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中轴与底座同轴固连,顶盖和外圈分别轴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能够转动套设于中轴上下两端外侧,弧形的倒流叶片上下两端分别与顶盖和外圈外侧壁固连,外圈能够转动套设于底座外侧,若干弧形的导流叶片形成涡轮结构,底座圆周外侧壁上设有供安装卡合用的环状凸缘,所述导流叶片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内凹的第一导流槽,顶盖上设有与导流叶片上的第一导流槽位置对应的第二导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雨水的排出,避免雨水沿导流叶片进入室内,做到了100%防水效果,其由彩钢板制成,制作方便,制造成本低,产品结构强度高,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导流叶片设置多种颜色,使其外观更美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涡轮通风器,特别涉及一种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的无论通风器都是通过叶片形成的涡轮机构高速旋转将雨水甩出实现防水的,但是遇到大雨天气,当涡轮转速不是很高的情况,会出现涡轮不能及时将雨水彻底甩出,导致部分位置雨水沿叶片流入到涡轮内部,进而流入室内的情况,给使用带来潜在 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该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可以彻底杜绝雨水进入室内。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包括顶盖、导流叶片、中轴、外圈和底座,中轴与底座同轴固连,顶盖和外圈分别轴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能够转动套设于中轴上下两端外侧,弧形的倒流叶片上下两端分别与顶盖和外圈外侧壁固连,外圈能够转动套设于底座外侧,若干弧形的导流叶片形成涡轮结构,底座圆周外侧壁上设有供安装卡合用的环状凸缘,所述导流叶片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内凹的第一导流槽,顶盖上设有与导流叶片上的第一导流槽位置对应的第二导流槽,涡轮形的叶片在遇到大于每秒O. 2公尺的微风,或室内外温差超过O. 5°C,即可轻盈运做转动,高效的运旋转时产生气流,将室内浑浊的气体排出到室外,使室内空气得到净化,导流叶片和顶盖上的第一、二导流槽可以顺流而不渗入,使雨水快速的排放,达到100%防水效果,其全自然风力系统,安装后省去人工操作;用户无需安装额外的空调或昂贵的工业风扇;组装方便,只要简单的工具,可在屋面任意位置开口安装,旧厂房亦可快速施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导流叶片、外圈和底座均为彩钢板制成,制造方便,成本低。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叶片为至少两种颜色间隔排列,多种颜色的导流叶片在旋转时产生幻彩效果,整体美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叶片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朝向涡轮通风器内部的折弯边,结构强度大,防水效果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叶片上端朝风面的侧壁呈曲线结构,减小风阻,即使很微小的风力及室内外温差就可带动其转动,确保室内通风换气效果良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的环状凸缘呈螺旋状结构,与屋顶安装更稳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下侧面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轴承、外圈内侧壁上设有十字架结构,该十字架机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轴承,中心轴轴向两端分别插设于该第一、二轴承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导流叶片和顶盖上设有排水用的第一、二导流槽,便于雨水的排出,避免雨水沿导流叶片进入室内,做到了 100%防水效果,其由彩钢板制成,制作方便,制造成本低,产品结构强度高,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导流叶片设置多种颜色,使其外观更美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内部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包括顶盖I、导流叶片2、中轴3、外圈4和底座5,中轴3与底座5同轴固连,顶盖I和外圈4分别轴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能够转动套设于中轴3上下两端外侧,弧形的倒流叶片上下两端分别与顶盖I和外圈4外侧壁固连,外圈4能够转动套设于底座5外侧,若干弧形的导流叶片2形成涡轮结构,底座5圆周外侧壁上设有供安装卡合用的环状凸缘,所述导流叶片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内凹的第一导流槽6,顶盖I上设有与导流叶片2上的第一导流槽6位置对应的第二导流槽7,涡轮形的叶片在遇到大于每秒O. 2公尺的微风,或室内外温差超过O. 