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门模具板件定位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846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门模具板件定位辅助装置,包括感应式气缸,感应式气缸的壳体铰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长条形板通过转动轴连接,长条形板离感应式气缸远的一端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料杆,挡料杆离感应式气缸远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感应式气缸的活塞杆顶端铰接有铰链连接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此定位辅助装置可使汽车前门板件在合模过程前能自动精确定位,且能自动取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提高了定位时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制造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汽车前门模具板件定位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制造过程中,前门总成是由前门外板、前门内板以及附件经前门包边模压制而成的。由于整车制造过程是流水作业,在生产各个环节必须充分考虑操作的便利性、快捷性,且应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汽车前门在包边合模过程中由于包边刀块较多,模具上下空间狭窄,如果板件合模前的定位靠固定的定位块定位不仅定位效果不理想,而且造成放料、取料非常不便利,影响整体生产节拍。因此在包边模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出合理的板件定位装置不仅对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也直接影响着整车的生产速度。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869943A,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名称为“一种用于拉延模上的冲孔装置 以及板件定位方法”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拉延模上的冲孔装置以及板件定位方法,包括支座,冲孔凹模,衬套,冲孔凸模和压料套,所述冲孔凹模安装在支座的下部,所述的冲孔凸模安装在支座的上部,冲孔凹模和位于其上方的冲孔凸模形状配合用于冲孔,所述衬套套设在冲孔凹模内部,所述压料套套设在冲孔凸模外部,衬套和位于其上方的压料套形状配合用于压制形状存料。该装置在拉延时在废料区域冲出定位孔,后序利用这些定位孔定位,能够使定位更加精确,从而保证制件的质量。但该装置在处理废料时不易退回,操作仍有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制造过程中前门模具板件定位效果差,放料取料较为麻烦的缺点,提供一种定位效果较好,且能自动进行放料取料的汽车前门模具板件定位辅助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前门模具板件定位辅助装置,包括感应式气缸,感应式气缸的壳体铰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长条形板通过转动轴连接,长条形板离感应式气缸远的一端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料杆,挡料杆离感应式气缸远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感应式气缸的活塞杆顶端铰接有铰链连接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感应式气缸可沿竖直方向伸长或者缩短,在定位时,感应式气缸顶起本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定位块与板件接触对板件进行定位;板件定位动作完成后,气缸顶杆退回,本定位装置回到退料待命状态,进行合模压制工作,板件压制完板件取出后,完成一次定位工作。循环以上动作,直至板件生产完毕。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支撑座为倒L型支撑座,支撑座的一边与感应式气缸平行,另一边与感应式气缸垂直。倒L型支承座,配合铰链杆,对板件定位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感应式气缸垂直一边、长条形板构成长方形结构,定位完成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向水平方向转动,取消定位状态。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转动轴外设有轴套。轴套的设计更好的保护转动轴的运转。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转动轴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的空隙处设有垫圈。垫圈的设计填补了工艺空隙,增加了定位的精确性同时减少了装置的磨损程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转动轴靠向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中心一侧设有垫片。垫片的设计避免了转动轴长时间工作后会产生位移,影响定位的精确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定位辅助装置可使汽车前门板件在合模过程前能自动精确定位,且能自动取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提高了定位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方向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退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感应式气缸,2、支撑座,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挡料杆,6、转动轴,7、垫片,8、轴套,9、垫圈,10、螺母,11、铰链连接杆,12、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实施例本技术一种汽车前门模具板件定位辅助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包括感应式气缸I,感应式气缸I壳体铰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为倒L型支撑座2,支撑座2的一边与感应式气缸I平行,另一边与感应式气缸I垂直。支撑座2与第一连杆3的一端和第二连杆4的一端通过转动轴6连接,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长条形板通过转动轴6连接,长条形板离感应式气缸I远的一端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料杆5,挡料杆5离感应式气缸I远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12 ;感应式气缸I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铰链连接杆11的一端,铰链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为螺栓连接,在第二连杆4上设有螺母10。本技术的A-A方向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转动轴6外设有轴套8,转动轴6与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连接的空隙处设有垫圈9,转动轴6下设有垫片7固定转动轴6。使用时,将感应式气缸I连接好,调整后定位辅助装置开始定位工作。当板件包边模上下打开时,板件放入包边模内进行粗定位,感应式气缸I顶起本定位辅助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定位块与板件接触对板件进行精确定位;板件精确定位动作完成后,感应式气缸I退回,本定位辅助装置回复退料待命状态,进行合模压制工作,板件压制完板件取出后,完成一次定位工作。循环以上动作,直至板件生产完毕。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前门模具板件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感应式气缸(I),感应式气缸(I)的壳体铰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与第一连杆(3)的一端和第二连杆(4)的一端通过转动轴(6)连接,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长条形板通过转动轴(6)连接,长条形板离感应式气缸(I)远的一端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料杆(5),挡料杆(5)离感应式气缸(I)远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12);感应式气缸(I)的活塞杆顶端铰接有铰链连接杆(11)的一端,铰链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门模具板件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座(2)为倒L型支撑座(2),支撑座(2)的一边与感应式气缸(I)平行,另一边与感应式气缸(I)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门模具板件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动轴(6)外设有轴套(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门模具板件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转动轴(6)与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连接的空隙处设有垫圈(9)。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门模具板件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转动轴(6)靠向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中心一侧设有垫片(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门模具板件定位辅助装置,包括感应式气缸,感应式气缸的壳体铰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长条形板通过转动轴连接,长条形板离感应式气缸远的一端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料杆,挡料杆离感应式气缸远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感应式气缸的活塞杆顶端铰接有铰链连接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此定位辅助装置可使汽车前门板件在合模过程前能自动精确定位,且能自动取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提高了定位时的安全性。文档编号B21D43/00GK202621752SQ20122021208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戴明峰, 王齐科, 顾伟明 申请人: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门模具板件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感应式气缸(1),感应式气缸(1)的壳体铰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与第一连杆(3)的一端和第二连杆(4)的一端通过转动轴(6)连接,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长条形板通过转动轴(6)连接,长条形板离感应式气缸(1)远的一端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料杆(5),挡料杆(5)离感应式气缸(1)远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12);感应式气缸(1)的活塞杆顶端铰接有铰链连接杆(11)的一端,铰链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明峰王齐科顾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