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包括一基布层、一透湿防水层及一吸水层,该透湿防水层为透湿防水胶,且并形成于该基布的内侧面,使水无法透过,并使水蒸气可以透过,该吸水层由结合胶与吸水粉末混合而成,且并以点状有颜色有图案的方式设于该基布层的内侧面,该吸水粉末亲水性优良且并具有高能力吸水特性,可使透湿防水织布制成衣服时不但可防止雨水侵入及可排出汗水的水蒸气,而且更是可吸收大量的汗水而使穿着上较为舒适,另外也不会粘皮肤,且又具有立体感,并可因此节省内衬的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布料方面的
,尤指一种重量轻、不粘皮肤及遇水不会产生严重膨润有皱折的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一般习知的透湿防水织布,如图2所示,其结构主要包括一基布层4及一透湿防水层5,该透湿防水层5由防水胶50涂覆或贴合于该基布层4的内侧面而成。然而,该透湿防水层5虽已具备具有纳米多孔的特性,使得该透湿防水层5能防止雨水由外侧面侵入,以及使水蒸气由内侧面向外侧排出,却不具吸湿快干的特性。所以当其应用于衣服上时,虽然雨水无法侵入,汗水的水蒸气也可排出,然而一但汗水多而聚集成·较大分子的汗珠时,却是无法透过其排出于外部。因此其不具干爽及舒适的特性。另外该防水胶整面的涂覆于该基布层4内侧面会使该透湿防水层5不具有立体感。而且,该防水胶也会造成该透湿防水层5容易粘皮肤及互相贴粘的情形,因此一般在作成衣服用的布料时,还需另外于该透湿防水层5内侧面加设一层内衬(里布),而如此又大幅增加成本。有鉴于此,本技术人针对上述的各项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性佳、快干且不粘皮肤且可降低制衣成本的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具体而言,本技术所述的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包括一基布层、一透湿防水层及一吸水层,该透湿防水层为透湿防水胶,并且形成于该基布的内侧面,使水无法透过,并使水蒸气可以透过,该吸水层由结合胶与吸水粉末混合而成,该吸水粉末亲水性优良且并具有闻能力吸水特性。如此,当将本技术的透湿防水织布制成衣服时,不但可利用透湿防水层来防止雨水侵入及可排出汗水的水蒸气,而且更是可利用该吸水层内亲水性优良并具高能力吸水特性的吸水粉末来吸收大量的汗水,使汗水经吸水层吸引后化为较小的水分子并经透湿防水层排出,使得大量流汗时不会有湿答答的感觉,而使穿着上较为舒适,另外该吸水层也不会粘皮肤,且又具有立体感,进而可因此节省内衬的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习用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基布层;2_透湿防水层;3_吸水层;30_结合胶;31_吸水粉末;4-基布层;5_透湿防水层。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的较佳实施例,其结构包括一基布层I及透湿防水层2及一吸水层3,其中该基布层1,可为Nylon (尼龙)织物、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PP(聚丙烯)织物、PAN(聚丙烯腈)织物、棉织物、T/C(聚酯纤维及棉的混纺)织物、Rayon(粘液嫘萦)织物、Silk(丝)织物、麻织物或羊毛织物等其中的一种;该透湿防水层2,将透湿防水胶以涂覆或贴合的方式形成于该基布层I的内侧面而成,使水无法透过,但水蒸气可以透过,该透湿防水胶可为湿式及干式微多孔PU(聚氨基甲酸酯)树脂、干式乳化型PU(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湿式微多孔Acrylic (亚克力纤维)树脂、干式乳化型Acrylic (亚克力纤维)树脂、湿式微多孔PE (聚乙烯)树脂、干式乳化型PE (聚乙烯)树脂、水溶性PU (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水溶性Acrylic (亚克力纤维)树脂中的其中之一;该吸水层3,由结合胶30中混有1% 30%吸水粉末31而成,该吸水粉末31的粒子直径为I 1000 μ m,且该吸水层3并以有颜色有图案的方式呈点状涂覆或印刷于透湿防水层2的内侧面的整面,使得各点状间的间隙可供蒸气顺利排出,而各点状又具有足够大的面积可供达到较佳的吸水效果。