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微结构光学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6621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模组中光学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散兼具增光的光学薄膜。一种双面微结构光学薄膜,由基层、微透镜组层和反光削弱层三部分构成,所述基层的两面分别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面向光源接收光源的光线;所述微透镜组层设置在基层的第一表面上,所述反光削弱层设置在第二表面上,所述反光削弱层由若干间隔均布在第二表面上的子弹形凸起构成,所述子弹形凸起的底面圆直径为100~150nm,相邻两个子弹形凸起之间的间距为100~150nm,子弹形突起高度为150~500n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背光模组带来更高的光学亮度,并保持相同的光学均匀度,实现了增亮与扩散功能的二合一,减小了膜片的使用数,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中光学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散兼具增光的光学薄膜。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近几年在显示器领域的竞争中,液晶显示器持续地受到消费者与业者的重视,在产品的销售量上也持续保持在高长率。其中,液晶显示器的成像方式,利用电场的开关而驱动并显示出高质量的画面,而液晶面板本身并不会发出光线,必须由背光模块来提供显不器光源。一般来讲,背光模块是由发光源,导光板及光学膜,如扩散膜,反射膜,增光片等组 成,扩散膜是位于导光板的上方,其可对透过导光板的光线做散射处理,让光的分布更加均匀,以达到雾化的效果。一般常用的扩散膜是利用透明细颗粒作为散射粒子,并使用接合剂与硬化剂产生交链反应,以将散射粒子附着于高透光性的基板,这个光学行为是利用光线穿过散射粒子面产生光扩散的效果。此外,为了避免散射粒子与基板附着性不好,影响背光模块的运作,通常会使用接合剂以提供散射粒子较好的附着性,然而,过量的接合剂包覆散射粒子,却会造成扩散膜的亮度降低。另外一种传统扩散膜的加工方法是采用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光扩散剂于基材本体中,通过光扩散粒子的小尺寸效应与粒子本身的球状结构,实现光通过时,形成光的多次漫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微结构光学薄膜,由基层(1)、微透镜组层(2)和反光削弱层(3)三部分构成,所述基层(1)的两面分别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面向光源接收光源的光线;所述微透镜组层(2)设置在基层(1)的第一表面上,所述反光削弱层(3)设置在第二表面上,其特征是:所述反光削弱层(3)由若干间隔均布在第二表面上的子弹形凸起构成,所述子弹形凸起的底面圆直径为100~150nm,相邻两个子弹形凸起之间的间距为100~150nm,子弹形突起高度为150~500n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冠旗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