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药清洗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无菌物料转运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无菌物料转运装置,包括具有无菌空间的箱体,设于无菌空间的轨道、转运车及转运车的驱动机构,轨道处于箱体横向的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箱体位于其输入端的对应处设有接料口,箱体的输出端处设有放料口,轨道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呈平行设置,且输出端处于无菌空间内的位置高于输入端,轨道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通过倾斜的转接端连接;转运车包括输送架及与输送架通过铰接轴铰接的载料桶,载料桶的重心与铰接轴纵向贯穿其轴心的中心线始终处于同一平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缩短传动时间、提高传送效率的无菌物料转运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药清洗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无菌物料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医药加工设备对其加工产品的消毒及无菌处理的要求较为严格。然而,由于医药设备的种类较多,如清洗医药用胶塞的设备,其需要经过多次的消毒程序才可投入使用,在其消毒过程中,则需经过不同的设备进行处理,而在各种设备之间的转运则需要独立的转运设备。目前,市场及资料上出现的无菌转运设备主要由具有无菌空间的箱体、设于无菌空 间内的平直状轨道及沿轨道运行的转运车组成。由于与箱体衔接的特定的设备通常较高,所以,处于箱体的无菌空间内的轨道需要与该衔接设备的高度一致才能够将转运车内的无菌物料投入至衔接设备中,并且箱体内还需要设置与各种设备配套的零部件,导致其占地面积及体积较大,不方便运输及装配。经过该领域技术人员不断的研发,也出现了一些缩小箱体占地面积及体积的转运设备,此类设备在其内部无菌空间中轨道的输出端处设置可将转运车实施升降的升降台,当装载有无菌物料的转运车行至该升降台处时,由升降台将转运车提升至与衔接设备高度一致的空间处,此类操作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箱体的面积,然而其转运动作较多,机构复杂,气动执行器或者电动执行器在无菌通道中伤部位,均由有可能造成对无菌环境的二次污染,不利于内部清洁清洗,影响到了转运速度,使传送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缩短传动时间、提高传送效率的无菌物料转运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菌物料转运装置,包括有具有无菌空间的箱体,设于无菌空间的轨道、可沿轨道运行的转运车及驱动转运车运行的驱动机构,轨道的处于箱体横向的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箱体位于其输入端的对应处设有接料口,箱体位于其输出端处设有与外部设备衔接的放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呈平行设置,且输出端处于无菌空间内的位置高于输入端,轨道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通过倾斜的转接端连接;所述的转运车包括有与轨道呈导轨导槽配合并与驱动机构联动连接的输送架及架设于输送架上并通过铰接轴铰接的载料桶,载料桶的重心与铰接轴纵向贯穿其轴心的中心线始终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的载料桶上设有转运车行至箱体放料口处可自动开启的排料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轨道的输出端处于无菌空间内的位置高于输入端,并且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通过呈倾斜状的转接端实施衔接,这样设置后,输出端的高度可与外部的衔接设备保持一致,而轨道输入端处低于输出端的空间则用于安装接料口,一方面使接料口具有足够的空间安放,另一方面节省了无菌空间的浪费,缩小了箱体的整体面积,有利于加工及运输,同时也可降低生产成本。由于轨道具有倾斜的转接端,为了防止转运车在倾斜的转接端上行驶时造成载料桶的倾斜而导致物料漏出,将载料桶与输送架采用铰接连接,并且载料桶的重心点始终与铰接轴纵向贯穿其轴心的中心线始终处于同一平面,这样便可保证载料桶处于轨道倾斜的转接端处不会发生倾斜,当然,载料桶处于轨道平直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处时同样不会发生偏转。转运车直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由输入端处的接料口投入物料后,经过轨道的转接端进入到输出端,并通过排料机构将物料排至外部衔接设备中,其转接过程简单、快捷,传动时间短,提高了传送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载料桶的底部朝向箱体的放料口倾斜设置,其朝向箱体放料口的端面上延伸有排料管道,所述载料桶上的排料机构包括有开设于排料管道上的排料开口、铰接于该排料开口处可对排料开口实施封闭或开启的门体、与门体呈扣接连接的锁止组件及处于箱体放料口处与锁止组件配合的门体解锁件。