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其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及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除尘刷,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光伏电池板的侧端且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闭合回路包括靠近光伏电池板上表面的第一部、位于所述第一部上方或位于光伏电池板下方的第二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连接部,所述除尘刷在所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带动下经由所述第一部而扫过光伏电池板的上表面,并经由所述第二部和连接部而重新回到清洁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由于其采用单向运动除尘方式,因而不易将灰尘或杂质重新带回到光伏电池板表面,从而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光伏电池板作为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光伏电池板通常都安装在室外环境,因而其表面容易沉积灰尘或其他杂物(例如,积雪),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光伏电池板将会覆盖大量灰尘或杂物,这将导致到达光伏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能福射量大大降低,进而降低光伏电池板的光电转化效率以及发电量,不利于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因此,就需要对光伏电池板进行定期清理,但是如果进行人工清理,则难度较大,且费用较高。 为此,技术人员开发出各种光伏电池板自动清洁装置,例如,专利号为CN201020101440. 3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这样一种太能电池板自动除尘装置。该太能电池板自动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固定支架两侧面上的平行导轨以及可在导轨上来回运动的刮尘部件,刮尘部件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通过在光伏电池板的上表面的往复运动来完成电池板表面的清洁工作。这种除尘装置虽然可对电池板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洁,但是由于其采用往复除尘方式而容易在往复过程中将已清除灰尘重新带回,因而降低了除尘效果和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致力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由于其采用单向运动除尘方式,因而不易将灰尘或杂质重新带回到光伏电池板表面,从而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其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及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除尘刷,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光伏电池板的侧端且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闭合回路包括靠近光伏电池板上表面的第一部、位于所述第一部上方或位于光伏电池板下方的第二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连接部,所述除尘刷在所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带动下经由所述第一部而扫过光伏电池板的上表面,并经由所述第二部和连接部而重新回到清洁初始位置。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传动齿轮以及套设在所述两个传动齿轮上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形成所述闭合回路。其中,所述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该两个传动机构相对光伏电池板对称设置,所述除尘刷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两个传动机构的传动带上。其中,所述除尘刷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传动带连接。其中,所述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除尘刷一端连接在所述传动带上,另一端悬空。其中,所述传动齿轮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光伏电池板上,且所述支架所在平面与光伏电池板所在平面垂直。其中,所述支架包括设置在光伏电池板下方的水平部以及与水平部连接并呈一定角度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由水平部向上或向下弯折,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弯折部的末端上。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具有凹槽的闭合轨道以及内嵌在该凹槽内且能够沿该凹槽滑动的滑块;或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闭合轨道及具有凹槽的滑块,且所述滑块的凹槽卡合在所述闭合轨道上且所述滑块能沿所述闭合轨道滑动;所述除尘刷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且能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闭合轨道循环运动。其中,所述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除尘刷的运动轨迹上的除尘网,且所述除尘网位于光伏电池板的水平面延伸处、位于光伏电池板下方或者位于光伏电池板侧端且垂直于光伏电池板所在平面。其中,所述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机构,所述驱 动机构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工作或停止。本技术具有如下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设置有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及与传动机构连接的除尘刷,所述传动机构形成闭合回路,该闭合回路包括靠近光伏电池板上表面的第一部、位于第一部上方或者位于光伏电池板下方的第二部以及连接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连接部,除尘刷能在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带动下沿闭合回路的第一部扫过光伏电池板的上表面,且在经过连接部时除尘刷的除尘面由向下转为向上,从而可抖落除尘刷上的灰尘或杂物,随后除尘刷经由闭合回路的第二部和连接部重新回到清扫起始位置(即,回到闭合回路第一部上的起始位置),如此循环完成对光伏电池板的上表面的清洁。与
技术介绍
中的往复运动方式相比,由于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中的除尘刷在光伏电池板的上表面为单向运动,从而不易将灰尘或杂物重新带回到光伏电池板表面,因而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和较好的除尘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I所示的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的侧视图;以及图4为图3中传动轮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在光伏电池板的侧端设置传动机构,且使传动机构形成闭合回路,该闭合回路包括位于靠近光伏电池板上表面的的第一部、位于该第一部上方或位于光伏电池板下方的第二部以及连接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连接部,第一部与光伏电池板上表面的距离与除尘刷的厚度相近,除尘刷在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带动下经由闭合回路的第一部而扫过光伏电池板的上表面,并经由闭合回路的第二部而重新运动回闭合回路的第一部,以便再次扫过光伏电池板上表面,如此可完成对光伏电池板上表面的清洁。本文中所谓的光伏电池板的上表面指的是光伏电池板用于接收太阳辐射能的那一面,光伏电池板上方指的是位于光伏电池板上表面所在平面之上的那一侧,光伏电池板下方指的是位于光伏电池板下表面所在平面之下的那一侧,光伏电池板的侧端指的是光伏电池板的边缘位置处或光伏电池板外侧靠近光伏电池板边缘的位置处,闭合回路的第一部指的是闭合回路中位于光伏电池板上方并靠近光伏电池板上表面的那一部分,闭合回路的第二部指的是闭合回路中位于第一部之上或者位于光伏电池板下方的那一部分,闭合回路的连接部指的是闭合回路中位于光伏电池板侧端且用于连接上部和下部的那部分。下面结合图I至图4来详细介绍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池板清 洁装置。请一并参阅图I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除尘刷7。其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I、转动轴2和驱动齿轮3。电机I通过转动轴2与驱动齿轮3连接,且可通过带动转动轴2转动来使驱动齿轮3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电机I和转动轴2安装于光伏电池板的下方,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根据具体情形将电机I和转动轴2安装在光伏电池板的侧端。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该两个传动机构对称设置在光伏电池板的侧端。每个传动机构均包括减速齿轮4、传动齿轮5和5’以及传动带6,减速齿轮4与传动齿轮5啮合,并通过皮带12与驱动齿轮3连接,传动带6套设在传动齿轮5和5’上而形成闭合回路。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5和5’位于光伏电池板的上方,该闭合回路包括位于光伏电池板上方的第一部、位于第一部之上的第二部以及连接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连接部,除尘刷7的端部连接在传动带6的侧面上,且在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可经由闭合回路的第一部而扫过光伏电池板的上表面,并经由闭合回路的第二部而重新运动回闭合回路的第一部,以便再次对光伏电池板上表面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电池板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及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除尘刷,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光伏电池板的侧端且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闭合回路包括靠近光伏电池板上表面的第一部、位于所述第一部上方或位于光伏电池板下方的第二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连接部,所述除尘刷在所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带动下经由所述第一部而扫过光伏电池板的上表面,并经由所述第二部和连接部而重新回到清洁初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先富,朱青,刘崇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