另一部分换热管(13)贯穿整个后水室(5),下端与沉降室(14)联通,上端与烟气室(16)联通;烟囱(17)穿过水箱(3)与二次燃烧室(11)联通;增设风机(18),风机(18)的进烟管(19)穿过水箱(3)与烟气室(16)联通,风机(18)的出烟管(20)与烟囱(17)联通,烟囱(17)内位于出烟管(20)的下方设有挡烟风门(21),挡烟风门(21)经轴(22)安装在烟囱(17)内,风机(18)不运转时挡烟风门(21)处于竖直状态,出水管(8)处设有温度传感器(23),其输出端与风机(18)的控制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控采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水箱(3)的前端经水管(24)与前水室(4)联通,水箱(3)的两侧与侧壁之间设有保温层(25)和防护板(26),防护板(26)位于保温层(25)的外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控采暖锅炉,包括燃烧室、前水室、后水室、出水箱和水箱,特征是前水室、出水箱均与水箱联通;燃烧室被包括在前水室内,并由多根与前水室联通的炉排管间隔为一次燃烧室和二次燃烧室;后水室内设有水平烟道和多条垂直换热管,底部设有沉降室,烟气室位于后水室上方;一部分换热管的上端与烟道联通,另一部分换热管的上端与烟气室联通,换热管的下端均与沉降室联通;烟囱穿过水箱与二次燃烧室联通;风机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采暖锅炉,包括燃烧室、清灰室(2)、前水室(4)、后水室(5)、出水箱(6)和位于顶部的水箱(3),其中后水室(5)上设有进水管(7),出水箱(6)上设有出水管(8),其特征在于:前水室(4)、出水箱(6)均与水箱(3)联通;燃烧室被包括在前水室(4)内,并由多根炉排管(9)将燃烧室间隔为一次燃烧室(10)和二次燃烧室(11),炉排管(9)与前水室(4)联通,二次燃烧室(11)的底部是清灰室(2);后水室(5)位于前水室(4)的后部,后水室(5)内设有水平烟道(12)和多条垂直换热管(13),后水室(5)的底部设有沉降室(14),后水室(5)的上端与水箱(3)之间由隔火板(15)和出水箱(6)间隔构成烟气室(16);远离前水室(4)的一部分换热管(13)上端与烟道(12)联通、下端与沉降室(14)联通,靠近前水室(4)的另一部分换热管(13)贯穿整个后水室(5),下端与沉降室(14)联通,上端与烟气室(16)联通;烟囱(17)穿过水箱(3)与二次燃烧室(11)联通;增设风机(18),风机(18)的进烟管(19)穿过水箱(3)与烟气室(16)联通,风机(18)的出烟管(20)与烟囱(17)联通,烟囱(17)内位于出烟管(20)的下方设有挡烟风门(21),挡烟风门(21)经轴(22)安装在烟囱(17)内,风机(18)不运转时挡烟风门(21)处于竖直状态,出水管(8)处设有温度传感器(23),其输出端与风机(18)的控制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