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吉鹏专利>正文

四面体型翻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114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3:16
一种四面体型翻滚装置,包含有具有四个支撑点并这四个支撑点设置为四面体的交点的框架、在框架中沿支撑点向内延伸的支杆上设置有舵机(7)、与舵机(7)转动轴联接的支褪(8),舵机(7)设置为与四面体的交点相邻侧面个数相同的三个,通过与与地面接触侧面上的支褪(8)的作用力,使框架翻转,因此框架的外侧面构成了四面体,同时装置重心在支褪(8)的转动力作用下经过重心升高、重心到达最高点、重心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三个过程,改变四面体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实现装置翻滚,更适合复杂场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翻滚装置,尤其是一种四面体型翻滚装置。二
技术介绍
在一些特殊场所中,如台阶面、松软的泥土上都不适合滚轮运动,因此翻滚装置是一个重要的机械装置,在现有的翻滚装置中,一般构型都是正四面体,现还没有一种不是正四面体型的翻滚装置。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面体型翻滚装置,因此框架的外侧面构成了四面体,就可以使框架翻转,同时在支褪转动力作用下,更适合复杂场·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四个支撑点并这四个支撑点设置为四面体的交点的框架、在框架中沿支撑点向内延伸的支杆上设置有舵机、与舵机转动轴联接的支褪,舵机设置为与四面体的交点相邻侧面个数相同的三个。当与地面接触的一个支褪上的舵机7工作,通过其支褪转动,推动框架翻转,由于设计了框架、舵机和支褪,通过与与地面接触侧面上的支褪的作用力,使框架翻转,同时装置重心在支褪的转动力作用下经过重心升高、重心到达最高点、重心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三个过程,改变四面体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实现装置翻滚,因此框架的外侧面构成了四面体,就可以使框架翻转,同时在支褪转动力作用下,更适合复杂场所。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支座,框架设置为包含有支杆I、支杆II、支杆III、支杆IV和支撑球,在支杆I、支杆II、支杆III和支杆IV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支撑球,支杆I、支杆II、支杆III和支杆IV的另一端设置为联接在一起并使外端的支撑球设置在四面体的交点上,在支杆I、支杆II、支杆III和支杆IV上分别设置有三个支座,在支座上设置有舵机,支褪设置为与舵机的转动轴联接,支褪设置在以支撑球为交点的四面体的侧面三角形平面上。本技术设计了,支杆I、支杆II、支杆III和支杆IV的长度设置为相等。 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钢丝,钢丝设置在支撑球之间。四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支杆I I、支杆II 2、支杆III 3、支杆IV 4、支撑球5、支座6、舵机7和支褪8,在支杆I I、支杆II 2、支杆III 3和支杆IV 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支撑球5,支杆I I、支杆II 2、支杆III 3和支杆IV 4的另一端设置为联接在一起并使外端的支撑球5设置在四面体的交点上,在支杆I I、支杆II 2、支杆III 3和支杆IV 4上分别设置有三个支座6,在支座6上设置有舵机7,支褪8设置为与舵机7的转动轴联接,支褪8设置在以支撑球5为交点的四面体的侧面三角形平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杆I I、支杆II 2、支杆III 3和支杆IV 4的长度设置为相等。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钢丝,钢丝设置在支撑球5之间。使与地面接触的一个支褪8上的舵机7工作,同时也使翻转方问上的侧面顶端的一个支褪8上的舵机7工作,与地面接触的一个支褪8转动,推动支杆I I、支杆II 2、支杆III 3和支杆IV 4组成的框架翻转,翻转方问上的侧面顶端的一个支褪8先与地面接触,然后其舵机7使支褪8收拢到侧面上,完成一个翻转动作,同样进行下一个翻转动作。本技术具有下特点I、由于设计了框架、舵机7和支褪8,通过与与地面接触侧面上的支褪8的作用力,使框架翻转,因此框架的外侧面构成了四面体,就可以使框架翻转,同时在支褪8转动力作用下,更适合复杂场所。2、由于设计了支杆I I、支杆II 2、支杆III3和支杆IV4,框架结构更稳定,抗翻转冲击力更强。3、由于设计了舵机7和支褪8,力作用点在移动,增大了框架的载重负荷。 在四面体型翻滚装置
内;凡是包含有具有四个支撑点并这四个支撑点设置为四面体的交点的框架、在框架中沿支撑点向内延伸的支杆上设置有舵机7、与舵机7转动轴联接的支褪8,舵机7设置为与四面体的交点相邻侧面个数相同的三个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四面体型翻滚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四个支撑点并这四个支撑点设置为四面体的交点的框架、在框架中沿支撑点向内延伸的支杆上设置有舵机(7)、与舵机(7)转动轴联接的支褪(8),舵机(7)设置为与四面体的交点相邻侧面个数相同的三个。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四面体型翻滚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支座(6),框架设置为包含有支杆I (I)、支杆II (2)、支杆111(3)、支杆IV(4)和支撑球(5),在支杆I (I)、支杆II (2)、支杆111(3)和支杆IV(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支撑球(5),支杆I (I)、支杆II (2)、支杆111(3)和支杆IV(4)的另一端设置为联接在一起并使外端的支撑球(5)设置在四面体的交点上,在支杆I (I)、支杆II (2)、支杆111(3)和支杆IV(4)上分别设置有三个支座(6),在支座(6)上设置有舵机(7),支褪(8)设置为与舵机(7)的转动轴联接,支褪(8)设置在以支撑球(5)为交点的四面体的侧面三角形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面体型翻滚装置;其特征是支杆I(I)、支杆II (2)、支杆111(3)和支杆IV(4)的长度设置为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四面体型翻滚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钢丝,钢丝设置在支撑球(5)之间。专利摘要一种四面体型翻滚装置,包含有具有四个支撑点并这四个支撑点设置为四面体的交点的框架、在框架中沿支撑点向内延伸的支杆上设置有舵机(7)、与舵机(7)转动轴联接的支褪(8),舵机(7)设置为与四面体的交点相邻侧面个数相同的三个,通过与与地面接触侧面上的支褪(8)的作用力,使框架翻转,因此框架的外侧面构成了四面体,同时装置重心在支褪(8)的转动力作用下经过重心升高、重心到达最高点、重心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三个过程,改变四面体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实现装置翻滚,更适合复杂场所。文档编号B62D57/02GK202624433SQ20122024832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袁吉鹏, 吴正园, 王世瑞 申请人:袁吉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面体型翻滚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四个支撑点并这四个支撑点设置为四面体的交点的框架、在框架中沿支撑点向内延伸的支杆上设置有舵机(7)、与舵机(7)转动轴联接的支褪(8),舵机(7)设置为与四面体的交点相邻侧面个数相同的三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吉鹏吴正园王世瑞
申请(专利权)人:袁吉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