其中,锁止组件包括具有钩头的锁止块,该锁止块上相对于设置钩头一端的另一端为驱动端,该驱动端处设有驱动轮,锁止块的钩头与驱动端之间通过铰接轴与载料桶连接,所述的门体解锁件为延伸至轨道处并与驱动轮呈抵触的解锁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载料桶的底部朝向箱体的放料口倾斜设置,其朝向箱体放料口的端面上延伸有排料管道,排料管道上设有排料开口,这样设置是为了防止进入到载料桶内的物料发生堵塞而无法顺畅的由载料桶内排出,将其底部设置为倾斜状后,物料会受斜面及重力的影响朝向排料开口处积聚,当排料开口处的门体开启时,物料能够快速的排出;锁止组件的设置是为了使门体在需要对排料开口实施封闭时对门体实施锁止,由于转运车在行驶过程中无需对门体实施开启,只有运行到箱体的放料口处才需要将物料排出,所以在箱体的放料口处设置与锁止组件配合的解锁件。而将锁止组件设置为锁止块及驱动轮,将解锁件设置为解锁轮,则是由于这样设置结构简单,灵敏度高,锁止块处于其钩头与驱动轮之间的部分与载料桶铰接,其具有一个铰接支点,当驱动轮受到解锁轮的碰撞时,锁止块的驱动轮处受力使锁止块绕其铰接支点处发生摆动,锁止块与门体扣合锁止的钩头则会脱离对门体的扣合,使门体得到解锁,物料的都及时的排出。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驱动机构包括有处于轨道与箱体之间的若干传动轮,绕各传动轮设置的传送带,与传送带联动连接的电机及调节传动带松紧的涨紧轮,所述的输送架与传动带联动连接;所述轨道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处分别设有与驱动电机正转或反转的光电开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安装及操作方便;光电开关的设置可控制电机的正转与反转,使转运车处于导轨的输入端时能够朝向输出端移动,而处于导轨的输出端经过排料后又能够朝向输入端移动而进行下一次的转运,为转运车的循环工作提供了保障。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输送架上的铰接轴与载料桶的上部铰接连接,输送架为三角状支撑架,输送架与导轨联动一端设有滚轮,另一端设有供铰接轴安装的安装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运车装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运车行至导轨转接端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运车排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I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一图6所示的一种无菌物料转运装置,包括有具有无菌空间11的箱体1,设 于无菌空间11的轨道2、可沿轨道2运行的转运车3及驱动转运车3运行的驱动机构4,轨道2的处于箱体I横向的一端为输入端21,另一端为输出端22,箱体I位于其输入端21的对应处设有接料口 12,箱体I位于其输出端21处设有与外部设备衔接的放料口 13,轨道2的输入端21与输出端22呈平行设置,且输出端22处于无菌空间11内的位置高于输入端21,轨道2的输入端21与输出端22之间通过倾斜的转接端23连接;转运车3包括有与轨道2呈导轨导槽配合并与驱动机构4联动连接的输送架31及架设于输送架31上并通过铰接轴32铰接的载料桶33,载料桶33的重心与铰接轴32纵向贯穿其轴心的中心线始终处于同一平面;载料桶33上设有转运车3行至箱体I放料口 13处可自动开启的排料机构5。上述方案中,轨道2的输出端22处于无菌空间11内的位置高于输入端21,并且输入端21与输出端22之间通过呈倾斜状的转接端23实施衔接,这样设置后,输出端22的高度可与外部的衔接设备保持一致,而轨道2输入端21处低于输出端22的空间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菌物料转运装置,包括有具有无菌空间的箱体,设于无菌空间的轨道、可沿轨道运行的转运车及驱动转运车运行的驱动机构,轨道的处于箱体横向的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箱体位于其输入端的对应处设有接料口,箱体位于其输出端处设有与外部设备衔接的放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呈平行设置,且输出端处于无菌空间内的位置高于输入端,轨道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通过倾斜的转接端连接;所述的转运车包括有与轨道呈导轨导槽配合并与驱动机构联动连接的输送架及架设于输送架上并通过铰接轴铰接的载料桶,载料桶的重心与铰接轴纵向贯穿其轴心的中心线始终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的载料桶上设有转运车行至箱体放料口处可自动开启的排料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亚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