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并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236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并圈机,机架上设有并圈压模、撞块支座、减速电机、偏心轴、杠杆、连杆及过桥支座,撞针位于并圈压模的凹槽中,撞块从撞块支座的通孔中伸出,偏心轴中部设有凸轮,输入端设有皮带轮,减速电机通过皮带与皮带轮连接,连杆两端分别与偏心轴及过桥轴活动连接,过桥轴靠近连杆的一端为U型分叉,另一端从过桥支座的通孔中伸出,杠杆一端通过滚轮与凸轮啮合,另一端位于并圈压模的上压板上。采用以上结构后,通过杠杆压紧并圈压模的上压板,避免了手工压紧,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偏心轴、连杆及过桥轴替换了牵引电磁铁,降低了维修成本,也提高了并圈机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对工人操作的难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并圈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弹簧并圈机,机架上设有并圈压模、撞块支座、牵引电磁铁及脚 踏开关,并圈压模包括上压板及下压板,其连接端通过销和轴承将上、下压 板连接在一起,开口端设有开口弹簧,撞针位于并圈压模的凹槽中,撞块从 撞块支座的通孔中伸出,撞块支座内设有复位弹簧,撞块与撞针位于同一根 轴线上,生产时一只手将弹簧的一端放入并圈压模内,另一只手将并圈压模 的上压板压紧,同时用脚启动脚踏开关,牵引电磁铁通电吸合,使撞块撞击 撞针,撞针冲压弹簧实现并圈。这样的并圈机,牵引电磁铁吸合频次高,线 圈容易烧毁,维修成本高,且工人操作时需要手脚并用,劳动强度大,生产 效率低,对操作技能的要求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维修成本低的弹簧并圈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簧并圈机,机架上设有并 圈压模、撞块支座、减速电机、偏心轴、杠杆、连杆及过桥支座,并圈压模 包括上压板及下压板,其连接端通过销和轴承将上、下压板连接在一起,开 口端设有开口弹簧,撞针位于并圈压模的凹槽中,撞块从撞块支座的通孔中 伸出,撞块支座内设有复位弹簧,撞块与撞针位于同一根轴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并圈机,包括机架及机架上安装的并圈压模、撞块支座,并圈压模包括上压板及下压板,其连接端通过销和轴承将上、下压板连接在一起,开口端设有开口弹簧,撞针位于并圈压模的凹槽中,撞块从撞块支座的通孔中伸出,撞块支座内设有复位弹簧,撞块与撞针位于同一根轴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减速电机、偏心轴、杠杆、连杆及过桥支座,偏心轴中部设有凸轮,输入端设有皮带轮,减速电机通过皮带与皮带轮连接,连杆两端分别与偏心轴的输出端及过桥轴的一端活动连接,过桥轴的另一端从过桥支座的通孔中穿过,其轴线位于撞块轴线的延长线上并与偏心轴的轴线相垂直,杠杆中部设有杠杆支座,其一端与凸轮啮合,另一端位于并圈压模开口端的上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并圈机,包括机架及机架上安装的并圈压模、撞块支座,并圈压模包括上压板及下压板,其连接端通过销和轴承将上、下压板连接在一起,开口端设有开口弹簧,撞针位于并圈压模的凹槽中,撞块从撞块支座的通孔中伸出,撞块支座内设有复位弹簧,撞块与撞针位于同一根轴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减速电机、偏心轴、杠杆、连杆及过桥支座,偏心轴中部设有凸轮,输入端设有皮带轮,减速电机通过皮带与皮带轮连接,连杆两端分别与偏心轴的输出端及过桥轴的一端活动连接,过桥轴的另一端从过桥支座的通孔中穿过,其轴线位于撞块轴线的延长线上并与偏心轴的轴线相垂直,杠杆中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友杨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仪征市华扬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