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粘料回转式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270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粘料回转式干燥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粘料污泥回转式干燥机,该干燥机内部依次分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和第六区;第一区内部设有螺旋导料槽;第二区和第四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扬料板,第一扬料板端部设置有第一起重链条;第三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扬料板,扬料板端部设置有第二起重链条;第五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抄板;第六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抄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污泥干燥过程中粘度变化不同选择不同的扬料板,并利用起重链条清理,保证了干燥机内壁清洁且不沾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干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粘料回转式干燥机,其适用于造纸、沼渣、城废厂污泥、化纤、炼油等产生的污泥的干燥。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用于污泥脱水的设备主要是板框式压滤机,该机能够将污泥脱水到干度50%,但是50%干度的污泥体积仍然湿度很高、体积很大,不能作为最终产品。滚筒类设备也有应用,但由于粘料严重不能正常开车,现有干燥机粘料的原因是污泥等浆状物质在干燥时由湿到干的过程中其粘性在不断变化,达到一定干度时粘性反而增强,扬料板和筒体由于得不到及时清理而粘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内壁清洁且不沾料的防粘料回转式干燥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粘料污泥回转式干燥机,该干燥机内部依次分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和第六区;第一区内部设有螺旋导料槽;第二区和第四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扬料板,第一扬料板端部设置有第一起重链条;第三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扬料板,扬料板端部设置有第二起重链条;第五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抄板;第六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抄板。上述防粘料污泥回转式干燥机中,第一扬料板包括沿干燥机筒壁轴向设置的固定部和位于固定部前端的朝向扬料方向的折弯部,第一起重链条固定在折弯部的端部,且第一起重链条长度大于固定部与折弯部长度和。上述防粘料污泥回转式干燥机中,第二扬料板包括沿干燥机筒壁轴向设置的小弧形部和大弧形部,小弧形部内弧面与扬料方向相反,大弧形部内弧面与扬料方向相同,第二起重链条固定在大弧形部的端部。上述防粘料污泥回转式干燥机中,第一抄板包括连接部、第一折弯部及第二折弯部,连接部沿干燥机筒壁轴向设置,第一折弯部与连接部的端部相连,第二折弯部与第一折弯部的端部相连,且第一折弯部及第二折弯部折弯方向均朝向抄料方向,且第二折弯部与干燥机筒壁轴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一折弯部与干燥机筒壁轴向之间的夹角。上述防粘料污泥回转式干燥机中,第二抄板沿干燥机筒壁轴向设置,且截面为拱形结构。本技术有益效果I、针对污泥干燥过程中粘度变化不同选择不同的扬料板,并利用起重链条清理,保证了干燥机内壁清洁且不沾料。2、借用现有回转式干燥机成熟主体设备,保证设备制造过程不需要新的工装、模具,只在内件构造加以改进。3、适应性强,能够用于造纸、沼渣、城肥厂污泥、化纤、炼油等产生的污泥,也能用于煤泥干燥。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选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区和第四区干燥机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三区干燥机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五区干燥机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六区干燥机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考附图1,一种防粘料污泥回转式干燥机,该干燥机内部依次分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和第六区;第一区内部设有螺旋导料槽I;第二区和第四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扬料板2,第一扬料板端部设置有第一起重链条3 ;第三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扬料板4,扬料板端部设置有第二起重链条5 ;第五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抄板6 ;第六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抄板7。此种划分主要依据为第一区为进料端,污泥湿度大,粘性小,设置螺旋导料槽I可以让物料快速推进,第二区为分散区,将污泥预热并分散成小块;第三区物料湿度减小、粘度增加,必须将反粘料功能发挥到极致;第四区为造粒区,继续干燥并把污泥造成小颗粒,污泥形成颗粒后能够减少扬尘,利于尾气处理;第五区和第六区为不同阶段的强化干燥区。参考附图2,第二区干燥机内部结构第一扬料板2包括沿干燥机筒壁轴向设置的固定部21和位于固定部前端的朝向扬料方向的折弯部22,第一起重链条3固定在折弯部22的端部,且第一起重链条3长度大于固定部与折弯部长度和。此种结构第一起重链条3可以清理第一扬料板2,同时还能将污泥分解为小颗粒,提高换热效率。参考附图3,第三区干燥机内部结构第二扬料板4包括沿干燥机筒壁轴向设置的小弧形部41和大弧形部42,小弧形部41内弧面与扬料方向相反,大弧形部42内弧面与扬料方向相同,第二起重链条5固定在大弧形部的端部。第二起重链条5可以清理第二扬料板4的各个面,这样干燥机内就没有了死角,彻底避免了粘料。第四区干燥机内部结构与第二区基本相同,第一扬料板2数量比第二区多,且高度高,这样增加了扬料此时和料幕密度参考附图4,第五区干燥机内部结构第一抄板6包括连接部61、第一折弯部62及第二折弯部63,连接部61沿干燥机筒壁轴向设置,第一折弯部62与连接部61的端部相连,第二折弯部63与第一折弯部62的端部相连,且第一折弯部62及第二折弯部63折弯方向均朝向抄料方向,且第二折弯部63与干燥机筒壁轴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一折弯部62与干燥机筒壁轴向之间的夹角。此结构增加了风阻,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热风。参考附图5,第六区干燥机内部结构第二抄板7沿干燥机筒壁轴向设置,且截面为拱形结构。此结构可以横向扬料,让水分最低的物料与含湿量最低、湿度最高的新鲜热风进行交换,可以强化干燥。通过此干燥机的热交换,糊状污泥体积减少了 70%且全部形成IOmm以下的颗粒,水分降到30%以下,可以直接加到锅炉里燃烧,实现了资源化处理。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披露了,但是不能用于限定本技术,本领域人员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许多变化或改进的等效实施例,这些等效实施例应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防粘料回转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该干燥机内部依次分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和第六区;第一区内部设有螺旋导料槽;第二区和第四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扬料板,第一扬料板端部设置有第一起重链条;第三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扬料板,扬料板端部设置有第二起重链条;第五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抄板;第六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抄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防粘料回转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扬料板包括沿干燥机筒壁轴向设置的固定部和位于固定部前端的朝向扬料方向的折弯部,第一起重链条固定在折弯部的端部,且第一起重链条长度大于固定部与折弯部长度和。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防粘料回转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扬料板包括沿干燥机筒壁轴向设置的小弧形部和大弧形部,小弧形部内弧面与扬料方向相反,大弧形部内弧面与扬料方向相同,第二起重链条固定在大弧形部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防粘料回转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抄板包括连接部、第一折弯部及第二折弯部,连接部沿干燥机筒壁轴向设置,第一折弯部与连接部的端部相连,第二折弯部与第一折弯部的端部相连,且第一折弯部及第二折弯部折弯方向均朝向抄料方向,且第二折弯部与干燥机筒壁轴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一折弯部与干燥机筒壁轴向之间的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防粘料回转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抄板沿干燥机筒壁轴向设置,且截面为拱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粘料回转式干燥机。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粘料污泥回转式干燥机,该干燥机内部依次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粘料回转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该干燥机内部依次分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和第六区;第一区内部设有螺旋导料槽;第二区和第四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扬料板,第一扬料板端部设置有第一起重链条;第三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扬料板,扬料板端部设置有第二起重链条;第五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抄板;第六区中干燥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抄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绪波周洪亮韩迎生盛振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屹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