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技术背景 目前普通竖流式沉淀池一般是指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管中流速应小于30mm/s),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对于生活污水一般为O.5-0. 7mm/s,沉淀时间采用1-1. 5h),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堰前设挡板及浮渣槽以截留浮渣保证出水水质。池的一边靠池壁设排泥管(直径大于200mm)靠静水压将泥定期排出。普通竖流式沉淀池的缺点①处理效果容易受进水水质的影响产生较大的波动;②进水管只适用于方形或者圆形池体,对于长方形池体容易造成进水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普通竖流式沉淀池结构设置不合理且处理水量大时效果欠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竖流式沉淀池,该沉淀池通过穿孔布水管和穿孔排泥管的设置,使污水在沉淀池中不仅能布水均匀,且能快速完全的排除沉淀的污泥,该结构设置使沉淀池的形状设计不再受到限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适用更为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竖流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缺氧池(1)、曝气池(2)、沉淀池(3)和清液收集池(4),其中缺氧池(1)用于使污水进行缺氧反硝化作用然后排入曝气池(2),曝气池(2)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物质,曝气池(2)上端通过中间进水管(5)连接到沉淀池(3),污水经中间进水管(5)排入到沉淀池(3)中,沉淀池(3)上端设置有溢流槽(6),沉淀池(3)中的上清液通过溢流槽(6)进入到清液收集池(4),沉淀池(3)下端设置有用于收集处理污泥的泥斗(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勇,罗健生,李和君,钟波,吴松霖,谢源,杨继兴,李洋,刘潘,蔡世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