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包括安装架、设置在安装架底部的导轮组件及用于让导轮组件于其内滑动并且具有两个内壁的导槽。导轮组件包括组装在安装架底部的主轴、套设在主轴上的同步摆动片、纵向固定在同步摆动片两端的一对导轮轴、安装在导轮轴上的导轮及套设在主轴上的扭簧;扭簧的一个端头抵靠在安装架的底部上,另一个端头弹性抵靠在其中一个导轮轴上,与扭簧的一个端头弹性接触的导轮轴促使安装在该导轮轴上的导轮与导槽的一个内壁紧密接触,另一个导轮轴上的导轮则弹性压靠在导槽的另一个内壁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具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体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门体导向装置常常将导轮固定在地面,而在门体的底部则开设导槽,通过导轮在导槽内的滑动而实现门体的推拉动作。然而,现有的这种门体导向装置存在很多缺点,比如由于导槽与导轮之间的配合间隙比较大,因此导致推拉门体时出现门体在导槽宽度方向的摆动现象,这种摆动现象增加了推拉门体时的难度(由于无规律的摆动,导轮在导槽内壁上频繁碰撞,因此加大了推拉门体时的阻力)。·同时,摆动现象带来了噪音。此外,将导轮设置在地面上无法达到防尘的效果,因为导轮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导致灰尘在导轮表面上的积累,不断积累的灰尘减弱了导轮表面的光滑度,这样,导轮与导槽配合起来将进一步具有阻力。换句话说。将进一步加大推拉门体时出现的阻力,从而给用户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门体导向装置,比如本技术提供的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以便克服上述缺点与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其能够克服导轮与导槽配合运行时产生的摆动现象,从而促使门体推拉更加平稳,噪音更低,而且具有防尘效果。为实现该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包括安装架、设置在安装架底部的导轮组件及用于让导轮组件于其内滑动并且具有两个内壁的导槽。导轮组件包括组装在安装架底部的主轴、套设在主轴上的同步摆动片、纵向固定在同步摆动片两端的一对导轮轴、安装在导轮轴上的导轮及套设在主轴上的扭簧;扭簧的一个端头抵靠在安装架的底部上,另一个端头弹性抵靠在其中一个导轮轴上,与扭簧的一个端头弹性接触的导轮轴促使安装在该导轮轴上的导轮与导槽的一个内壁紧密接触,另一个导轮轴上的导轮弹性压在导槽的另一个内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如下优点由于将导轮组件设置在安装架上,而安装架则固定在门体上,与导轮组件配合的导槽则固定在地面,并且导轮组件包含促使两个导轮总是弹性抵靠在导槽宽度方向的内壁上的弹性部件,因此,两个导轮在导槽内运行时,导轮总是贴着导槽的内壁运行,这样门体推拉时导轮与导槽内壁之间没有间隙,因此不会出现门体的摆动现象,从而促使门体推拉更加平稳,噪音更低,而且具有防尘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I所示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展示了图2所示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的防尘带的截面剖视图;图4展示了从底部观察的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的立体图;图5展示了本技术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去掉防尘带及导槽后的立体图;图6展示了图5所示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7展示了本技术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的安装架与压紧组件之间的装配状态图;及图8展示了本技术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安装于门体后的断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将导轮组件设置在安装架上,安装架则固定在门体上,与导轮组件配合的导槽则固定在地面,并且导轮组件包含促使两个导轮总是弹性抵靠在导槽宽度方向的内壁上的弹性部件,因此,两个导轮在导槽内运行时,导轮总是贴着导槽的内壁运行,这样门体推拉时导轮与导槽内壁之间没有间隙,因此不会出现门体的摆动现象,从而促使门体推拉更加平稳,噪音更低,而且具有防尘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考图1-2及图4-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100包括安装架10、设置在安装架10底部的导轮组件20及用于让导轮组件20于其内滑动的导槽30。