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壁细胞牵拉培养装置,其中,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位于培养盒内的中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相贴,第三固定片位于培养盒的端部,牵拉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用螺母将牵拉螺杆固定在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上,所述牵拉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培养盒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盒外,硅胶膜位于培养盒底部,硅胶膜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之间,硅胶膜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盒端部内侧与第三固定片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可量化牵拉幅度,细胞贴附成功率高,能反复使用,能通过拉长硅胶膜使贴附于膜上的细胞也被牵拉,能作为研究临床软组织扩张器扩张机理的实验模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贴壁细胞牵拉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本技术做出以前,为了细胞培养,直接在培养皿中操作。没有一种既经济方便又可调控牵拉幅度的细胞牵拉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贴壁细胞牵拉培养装置,其操作简单,细胞贴附成功率高,能反复使用,能通过拉长硅胶膜使贴附于膜上的细胞也被牵拉,能作为研究临床软组织扩张器扩张机理的实验模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有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贴壁细胞牵拉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盒、盒盖、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第三固定片、牵拉螺杆、硅胶膜,其中,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位于培养盒内的中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相贴,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能在培养盒内移动,第三固定片位于培养盒的端部,该第三固定片通过螺栓、螺母与培养盒端部的内侧固定相贴,所述牵拉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用螺母将牵拉螺杆固定在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上,所述牵拉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培养盒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盒外,所述硅胶膜位于培养盒底部,硅胶膜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将硅胶膜的一端夹紧固定,硅胶膜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盒端部内侧与第三固定片之间,通过培养盒端部内侧与第三固定片将硅胶膜的另一端夹紧固定。其中,所述牵拉螺杆位于培养盒高度的1/2处。其中,所述培养盒、盒盖、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第三固定片均采用有机玻璃材料,所述牵拉螺杆、螺栓、螺母均采用不锈钢材料。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本技术实施牵拉过程方便,牵拉力比较均匀,可做到量化评估牵拉幅度,可做到精确牵拉,并牵拉后保持任意时间后在原有基础上再次牵拉,可以模拟整形外科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射扩张皮肤的过程。2、本技术此装置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可进行环氧乙烷熏蒸消毒,可反复使用。3、硅胶膜生物相容性好,容易获得,可再次消毒,细胞能贴附。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A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2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盒盖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右视图;图7为图5的A-A向的剖视图。图中1、培养盒;2、牵拉螺杆;3、第一固定片;4、第二固定片;5、第三固定螺丝孔套;6、硅胶膜;7、盒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参见图1,本技术的一种贴壁细胞牵拉培养装置,由培养盒I、牵拉螺杆2、第一固定片3、第二固定片4、第三固定螺丝孔套5、硅胶膜6、盒盖7组成,其中,所述培养盒、盒盖、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第三固定片均采用有机玻璃材料,所述牵拉螺杆、螺栓、螺母均采用不锈钢材料,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位于培养盒内的中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相贴,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能在培养盒内移动,第三固定片位于培养盒的端部,该第三固定片通过螺栓、螺母与培养盒端部的内侧固定相贴,所述牵拉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用螺母将牵拉螺杆固定在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上,所述牵拉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培养盒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盒外,所述硅胶膜位于培养盒底部,硅胶膜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将硅胶膜的一端夹紧固定,娃胶膜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盒端部内侧与第三固定片之间,通过培养盒端部内侧与第三固定片将硅胶膜的另一端夹紧固定。所述牵拉螺杆位于培养盒高度的1/2处。当盒内放入培养基时,培养基不会从打孔中流出,也不会接触到固定的螺丝螺母,避免不锈钢金属对细胞的影响。当细胞贴壁于硅胶膜时,可开始牵拉,牵拉实施过程为拉动牵拉螺杆。细胞会随着牵拉的硅胶膜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技术的特点是实施牵拉过程方便,牵拉力比较均匀,可做到量化评估牵拉幅度和精确牵拉,并牵拉后保持任意时间后在原有基础上再次牵拉,可以模拟整形外科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射扩张皮肤的过程。通过培养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发现,细胞可以在硅胶膜上贴壁,贴壁后牵拉硅胶膜,发现贴附于硅胶膜上的细胞会在牵拉方向上呈极性排列,细胞也被拉长;而直接在培养皿底贴附的细胞排列方向是杂乱无规律的。因此,机械牵拉力可以通过硅胶膜传导至细胞。本技术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可进行环氧乙烷熏蒸消毒,可反复使用;硅胶膜生物相容性好,容易获得,可再次消毒,细胞能贴附;因此本技术模型可以作为研究临床软组织扩张器扩张机理的实验模型。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权利要求1.一种贴壁细胞牵拉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盒、盒盖、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第三固定片、牵拉螺杆、硅胶膜,其中,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位于培养盒内的中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相贴,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能在培养盒内移动,第三固定片位于培养盒的端部,该第三固定片通过螺栓、螺母与培养盒端部的内侧固定相贴,所述牵拉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用螺母将牵拉螺杆固定在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上,所述牵拉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培养盒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盒外,所述硅胶膜位于培养盒底部,硅胶膜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将硅胶膜的一端夹紧固定,硅胶膜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盒端部内侧与第三固定片之间,通过培养盒端部内侧与第三固定片将硅胶膜的另一端夹紧固定。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贴壁细胞牵拉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螺杆位于培养盒高度的1/2处。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贴壁细胞牵拉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盒、盒盖、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第三固定片均采用有机玻璃材料,所述牵拉螺杆、螺栓、螺母均采用不锈钢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装置。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贴壁细胞牵拉培养装置,其中,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位于培养盒内的中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相贴,第三固定片位于培养盒的端部,牵拉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用螺母将牵拉螺杆固定在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上,所述牵拉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培养盒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盒外,硅胶膜位于培养盒底部,硅胶膜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之间,硅胶膜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盒端部内侧与第三固定片之间。本技术操作简单,可量化牵拉幅度,细胞贴附成功率高,能反复使用,能通过拉长硅胶膜使贴附于膜上的细胞也被牵拉,能作为研究临床软组织扩张器扩张机理的实验模型。文档编号C12M3/00GK202626201SQ2012202295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1日专利技术者付思祺, 范金财, 刘立强, 焦虎, 甘承, 田佳, 陈文霖, 杨增杰, 殷竹鸣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贴壁细胞牵拉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盒、盒盖、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第三固定片、牵拉螺杆、硅胶膜,其中,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位于培养盒内的中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相贴,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能在培养盒内移动,第三固定片位于培养盒的端部,该第三固定片通过螺栓、螺母与培养盒端部的内侧固定相贴,所述牵拉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用螺母将牵拉螺杆固定在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上,所述牵拉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培养盒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盒外,所述硅胶膜位于培养盒底部,硅胶膜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将硅胶膜的一端夹紧固定,硅胶膜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盒端部内侧与第三固定片之间,通过培养盒端部内侧与第三固定片将硅胶膜的另一端夹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思祺,范金财,刘立强,焦虎,甘承,田佳,陈文霖,杨增杰,殷竹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