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加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476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钢筋焊接网生产线的多线加压机构,其包括往复运动驱动装置、底板、活接头、压下机构、底座、导轨、压下轮等部分。其中的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通过球形活接头与压下机构相连,压下轮通过轴安装在压下机构上;压下轮与轴之间安装有轴承,该压下轮可以自由转动;两块导轨对称安装在底座上,导轨具有四处燕尾槽结构,压下机构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导板,从而对压下机构的上下运动构成限位;每对导轨可安装三组压下机构,根据钢筋根数可以在底座上安装适当数量的导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线加压机构应用防扭导向装置以后,防止了偏载对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造成的危害,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由于故障隐患的排除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线加压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在钢筋焊接网生产线上的一种多线加压机构。
技术介绍
钢筋焊接网生产线一般具有经线送进、多点焊接、纬线放线、网片拖动等基本环节,用于生产建筑、道路、机场等所需的钢筋焊接网片。多线夹紧机构用于多根经线的送进,安装于经线送进设备之上。经线送进原理为经线位于上下轮之间,上轮可以上下平动,由往复运动驱动装置实现钢筋的压紧;下轮通过键与驱动轴相连接,驱动轴与电机相连。现有的钢筋焊接网生产线中的多线夹紧机构中,往复运动驱动装置与加压机构之间采用螺纹硬性连接,全行程无防转导向机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受径向偏载的影响,零件磨损加剧,影响使用效果与寿命。压下机构扭转,严重影响使用效果;由于多线夹紧机构存在隐患,由此造成的设备停工影响了整条生产线的效率。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多线夹紧机构在设计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多线夹紧机构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多线夹紧机构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多线加压机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多线夹紧机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多线夹紧机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多线加压机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防偏载与防扭转功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线加压机构,其包括往复运动驱动装置、底板、活接头、压下机构、底座、导轨、压下轮部分,其中的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通过活接头与压下机构连接,压下机构上设有可以自由旋转的压下轮;压下机构的上下运动由导轨进行限位。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多线加压机构,其中所述的导轨设有两块,对称安装在底座上,导轨设有燕尾结构;上述的压下机构设有导板,与上述导轨的燕尾结构相配合,对压下机构的上下运动构成限位。前述的多线加压机构,其中所述的两块导轨对应安装三组压下机构。前述的多线加压机构,其中所述的往复运动驱动装置与压下机构之间采用球形活接头连接。前述的多线加压机构,其中所述的往复运动驱动装置是气缸-活塞装置。前述的多线加压机构,其中所述的往复运动驱动装置是液压缸-活塞装置。前述的多线加压机构,其中所述的压下轮通过轴安装在压下机构上,压下轮与轴之间安装有轴承,该压下轮相对于轴自由转动;前述的轴通过两侧的压板和螺钉与压下机构连接。前述的多线加压机构,其中所述的底座上安装至少两块导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本技术提出一种钢筋焊接网生产线的多线加压机构,其包括往复运动驱动装置、底板、活接头、压下机构、底座、导轨、压下轮等部分。其中的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通过球形活接头与压下机构相连,压下轮通过轴安装在压下机构上;压下轮与轴之间安装有轴承,该压下轮可以自由转动;两块导轨对称安装在底座上,导轨具有四处燕尾槽结构,压下机构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导板,从而对压下机构的上下运动构成限位;每对导轨可安装三组压下机构,根据钢筋根数可以在底座上安装适当数量的导轨。本技术多线加压机构应用防扭导向装置以后,防止了偏载对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造成的危害,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由于故障隐患的排除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多线加压机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 本技术多线加压机构的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通过活接头与压下机构连接,避免了硬性连接,降低了加工与安装要求,节省了制造与维护成本。2 本技术多线加压机构应用了防扭导向装置,防止了偏载对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造成的危害,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长期使用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3 本技术多线加压机构排除了造成故障隐患的缺陷,保证了设备的生产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特殊结构的多线加压机构,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多线夹紧机构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座和压下机构的俯视图。1气缸2导轨3压下机构4压板5压下轮 6轴7底座8底板9活接头 31导板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多线加压机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多线加压机构,其主要包括气缸1、导轨2、压下机构3、压板4、压下轮5、轴6、底座7、底板8、活接头9、导板31等部分。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通过底板8安装于底座7上,前端与球形活接头9连接;活接头9与压下机构3相连,允许压下机构3有一定倾翻。气缸1通过前法兰和螺栓安装于底板8之上,底板8有三个气缸1的安装位置,并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7上;气缸1通过球形活接头9与压下机构3相连,压下机构3上设有可以自由旋转的压下轮5,压下机构3的上下运动由导轨2进行限位。压下轮5是通过轴6安装在压下机构3上,压下轮5与轴6之间安装有轴承,从而可以自由转动,该轴是通过两侧的压板4和螺钉与压下机构3连接。两块导轨2对称安装在底座7上,导轨具有四处燕尾槽结构,与压下机构设有的导板31相配合,对压下机构3的上下运动构成限位;每一对导轨2可以对应安装三组压下机构3;另外根据钢筋根数,可以在底座5上安装至少一对的适当数量的导轨2。在钢筋焊接网生产线的钢筋送进设备中,该机构与下轮驱动机构配合使用,即可将多根钢筋同时送进。本技术多线加压机构的另一实施例,是用一种液压缸-活塞装置的往复运动驱动装置,替换上述实施例中的气缸-活塞装置,不改变该多线加压机构的其他部件结构,即可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技术特征,并达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功效。尽管参照本例对一种多线加压机构进行了特别描述,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前提下,所有的变化和修改都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线加压机构,其包括:往复运动驱动装置、底板、活接头、压下机构、底座、导轨、压下轮部分;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通过活接头与压下机构连接,压下机构上设有可以自由旋转的压下轮;压下机构的上下运动由导轨进行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线加压机构,其包括往复运动驱动装置、底板、活接头、压下机构、底座、导轨、压下轮部分;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通过活接头与压下机构连接,压下机构上设有可以自由旋转的压下轮;压下机构的上下运动由导轨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加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导轨设有两块,对称安装在底座上,导轨设有燕尾结构;上述的压下机构设有导板,与上述导轨的燕尾结构相配合,对压下机构的上下运动构成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线加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两块导轨对应安装三组压下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加压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