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功率集成半导体发光源照明灯具,包括灯罩、半导体发光源和导热基板、散热翼片、下防护罩和超导液热管,超导液热管的蒸发端嵌镶夹压在导热基板上,超导液热管的冷凝端用压板压在或穿过导热基板并嵌镶夹压在散热翼片上,还包括上防护罩,上防护罩对应于散热翼片上方盖于下防护罩上,上防护罩设有多个出气孔,下防护罩于低于出气孔位置设有多个进气孔,散热翼片为多通道铝合金槽型板,散热翼片呈倾斜或垂直设置,且其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上防护罩和超导液热管或导热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功率集成半导体发光源照明灯具结构简单、导热、传热、散热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 及ー种大功率集成半导体发光源照明灯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功率集成LED照明,国内外普遍使用金属体灯壳导热、传热、散热,其エ艺材料约分为三类纯铝定型,铝合金压铸,合金铝浇铸制造灯壳作为导热基板,并在灯壳的顶部增加金属肋片增大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以达到金属灯壳导热、传热、散热的目的,而在实用过程中都无法解决大功率集成LED照明所产生的热量而达到快速导热、传热、散热的要求。而大功率集成LED照明受其工作温度的局限,当温度超过70°C时非常容易使大功率集成LED提前老化而影响大功率集成LED照明的发光效果(因大功率集成LED照明温度的快速上升而产生快速的光衰)。当半导体发光源(LED)固定在光源板的温度达到80°C时已经是大功率集成LED照明的光衰极限使用寿命。现时在LED照明
,已经有采用热管散热技术,以解决大功率LED灯具的系统散热问题。但是,虽然热管散热迅速,大功率集成LED照明灯具的内部温度还是会由于长时间工作而快速上升。热管技术的应用虽然提高了大功率集成LED照明灯具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等,但还未能达到随意増加导热、传热、散热面积,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导热、传热、散热效果好的大功率集成半导体发光源照明灯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ー种大功率集成半导体发光源照明灯具,包括灯罩、设于所述灯罩内侧的半导体发光源和位于所述半导体发光源上方的导热基板、设于所述导热基板和所述灯罩上方的散热翼片、位于所述灯罩上方且罩于所述散热翼片外侧的下防护罩和连接所述散热翼片和所述导热基板的超导液热管,所述超导液热管的蒸发端嵌镶压夹在所述导热基板上,所述超导液热管的冷凝端用压板压在或穿过所述导热基板并嵌镶夹压在所述散热翼片上,还包括上防护罩,所述上防护罩对应于所述散热翼片上方盖于所述下防护罩上,所述上防护罩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下防护罩于低于所述出气孔位置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散热翼片为多通道铝合金槽型板,所述散热翼片呈倾斜或垂直设置,且其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防护罩和所述超导液热管或所述导热基板。较佳地,所述下防护罩的中部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散热翼片对应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上防护罩对应罩于所述安装孔上方,所述进气孔对应分布于所述安装孔周围。较佳地,所述散热翼片分多排分布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较佳地,还包括光源板,所述光源板位于所述半导体发光源和所述导热基板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导热基板上。较佳地,所述光源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导热基板上。较佳地,还包括导热绝缘板,所述导热绝缘板夹压在所述光源板和所述导热基板之间。较佳地,还包括配光罩,所述配光罩设于所述灯罩的内侧且罩于所述半导体发光源外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大功率集成半导体发光源照明灯具由于所述上防护罩盖于所述散热翼片上方,且设有出气孔,使得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散热翼片上方,所述下防护罩于低于所述出气孔的位置设有进气孔,使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因温度差而形成气压差,而所述散热翼片呈倾斜或垂直设置,且其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防护罩和 所述超导液热管或所述导热基板,从而在所述半导体发光源产生热量并将热量由所述导热基板传递到所述超导液热管,使所述超导液热管释放能量并传递到所述散热翼片,之后热量通过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形成畑 效应散出,从而加快了导热、传热、散热速度,使散热效果更加良好,而且结构简单。