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用除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678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3:10
燃煤锅炉用除焦装置,是冲击振动打焦头由阀控气缸或风镐或曲臂/连杆及直驱击焦钎头组成,设置于击焦横臂前端。不仅一个动力装置可以同时产生振动力和冲击力,激振力强而有力,而且可以使冲击振动打焦头直接进入炉体,对焦块直接近距离振动击打,距焦块近距离产生的激振力,打焦速度快而有力,大大提高了击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显著提高击焦除焦效果,并且可以单人或二人操作击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是对燃煤锅炉用除焦装置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灵活,击焦动作可靠的燃煤锅炉用除焦装置。
技术介绍
燃煤锅炉特别是工业大型燃煤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炉壁面结焦,尤其是使用劣质煤、高硫份煤,结焦更为严重。锅炉内壁结焦,如不除去则会危及锅炉安全运行。虽然人们采用在燃煤中添加各种防结焦剂,但仍不可能完全避免结焦现象。炉壁面结焦,焦块与炉壁面附着力较强,通常不能靠其自身重力脱落,必须采用外力去除,而且需用较大外力冲出才能使其脱落。而结焦部位温度在200-70(TC,炉壁面除焦孔又相对较小, 通常只有20*30cm,大大限制了击焦方式的选择,给除焦增加相当难度。以致现有锅炉壁除焦,大都基本采用工人钢钎除焦,在结焦壁面对面击焦孔中,人工用长钢钎插入捅捣除焦,由于焦块粘着力大,人工除焦少则1-2人,多则4-6人全合力捅捣除焦,对于大型锅炉还需爬高作业,工人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工作环境很差,并存在一定危险性,时常发生安全事故,甚至有人工捣焦死亡事故发生。中国专利CN201944863U结焦导致停炉趋势预知装置,先通过伸入炉内的影象装置发现结焦,然后采用水力除焦器除焦。然而实际操作,不仅发现结焦仍不是件容易之事,而且结焦一经形成,与炉壁面结合力很强,仅靠水力冲击很难将其除去;其次,向炉膛结焦区域大量喷射冷水,冷热急变容易造成炉膛耐火材料的损坏,因此实际难以推广应用。中国专利CN201448856U打焦机,在升降平台上设置可多角度摆动击焦器,击焦采用导轨式冲击器,由冲击马达提供冲击,旋转马达提供进给量,两个马达协调共同作用产生冲击振动除焦。然而实际操作两者协调一致难度较大,并且各部分联动控制协调也困难,特别是,此击焦方式,击焦动力在远离击焦钎头的导轨后端,产生激振力经导轨传递,真正传给击焦钎头已经大为削弱,实际击焦效果不够理想。其次,该打焦机只能直线打焦,即只能击打除焦孔对面炉壁面结焦,由于锅炉壁上除焦孔数量有限,不可能无约束开孔很多,加之除焦孔面积又相对较小,打焦机难以实现较大范围摆动击焦,因而存在打焦死角,难以清除全部结焦。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灵活,击焦动力在前端直接伸入炉内近距离击焦,击焦动作可靠的燃煤锅炉用除焦装置。技术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改变击焦动力及放置方式,击焦动力采用既能耐温,又自身能同时产生连续振动及冲击复合的激振动力源直驱击焦钎头,以及将激振动力源直驱击焦钎头组成的冲击振动打焦头,设置在击焦臂前端,直接伸入炉内击焦,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技术目的。具体说,技术燃煤锅炉用除焦装置,至少包括击焦横臂及冲击振动打焦头,以及与击焦横臂活动铰支的支撑击焦横臂的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振动打焦头由阀控气缸或风镐或曲臂/连杆及直驱击焦钎头组成,设置于击焦横臂前端。技术中。击焦横臂,伸入锅炉内的前端固定冲击振动打焦头,实现模拟人工击焦,其长度视除焦距离及操作而改变,可以是单杆,也可以多节组合结构。横臂根据除焦距离,可前后移动或伸缩,前后移动或伸缩可以采用齿轮/齿条,丝杆/螺母,油缸、气缸等,使横臂特别是前部长度可调,或采用多段连接结构使横臂长度可调,其中较好采用前后移动或伸缩臂结构,通过击焦横臂的前后伸缩,减小基座大幅度移动,不仅方便打焦,而且前端长度不够时可以补充,减少了更换击焦横臂的麻烦。