具体请参考图4及图6,所述安装架10包括其上具有主轴安装孔122的固定座12。所述导轮组件20包括从所述固定座12的底部124组装在所述主轴安装孔122内的主轴22、套设在主轴22上的同步摆动片24、纵向固定在同步摆动片24两端的一对导轮轴26、安装在导轮轴26上的导轮21及套设在主轴22上的扭簧23。同时参考图2、图4、图6及图8,导轮组件20整体上装设在所述安装架10的固定座12的底部124上,并且套设在主轴22上的扭簧23的一个端头抵靠在底部124上,而另一个端头则弹性抵靠在其中一个导轮轴26上。在所述扭簧23的弹性作用下,与扭簧23的一个端头弹性接触的导轮轴26促使安装在该导轮轴26上的导轮21与导槽30的一个内壁紧密接触。同时,由于所述两个导轮轴26均固定装设在同步摆动片24上,并且所述同步摆动片24因套设在主轴22上而可以相对于主轴22摆动,因此当其中一个导轮轴26受到扭簧23的推力而促使相应的导轮21压靠在导槽30的一个内壁上时,另一个导轮轴26上的导轮21将弹性压靠在导槽30的另一个内壁上。优选地,所述同步摆动片24的中部开设有通孔242,所述主轴22穿过所述通孔242,从而将所述同步摆动片24套设在主轴22上。此外,所述同步摆动片24的两端分别开设导轮穿设孔244,所述两个导轮轴26分别穿过相应的穿设孔244而实现导轮轴26在同步摆动片24上的安装。由于导轮组件20的两个导轮21均弹性压靠在导槽30的内壁上,因此导轮21与导槽30的内壁之间没有空隙。故,两个导轮21在导槽30内运行时,导轮21总是贴着导槽30的内壁运行,因此不会出现门体900的摆动现象,从而促使门体推拉更加平稳,噪音更低。进一步地,为了实现防尘效果,可以在门体导向装置100上设置额外部件。具体地,参考图2-5及图7-8,所述安装架10的固定座12在导槽30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延伸形成承载板14。所述固定座12的顶部形成凹陷部126,所述凹陷部126与相应的承载板14的底部之间形成间隙128。所述门体导向装置100进一步包括铺设在所述导槽30顶部的柔性防尘带50(参考图I),所述防尘带50的两端固定在导槽30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比如通过卡块60固定),中间部位则从承载板14的底部穿过间隙128及凹陷部126,从而随着安装架10及装设在安装架10上的导轮组件20的运行,柔性防尘带50将随之上下起伏。优选地,参考图3,所述柔性防尘带50包括互相压合在一起的硅胶层52及不锈钢层54。采用硅胶层52,可以提高柔性防尘带50的柔性;而采用不锈钢层52,可以大大提高柔性防尘带50的耐磨性。 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100进一步包括用于在导轮组件20在导槽30内运行时确保柔性防尘带50总是贴紧在导槽30上的压紧组件40。参考图7,所述压紧组件40包括组装在相应承载板14底部的弹性悬架42及安装在所述悬架42上的一对压紧轮44。在弹性悬架42的弹性作用下,所述一对压紧轮44朝下压紧柔性防尘带50,进而确保柔性防尘带50总是贴紧在导槽30上。这样,当导轮组件20在导槽30内运行时,随着压紧轮44在柔性防尘带50上的滚动,柔性防尘带50总是紧贴在导槽30上,从而可以阻止外界灰尘进入导槽30内。优选地,所述每个承载板14的底部开设有组装孔142。所述弹性悬架42包括固定臂422及从固定臂422的一端弯折形成的悬挂臂424。所述悬挂臂424的末端形成压紧轮轴孔426。借助螺钉48穿过固定臂422并且锁固在承载板14的组装孔142上而实现将整个弹性悬架42固定在承载板14的底部。所述压紧组件40进一步包括穿过压紧轮轴孔426的安装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藏式门体导向装置,包括安装架、设置在安装架底部的导轮组件及用于让导轮组件于其内滑动并且具有两个内壁的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组件包括组装在安装架底部的主轴、套设在主轴上的同步摆动片、纵向固定在同步摆动片两端的一对导轮轴、安装在导轮轴上的导轮及套设在主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个端头抵靠在安装架的底部上,另一个端头弹性抵靠在其中一个导轮轴上,与扭簧的一个端头弹性接触的导轮轴促使安装在该导轮轴上的导轮与导槽的一个内壁紧密接触,另一个导轮轴上的导轮则弹性压靠在导槽的另一个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新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