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回转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9067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孔回转工装,包括支座,支座上固定安装有回转底盘,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回转底盘上转动配合有回转盘,且回转盘的外侧面安装有定位基座,回转盘的外周壁通过钢丝绳与卷扬机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装夹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工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型轴承座加工用的钻孔回转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航空和风力发电等项目的崛起,所需的零部件的尺寸越来越大,工件本身的质量也大如轴承座等。在加工此类零件时,当需要在圆周壁上加工多个孔时,需要根据孔的位置进行转动工件,加工麻烦装夹也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夹方便的钻孔回转工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孔回转工装,包括支座,支座上固定安装有回转底盘,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回转底盘上转动配合有回转盘,且回转盘的外侧面安装有定位基座,回转盘的外周壁通过钢丝绳与卷扬机相连。所述回转底盘上具有定位孔,回转盘上具有与定位孔适配的销孔。所述回转底盘与回转盘通过心轴转动配合,且心轴与回转底盘固定连接,心轴与回转盘通过轴承转动配合。所述心轴的外端还固定连接有端盖。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所述回转底盘上转动配合有回转盘,且回转盘的外侧面安装有定位基座,回转盘的外周壁通过钢丝绳与卷扬机相连。通过卷扬机带动钢丝绳拉动回转盘转动,可以使得固定在定位基座上的工件进行旋转,装夹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去掉钢丝绳和卷扬机后的正视图;图3是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钻孔回转工装,包括支座1,支座I上固定安装有回转底盘2,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回转底盘2上转动配合有回转盘3,且回转盘3的外侧面安装有定位基座4,回转盘3的外周壁通过钢丝绳5与卷扬机6相连。如图I、2、4所示,所述回转底盘2上具有定位孔2-1,回转盘3上具有与定位孔2_1适配的销孔3-1。能使得回转盘3在转动到加工位置时可以通过销轴穿过销孔3-1与定位孔2-1进行定位,方便进行加工,也可以防止回转盘3移位。如图3所示,所述回转底盘2与回转盘3通过心轴7转动配合,且心轴7与回转底盘2固定连接,心轴7与回转盘3通过轴承8转动配合。转动灵活方便。如图3所示,所述心轴7的外端还固定连接有端 盖9。使用安全,外形美观 。权利要求1.一种钻孔回转工装,包括支座(1),支座(I)上固定安装有回转底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底盘(2)上转动配合有回转盘(3),且回转盘(3)的外侧面安装有定位基座(4),回转盘(3)的外周壁通过钢丝绳(5)与卷扬机(6)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钻孔回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底盘(2)上具有定位孔(2-1),回转盘(3)上具有与定位孔(2-1)适配的销孔(3-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钻孔回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底盘(2)与回转盘(3)通过心轴(7)转动配合,且心轴(7)与回转底盘(2)固定连接,心轴(7)与回转盘(3)通过轴承(8)转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孔回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轴(7)的外端还固定连接有端盖(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钻孔回转工装,包括支座,支座上固定安装有回转底盘,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回转底盘上转动配合有回转盘,且回转盘的外侧面安装有定位基座,回转盘的外周壁通过钢丝绳与卷扬机相连。本技术具有装夹方便的特点。文档编号B23Q3/00GK202622358SQ201220123758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邹宇 申请人:常州市大华环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孔回转工装,包括支座(1),支座(1)上固定安装有回转底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底盘(2)上转动配合有回转盘(3),且回转盘(3)的外侧面安装有定位基座(4),回转盘(3)的外周壁通过钢丝绳(5)与卷扬机(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大华环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