前端连接的冲击振动打焦头,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装配连接,其中尤以后者为好,有利于冲击振动打焦头损坏后的更换。活动装配连接,一种较好采用对接法兰连接,其中至少一片法兰有凸出平面的弧形托钩,通过另一片法兰插入此法兰的弧形托钩中定位,最少可用一个螺栓定位连接,即只需用一个螺栓连接两法兰即可实现两片法兰偶合连接,可以实现快速连接/拆装。两片对合法兰螺栓连接孔,一种较好采用弧形槽结构,这样可以实现角度摆动连接,以扩大击焦范围。·活动铰支支撑击焦横臂的竖支撑装置,主要支撑击焦横臂,并能使支撑的击焦横臂前端360度万向转动,灵活方便快速对准击焦孔及焦块,它基本由二部分组成一是竖支撑,二是转动铰支,此类似于现有技术长杆转动摄像装置。转动铰支,可以是采用球接头转动铰支,一个转动铰支就能实现360度万向转动,也可以采用俯仰翘动与旋转分开组合结构(平面旋转+俯仰组合),实现360度万向转动。平面旋转(例如吊车用回转支撑),可以设置在竖支撑杆上,也可以设置在竖支撑与下部基座(例如升降平台)间。平面旋转一种较好方式采用可离合式驱动转动,即驱动旋转为可离合式,例如对准打焦孔时偶合通过动力旋转实现快速对准击焦孔,击焦横臂伸入击焦孔后,分离旋转驱动,这样可以提高击焦横臂前端钎头对准击焦块微调的自由度和灵活性。竖支撑,视击焦高度及方便性,可以采用竖杆(固定或伸缩)直接接地支撑,也可以设置在可升降平台上,即支撑击焦横臂竖支撑装置下部为可升降平台,以提高升降的灵活性及横臂的操控性。升降平台,一种最为简单可以采用剪式升降机构组成的升降平台,剪式升降驱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各种驱动方式,其中一种较好为采用丝杆/螺母升降结构,这样对于灰尘较多的锅炉房,可以减少维护工作量。此外,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升降平台,例如可升降的之形曲臂平台上(例如维修路灯车上的之形伸缩曲臂),油缸伸缩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下面还可以设置行走轮及驱动装置。此夕卜,还可以设置升降式定位装置,用于升降平台到位后固定不使移动。这些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由阀控气缸或风镐或曲臂/连杆与直驱击焦钎头组成的冲击振动打焦头,设置于击焦横臂前端,为本专利实现专利技术目的区别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特征。首先,阀控气缸或风镐或曲臂/连杆,能够耐炉内击焦部位温度,因而能够直接伸入燃煤炉击焦区域;其次,阀控气缸或风镐或曲臂/连杆,具有一个动力自身能同时产生连续振动及冲击的复合冲击振动(激振动力),为击焦钎头提供冲击振动源,因而具备类似人工击焦的冲击振动复合动力条件,而不必采用现有技术两套动力。阀控气缸,气缸通过阀控(例如时间继电器控制阀)反复进排气形成一时间持续快速往复冲击;风镐本身就具有持续冲击振动;曲臂/连杆,因连杆与转动偏心(曲臂)连接,从而使快速转动的旋转运动变为连杆的往复运动产生冲击振动,现有技术中各种曲臂/连杆形式均可以应用,例如转轮/偏心连杆,曲轴/连杆,凸轮/连杆等。直驱击焦钎头,其产生的冲击振动直接传递给击焦钎头实现击焦,无能量损失,可以确保击焦效果。直驱击焦钎头,可以将击焦钎头以固定连接方式与激振动力连接,也可以以活动连接方式与激振动力连接,其中尤以后者为好,方便击焦钎头损坏后的更换。此外。一种较好还可以在击焦横臂与冲击振动打焦头间,以及支撑击焦横臂装置上设置减振装置,以最大限度减缓或消除击焦冲击振动带来的振动。根据减振装置设置位置,分别选择现有技术减振装置,例如弹簧减振,阻尼及可变阻尼减震,液力减震等,其中一种最为简单为采用弹簧减振,既简单,又能在相对恶劣环境中实现基本免维护。击焦横臂后端,还可以设置可调斜拉杆或重力配重,为击焦横臂击焦提供俯仰翘动平衡定位,这样可以使击焦横臂在支撑击焦横臂装置上偏置,不仅可以缩短击焦横臂长 度,而且可以减轻操作者击焦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燃煤锅炉用除焦装置,至少包括击焦横臂及冲击振动打焦头,以及与击焦横臂活动铰支的支撑击焦横臂的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振动打焦头由阀控气缸或风镐或曲臂/连杆及直驱击焦钎头组成,设置于击焦横臂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东江传东王晰阳肖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广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