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代油燃烧一体化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672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代油燃烧一体化控制结构,具体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锅炉蒸汽温度及压力变送器、气化炉鼓风机、燃烧器配风机、锅炉引风机相连,所述控制单元接收锅炉蒸汽温度及压力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来控制气化炉鼓风机、燃烧器配风机、锅炉引风机的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代油燃烧一体化控制结构以控制单元为控制核心,触摸屏为人机操作界面,将锅炉蒸汽压力信号为反馈输入信号,气化炉鼓风机、燃烧器配风机、锅炉引风机为输出控制对象,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有力地保证了锅炉燃烧炉膛的微负压燃烧环境,以及恒定的蒸汽压力输出,增加了系统的协调性与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物质能源利用
,特别涉及到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代油燃烧一体化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生物质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能源,直接燃烧是其长期以来的唯一的用能方式。直接燃烧转化效率低,能量损失严重,不仅直接导致大气污染,还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实现生物质燃料的清洁燃烧和高效利用,发展生物质的各种能源转换利用及其相关技术非常重要,其中生物质气化技术是高效利用生物质能的重要方法之一。生物质代油燃烧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气化炉、燃烧器、锅炉。因三个部分一般来说分由三个不同厂家生产,因此各有各的操作控制台(箱)。具体来说,气化炉包括下述工作点火启炉/闭火停炉、上料料斗运行控制、料位检测、顶盖开合控制、密封闸门开闭控制,气化炉上、中、下部(干燥区、热解区、燃烧区)温度与压力检测,除灰系统控制,气化炉鼓风机供风量的控制;燃烧器包括下述工作前后吹扫控制、点火控制、稳燃控制、熄火控制、保护控制、排空控制,助燃配风控制、火焰检测;锅炉包括下述工作水位检测与上水控制、蒸汽供给控制,炉膛与尾气温度检测、蒸汽压力检测,炉膛吹扫控制。气化炉、燃烧器、锅炉三部分在使用时,现场组合在一起,用户必须操作不同的控制台(箱)才能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因此控制上缺乏有效的协调性,系统很难运彳丁在最佳状态。此外操作繁琐,安全性相应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控制方便、可靠的生物质气化燃气代油燃烧一体化控制结构。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代油燃烧一体化控制结构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锅炉蒸汽温度及压力变送器、气化炉鼓风机、燃烧器配风机、锅炉引风机相连,所述控制单元接收锅炉蒸汽温度及压力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来控制气化炉鼓风机、燃烧器配风机、锅炉引风机的工作。现有的生物质代油燃烧系统结构如下气化炉通过生物质燃气传输管道与燃烧器连通,燃烧器与锅炉连接,其中气化炉内设置有燃烧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热解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干燥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且气化炉安装有气化炉鼓风机和料斗;生物质燃气传输管道与生物质燃气排空管道连通,该生物质燃气排空管道设有排空阀,生物质燃气传输管道还设有可燃气切断阀;燃烧器内设有燃烧器火焰探测器、燃烧器点火针,且燃烧器安装有燃烧器配风机;锅炉内设有蒸汽温度及压力变送器、锅炉燃烧区温度探针、锅炉水位计,且锅炉连接有蒸汽外输管道,该蒸汽外输管道设有蒸汽控制阀,锅炉还安装有锅炉引风机。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代油燃烧一体化控制结构将生物质代油燃烧系统的各个部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其具体过程如下气化炉为正压燃烧,O. 2 O. 4kg压力,锅炉为负压,负O. 2 O. 4kg压力。因此气化燃气在压力差作用下,由气化炉经生物质燃气传输管道、燃烧器,被输送到锅炉内燃烧。而气化炉的正压与锅炉的负压数值是在气化炉鼓风机、燃烧器配风机、锅炉引风机的连锁控制下实现的。实际工作时锅炉输出蒸汽的气压是与锅炉的燃烧状态密切相关的,锅炉火力强则蒸汽压力提升,反之下降;而锅炉的燃烧强度又与气化炉的气化燃气有关,燃气充足则锅炉燃烧强度增强,反之降低;气化炉的燃气输出又与气化炉鼓风机有关,因此通过调节气化炉鼓风机、燃烧器配风机、锅炉引风机的风量将直接控制锅炉的蒸汽输出量。进一步地,为方便观察和控制,所述控制单元与触摸屏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与气化炉料斗相连,以控制气化炉的进料。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与设置于气化炉内的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相连,以获取气化炉内的温度及压力的信息,从而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气化炉鼓风机及料斗的工作,实·现对气化炉的温度及压力的控制。