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防倾翻装置,该防倾翻装置包括扣钩组件(2),该扣钩组件(2)固定在轨道车辆的车体(1)上并且能够在所述车体(1)倾翻时扣在所述轨道车辆行驶的轨道(3)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轨道车辆的车体上固定扣钩组件,在车体倾翻时扣钩组件扣在轨道车辆行驶的轨道上,可以防止车体进一步倾翻,避免轨道车辆完全脱离轨道而产生的机损事故。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推车机,该推车机包括上述的防倾翻装置,从而可以在推车机作业时防止倾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ー种轨道车辆的防倾翻装置以及包括该防倾翻装置的推车机。
技术介绍
推车机是在车场上短距离推动矿车或串车的工程机械,其主要是在轨道上运行。如图I所示,现有技术中,推车机的定位系统采用齿轮传动作为行走的驱动方式,其中设置有四组在轨道上运行的行走轮。设置在车体I上的臂架5通常采用液压驱动进行俯仰动作而进行相关作业,这些俯仰动作的压カ大致在170MPa以上。如果臂架5在俯仰过程中碰到外在负载,则臂架5将带动整个推车机的车体倾翻,但是,现有推车机的定位系统 中未采取任何防倾翻的措施。因而经常出现车体I倾翻,导致机损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防倾翻装置,该轨道车辆的防倾翻装置可以防止轨道车辆发生倾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防倾翻装置,该防倾翻装置包括扣钩组件,该扣钩组件固定在轨道车辆的车体上并且能够在所述车体倾翻时扣在所述轨道车辆行驶的轨道上。优选地,所述防倾翻装置包括多个扣钩组件,该多个扣钩组件在所述轨道的两侧对称布置。进ー步地,所述扣钩组件包括固定座和扣钩,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扣钩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下端靠近所述轨道的外侧面。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车体的底面上。进ー步地,所述扣钩包括主体部和从该主体部朝向所述轨道的外侧面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具有与所述轨道相适应的形状。优选地,所述轨道的外侧面形成有弧形凹槽,所述突出部相应地形成为弧形。优选地,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轨道的外侧面之间的间距为3mnT5mm。优选地,所述防倾翻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的感测元件,该感测元件固定在所述扣钩组件上且位于所述车体的底面与所述轨道之间。优选地,所述扣钩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感测元件固定在该支架上。优选地,所述感测元件与所述轨道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0mnT20mm。优选地,所述感测元件为接近开关。本技术的另ー目的是提供一种推车机,该推车机能够在作业时防止倾翻。为了实现上述另ー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推车机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防倾翻装置。优选地,所述防倾翻装置的扣钩组件靠近所述推车机的行走轮设置。本技术通过在轨道车辆的车体上固定扣钩组件,在车体倾翻时扣钩组件扣在轨道车辆行驶的轨道上,可以防止车体进ー步倾翻,避免轨道车辆完全脱离轨道而产生的机损事故。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ー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现有技术中推车机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轨道车辆的防倾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轨道车辆的防倾翻装置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防倾翻装置应用在推车机上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车体2扣钩组件3轨道4感测元件5臂架11行走轮21固定座22扣钩22a垂直部22b水平部23支架31弧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图中的上、下、左、右。本技术适用于在轨道上行驶的各种车辆、工程机械等,例如各种矿车,推车机等,本技术将其统称为轨道车辆。众所周知,上述的轨道车辆在工作时,可能因多种原因而发生倾翻,导致机损事故。其中,所述的倾翻主要是指朝向垂直于轨道的延伸方向的侧翻。參见图2和图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防倾翻装置,该防倾翻装置包括扣钩组件2,该扣钩组件2固定在轨道车辆的车体I上并且能够在车体I倾翻时扣在轨道车辆行驶的轨道3上,这样,可以防止车体I进ー步倾翻,避免轨道车辆完全脱离轨道而产生的机损事故。在ー些轨道车辆上,由于作业方向的限制,轨道车辆可能只出现某ー个方向的倾翻。这种情况下,可以只在车体上设置位于轨道一侧的扣钩组件2即可。但是,通常情况下,轨道车辆的倾翻方向不定,因此上述防倾翻装置可以包括多个扣钩组件2,这些多个扣钩组件2在轨道3的两侧对称布置,从而可以分别防止轨道车辆朝向两侧倾翻。可以理解,多个扣钩组件2在轨道3的两侧对称布置可以是扣钩组件2在轨道3的内侧对称布置,或者是扣钩组件2在轨道3的外侧对称布置。为了安装方便,优选将扣钩组件2布置在轨道3的外側。其中,“内侧”是指两个轨道之间的位置为轨道的内側,两个轨道以外的位置为“外側”。进ー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扣钩组件2包括固定座21和扣钩22,固定座21固定在车体I上,扣钩22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座21上,下端靠近轨道3的外侧面。其中,固定座21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固定在车体I上,例如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座21主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体I上。此外,固定座21应当可以固定在车体I的侧面,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座21固定在车体I的底面上。同样,所述扣钩22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座21上,或是与固定座21一体形成。考虑检修、更换等情况,本实施方式中使扣钩22通过紧固件(未标示)固定在固定座21上。当需要调节或更换扣钩22时,只需要拧松紧固件而将扣钩22拆下。如图3所示,扣钩22通过四个紧固件固定在固定座21上,以加强扣钩22与固定座21的连接可靠性。扣钩22的具体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主体部22a和从该主体部22a朝向轨 道3的外侧面突出的突出部22b,该突出部22b具有与轨道3相适应的形状。当轨道车辆发生倾翻吋,突出部22b的这种与轨道3相适应的形状可以更好地与轨道3接触,以达到防止车体I进ー步倾翻的效果。如图3所示,与大多数情况相同,轨道3的横截面大致形成为“エ”字形,即轨道3的外侧面形成有弧形凹槽31,此时,突出部22b相应地形成为弧形,该弧形向外突出,以在车体I发生倾翻时容纳在轨道3的弧形凹槽31内,从而使扣钩22扣在轨道3上。可以理解,在轨道车辆的正常工作情况下,扣钩22的布置不应当妨碍轨道车辆的行驶,即扣钩22与轨道3 —般不接触。优选地,扣钩22的突出部22b与轨道3的外侧面之间的间距为3mnT5mm。在这个间距范围内,扣钩22既不会影响轨道车辆的行驶,在发生倾翻时,又能够使扣钩22准确地扣在轨道3的外侧面。根据以上结构,本技术的防倾翻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车体I的倾翻。但是,扣钩组件2与车体I之间具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外部负载很大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导致车体I完全倾翻。因此,最好在扣钩组件2发生作用的一段时间内使轨道车辆停止工作,才能避免完全倾翻。为此,本技术的防倾翻装置还包括有用于检测的感测元件4,该感测元件4固定在扣钩组件2上且位于车体I的底面与轨道3之间。其中感测元件4可以是多种类型的传感器,例如角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当感测元件4为角度传感器(未显示)时,其可以通过检测车体I与轨道(或地面)之间的角度,以判断车体I是否发生倾翻,这种情况下,当检测到的角度超出某个值(例如本技术中为5° )时,角度传感器发出停机信号,轨道车辆上设置的控制器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车辆的防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倾翻装置包括扣钩组件(2),该扣钩组件(2)固定在轨道车辆的车体(1)上并且能够在所述车体(1)倾翻时扣在所述轨道车辆行驶的轨道(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