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大功率集成半导体发光源照明灯具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与图I的光照射方向不同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大功率集成半导体发光源照明灯具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參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请參考图1-2,为本技术大功率集成半导体发光源照明灯具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大功率集成半导体发光源照明灯具为泛光灯(投光灯),其包括灯罩I、半导体发光源2、导热基板3、散热翼片4、下防护罩5、超导液热管6、上防护罩7、压板8、配光罩9、光源板10以及导热绝缘板11。所述灯罩I为长方体防尘防水密封罩,用于保护所述半导体发光源2和所述导热基板3。所述导热基板3呈平板状,其由电解铝(或电解铜)制成。所述导热基板3设于所述半导体发光源2的上方,且与所述半导体发光源2共同设于所述灯罩I内側。所述散热翼片4设于所述导热基板3和所述灯罩I上方,所述散热翼片4为多通道铝合金槽型板,其呈倾斜或垂直设置,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风沙和鸟粪对所述散热翼片4和所述超导液热管6的污染而影响散热效果,所述散热翼片4的下端连接至所述导热基板3,则所述半导体发光源2产生的热量便可以通过所述导热基板3传递给所述超导液热管6再传递给所述散热翼片4。所述下防护罩5位于所述灯罩I上方且罩于所述散热翼片4外側。所述下防护罩5的中部开设有一安装孔51,所述散热翼片4分多排分布于所述安装孔51的内侧。所述下防护罩5设有多个进气孔52,以方便冷空气流通,使热量得到更好的散发,所述多个进气孔52对应分布于所述安装孔51的周围。所述超导液热管6由四条材料为电解铜制造,其位于长方体防尘防水密封罩上方且夹压在所述散热翼片4和所述导热基板3上。所述超导液热管6具有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超导液热管6的蒸发端用压板8嵌镶夹压在所述导热基板3上,所述超导液热管6的冷凝端用压板8压在所述散热翼片4上,从而可以通过所述超导液热管6和所述散热翼片4向空气中传递热量。 所述上防护罩7位于所述散热翼片4和所述下防护罩5的上方,且对应罩于所述安装孔51上方,用于防护所述散热翼片4和所述超导液热管6,且所述上防护罩7连接所述散热翼片4的上端。所述上防护罩7设有多个出气孔71,所述出气孔71所在位置高于所述进气孔52所在位置,以形成高低落差,而所述出气孔71位于所述散热翼片4的上方,从而方便热空气形成烟筒效应自动快速地散发出去。所述压板8设于所述下防护罩5内且位于所述导热基板3上方且位于多排散热翼片4之间,用于压紧所述超导液热管6,増加与散热翼片4的接触面积。所述散热翼片4由所述压板8、所述超导液热管6和所述上防护罩7固定。所述配光罩9设于所述灯罩I内侧且罩于所述半导体发光源2外侧,用于按使用要求进行配光。所述光源板10和所述导热绝缘板11设于所述灯罩I内,且所述光源板10位于所述半导体发光源2和所述导热基板3之间,且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导热基板3上。所述导热绝缘板11位于所述光源板10和所述导热基板3之间。所述的大功率集成半导体发光源照明灯具使用时,所述半导体发光源2开始エ作,即开始(PN结发光)发热,热量通过所述光源板10、所述导热绝缘板11和所述导热基板2传送到所述超导液热管9的蒸发端,所述超导液热管9内的液态物质是ー种在一 10°C +20°C的状态下就开始气化的ー种合成超导液态物质,当所述超导液热管6中的温度上升到一 10°C +20°C吋,超导液态物质开始气化,并产生气压,被加热的气体从蒸发端压向冷凝端,并释放出热量,热量通过所述超导液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功率集成半导体发光源照明灯具,包括灯罩、设于所述灯罩内侧的半导体发光源和位于所述半导体发光源上方的导热基板、设于所述导热基板和所述灯罩上方的散热翼片、位于所述灯罩上方且罩于所述散热翼片外侧的下防护罩和连接所述散热翼片和所述导热基板的超导液热管,所述超导液热管的蒸发端嵌镶压夹在所述导热基板上,所述超导液热管的冷凝端用压板压在或穿过所述导热基板并嵌镶夹压在所述散热翼片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防护罩,所述上防护罩对应于所述散热翼片上方盖于所述下防护罩上,所述上防护罩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下防护罩于低于所述出气孔位置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散热翼片为多通道铝合金槽型板,所述散热翼片呈倾斜或垂直设置,且其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防护罩和所述超导液热管或所述导热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戴高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