该结合胶30可为乳化型PU(聚氨基·甲酸酯)树脂、乳化型Acrylic (亚克力纤维)树脂、微多孔PE (聚乙烯)树脂、微多孔水性PU(聚氨基甲酸酯)树脂、亲水型PU(聚氨基甲酸酯)树脂、亲水型Acrylic (亚克力纤维)树脂、亲水型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中的其中之一。该吸水粉末31亲水性优良且并具有高能力吸水特性,该吸水粉末31可为天然纤维或无机材料或是两者混合,该天然纤维包括棉、麻、丝、毛该无机材料包括氯化韩、氯化镁、TiO2( 二氧化钛)、Silica( 二氧化硅)、Mg (OH) 2 (氢氧化镁)、Ca (OH) 2 (氢氧化钙)、CaCO3 (碳酸钙)、CaO (氧化钙)等。请配合参考以下的图表,可得知由于本技术具有上述的特殊结构设计,所以其具有下述的诸多优点 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本实用测试方法习知 新型 干燥率 FTTS-FA-004-2003 淋水量40分钟后的干 8095 4.2 燥比例(% )吸水高度经向__10__OFTTS-FA-004-2003 (mm) 綷向8O4.5一、该吸水层3的吸水粉末31亲水性优良且具有高能力吸水特性,所以可使该透湿防水织布内侧面具有吸湿快干的干爽及舒适特性,使其特别适用于休闲或运动布料。二、该吸水层3为将该结合胶30与吸水粉末31混合而成的材料以点状的方式涂覆或印刷于透湿防水层2的内侧面的整面而成,所以该吸水层3具有立体感,并可使该透湿防水织布看起来很像由三层织物组成。三、吸水层3内的吸水粉末31可使该透湿防水织布的内侧不会粘皮肤,以及不会相互贴粘,所以可省掉成衣内衬(里布)的成本,以及可提高存放的安全性。四、该吸水层3内的吸水粉末31可使该透湿防水织布的透湿性较佳。综上所述,当知本技术具有产业上的利用性及进步性,而且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产品或发表而具有新颖性,故已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权利要求1.一种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布层; 一透湿防水层,为透湿防水胶,并且形成于该基布层的内侧面,使水无法透过,并使水蒸气可以透过;以及 一吸水层,由结合胶与吸水粉末混合而成,且并设于该透湿防水层的内侧面,该吸水粉末亲水性优良并且具有高能力吸水特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吸水粉末为天然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吸水粉末为无机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吸水层以有颜色有图案的方式呈点状涂覆在透湿防水层的内侧面的整面。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吸水层以有颜色有图案的方式呈点状印刷于透湿防水层的内侧面的整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关于一种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包括一基布层、一透湿防水层及一吸水层,该透湿防水层为透湿防水胶,且并形成于该基布的内侧面,使水无法透过,并使水蒸气可以透过,该吸水层由结合胶与吸水粉末混合而成,且并以点状有颜色有图案的方式设于该基布层的内侧面,该吸水粉末亲水性优良且并具有高能力吸水特性,可使透湿防水织布制成衣服时不但可防止雨水侵入及可排出汗水的水蒸气,而且更是可吸收大量的汗水而使穿着上较为舒适,另外也不会粘皮肤,且又具有立体感,并可因此节省内衬的成本。文档编号B32B27/12GK202623455SQ201220117590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蔡秋雄, 田凤英, 黄茂全, 江志成, 古立伟 申请人:聚纺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湿防水织布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布层;一透湿防水层,为透湿防水胶,并且形成于该基布层的内侧面,使水无法透过,并使水蒸气可以透过;以及一吸水层,由结合胶与吸水粉末混合而成,且并设于该透湿防水层的内侧面,该吸水粉末亲水性优良并且具有高能力吸水特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秋雄,田凤英,黄茂全,江志成,古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聚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