具体来说,所述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包括燃烧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热解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干燥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与设置于生物质燃气排空管道上的排空阀相连,这样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自动控制排空阀,实现生物质燃气的排空。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与设置于生物质燃气传输管道上的可燃气切断阀相连,这样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自动控制可燃气切断阀,实现生物质燃气传输管道的开闭。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与设置于燃烧器内的燃烧器火焰探测器、燃烧器点火针相连,从而控制燃烧器的点火,并可获知燃烧器的火焰情况。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与设置于蒸汽外输管道上的蒸汽控制阀相连,这样当锅炉内的蒸汽压力过大时,控制单元可以控制蒸汽控制阀开启,释放蒸汽,避免锅炉爆炸。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与设置于锅炉内的锅炉燃烧区温度探针及锅炉水位计相连,以获取锅炉内的燃烧区温度及锅炉水位的信息,从而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锅炉的工作,实现对锅炉燃烧区温度及锅炉水位的控制。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代油燃烧一体化控制结构以控制单元为控制核心,触摸屏为人机操作界面,将锅炉蒸汽压力信号为反馈输入信号,气化炉鼓风机、燃烧器配风机、锅炉引风机为输出控制对象,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有力地保证了锅炉燃烧炉膛的微负压燃烧环境,以及恒定的蒸汽压力输出,增加了系统的协调性与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生物质代油燃烧系统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代油燃烧一体化控制结构的原理图。图中标示为1 :气化炉鼓风机;2 :气化炉;3 :料斗(虚线为其行进轨迹);4 :生物质燃气传输管道;5 :燃烧器;6 :燃烧器配风机;7 :锅炉;8 :锅炉引风机;9 :气化炉燃烧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10 :气化炉热解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11 :气化炉干燥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12 :生物质燃气排空管道及排空阀;13 :可燃气切断阀;14 :燃烧器火焰探测器;15 :燃烧器点火针;16 :锅炉蒸汽温度及压力变送器;17 :蒸汽外输管道及控制阀;18 :锅炉燃烧区温度探针;19 :锅炉水位计;20 :控制单元;21 :触摸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I :如图I所示,现有的生物质代油燃烧系统结构如下气化炉2通过生物质燃气传输管道4与燃烧器5连通,燃烧器5与锅炉7连接,其中气化炉2内设置有燃烧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9、热解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10、干燥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11,且气化炉2安装有气化炉鼓风机I和料斗3 ;生物质燃气传输管道4与生物质燃气排空管道连通,该生物质燃气排空管道设有排空阀12,生物质燃气传输管道4还设有可燃气切断阀13 ;燃烧器5 内设有燃烧器火焰探测器14、燃烧器点火针15,且燃烧器5安装有燃烧器配风机6 ;锅炉7内设有蒸汽温度及压力变送器16、锅炉燃烧区温度探针18、锅炉水位计19,且锅炉7连接有蒸汽外输管道,该蒸汽外输管道设有蒸汽控制阀17,锅炉7还安装有锅炉引风机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生物质气化燃气代油燃烧一体化控制结构包括连接有触摸屏21的控制单元20,控制单元20分别与气化炉鼓风机I、料斗3、燃烧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9、热解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10、干燥区热电偶及压力变送器11、排空阀12、可燃气切断阀13、燃烧器火焰探测器14、燃烧器点火针15、燃烧器配风机6、锅炉引风机8、蒸汽温度及压力变送器16、蒸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代油燃烧一体化控制结构,包括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锅炉蒸汽温度及压力变送器、气化炉鼓风机、燃烧器配风机、锅炉引风机相连,所述控制单元接收锅炉蒸汽温度及压力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来控制气化炉鼓风机、燃烧器配风机、锅炉引风机的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海江刘光华王新强董燕萍李宗楠徐冰燕李崇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百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