5°C,即可轻盈运做转动,高效的运旋转时产生气流,将室内浑浊的气体排出到室外,使室内空气得到净化,导流叶片2和顶盖I上的第一、二导流槽可以顺流而不渗入,使雨水快速的排放,达到100%防水效果,其全自然风力系统,安装后省去人工操作;用户无需安装额外的空调或昂贵的工业风扇;组装方便,只要简单的工具,可在屋面任意位置开口安装,旧厂房亦可快速施工。所述顶盖I、导流叶片2、外圈4和底座5均为彩钢板制成,制造方便,成本低。所述导流叶片2为至少两种颜色间隔排列,多种颜色的导流叶片2在旋转时产生幻彩效果,整体美观。所述导流叶片2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朝向涡轮通风器内部的折弯边,结构强度大,防水效果好。所述导流叶片2上端朝风面的侧壁呈曲线结构,减小风阻,即使很微小的风力及室内外温差就可带动其转动,确保室内通风换气效果良好。所述底座5上的环状凸缘呈螺旋状结构,与屋顶安装更稳固。所述顶盖I下侧面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轴承8、外圈4内侧壁上设有十字架结构,该十字架机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轴承9,中心轴轴向两端分别插设于该第一、二轴承内。权利要求1.一种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包括顶盖(I)、导流叶片(2)、中轴(3)、外圈(4)和底座(5),中轴⑶与底座(5)同轴固连,顶盖⑴和外圈⑷分别轴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能够转动套设于中轴(3)上下两端外侧,弧形的倒流叶片上下两端分别与顶盖(I)和外圈(4)外侧壁固连,外圈(4)能够转动套设于底座(5)外侧,若干弧形的导流叶片(2)形成涡轮结构,底座(5)圆周外侧壁上设有供安装卡合用的环状凸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内凹的第一导流槽(6),顶盖(I)上设有与导流叶片(2)上的第一导流槽(6)位置对应的第二导流槽(7)。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I)、导流叶片(2)、外圈(4)和底座(5)均为彩钢板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2)为至少两种颜色间隔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2)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朝向涡轮通风器内部的折弯边。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2)上端朝风面的侧壁呈曲线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上的环状凸缘呈螺旋状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I)下侧面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轴承(8)、外圈(4)内侧壁上设有十字架结构,该十字架机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轴承(9),中心轴轴向两端分别插设于该第一、二轴承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中轴与底座同轴固连,顶盖和外圈分别轴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能够转动套设于中轴上下两端外侧,弧形的倒流叶片上下两端分别与顶盖和外圈外侧壁固连,外圈能够转动套设于底座外侧,若干弧形的导流叶片形成涡轮结构,底座圆周外侧壁上设有供安装卡合用的环状凸缘,所述导流叶片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内凹的第一导流槽,顶盖上设有与导流叶片上的第一导流槽位置对应的第二导流槽,本技术便于雨水的排出,避免雨水沿导流叶片进入室内,做到了100%防水效果,其由彩钢板制成,制作方便,制造成本低,产品结构强度高,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导流叶片设置多种颜色,使其外观更美观。文档编号F24F7/02GK202630293SQ20122014268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章毅 申请人:昆山长泰钢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动力防水涡轮通风器,包括顶盖(1)、导流叶片(2)、中轴(3)、外圈(4)和底座(5),中轴(3)与底座(5)同轴固连,顶盖(1)和外圈(4)分别轴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能够转动套设于中轴(3)上下两端外侧,弧形的倒流叶片上下两端分别与顶盖(1)和外圈(4)外侧壁固连,外圈(4)能够转动套设于底座(5)外侧,若干弧形的导流叶片(2)形成涡轮结构,底座(5)圆周外侧壁上设有供安装卡合用的环状凸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内凹的第一导流槽(6),顶盖(1)上设有与导流叶片(2)上的第一导流槽(6)位置对应的第二导流槽(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毅,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长泰钢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