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3755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被导入软管中的介质的软管泵(1),该软管泵具有:壳体(2);和多个挤压元件(3),这些挤压元件在挤压软管的情况下将软管压向支座(4)的作用面(4a),并且由此在运输方向上继续输送软管中的介质,其中,挤压元件(3)和支座(4)的作用面(4a)之间的距离(d)是可变的。为了能够在此类软管泵中尽可能出色地补偿软管的制造公差和材料差异并且同时在泵运行时将软管的机械负荷维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为,支座(4)具有圆锥形的或者锥形的调节面(4b),该调节面支撑在壳体(2)上的形状互补的支撑面(5)上,并且挤压元件(3)和支座(4)的作用面(4a)之间的距离(d)能够通过支座(4)相对于壳体(2)沿支撑面(5)的位移来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根据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软管泵
技术介绍
此类软管泵特别地在医学
中,例如作为输液泵、或者在注射-和透析设备中应用。此类软管泵已在例如专利文献AT 367874中公开。其中说明了ー种具有多个能够通过行星齿轮装置、由中央部分驱动的辊的软管泵,在该软管泵中,在挤压软管的自由的横截面的情况下,棍在至少ー个在其中导入了待输送的介质的软管上滚动。棍可旋转地布置在旋转的、具有较大间隙的支架上,并且在紧贴软管时,辊至少以其周长的一部分与中央部分保持摩擦连接的接触。支架和辊的旋转运动导致挤压位置沿软管运动,从而使被导入 软管中的介质在输送的方向上向前推进。通过交替的挤压,在泵运行吋,软管受到极大的、机械的负荷。特别是在辊的表面和软管表面之间出现滑动时,产生巨大的压カ和拉伸和拉长软管的剪力。因此,软管在高压时可能会膨胀或者甚至被损坏。为了尽可能保护软管,并且使在将软管导入软管泵中时的调节费用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在从AT 367874中公开的软管泵中设有将软管压向辊中的至少ー个辊的反压体,该反压体相对于软管泵的中央部分在径向的方向上可位移地(verschiebbar)保持在底板上并且借助于弹簧在指向中央部分的方向上张紧。由此实现了 在更换软管时仅需插入ー个新的软管,并且通过借助于弹簧将反压体张紧便已经保证了通过辊产生足够的挤压力,从而保证泵的功能性。此外,在泵装置和软管中的公差通过弹性的反压体补偿。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布置被证明是易出故障的,这是因为产生反压体的预应カ的弹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丧失它的张力,或者在材料疲劳时甚至可能断裂。然而,弹簧的更换十分繁琐并且耗费时间。此外,辊和支座之间的距离在其圆周上不断变化,从而导致较小的泵压。
技术实现思路
以此为出发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ー种软管泵,在该软管泵中尽可能良好地补偿泵的制造公差和软管的材料差异,并且,软管所受的机械的负荷在泵运转时能够尽可能地維持在低水平,其中,应该保证在软管所受的负荷较小时,泵压尽可能地高,并且软管泵的操作尽可能地不需要维护。特别是应该降低在制造期间、以及制造之后的短时间内和在经常性的维护时用于调节和校正软管泵的费用。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I所述的特征的软管泵实现。该软管泵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得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软管泵包括壳体;和多个挤压元件,该挤压元件优选地设计为挤压辊并且在挤压的情况下将软管压向支座的作用面,从而由此在输送方向上继续输送被导入软管中的介质。其中,挤压元件和支座的作用面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为了使挤压元件和作用面之间的距离的适宜的、并且使软管所受的负荷尽可能小的调整成为可能,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为,支座具有圆锥形的调节面,该调节面支撑在壳体上的形状互补的支撑面上。其中,挤压元件和支座的作用面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支座相对于壳体沿支撑面的位移来调节。通过挤压元件和支座的作用面之间的距离的可调节性能够补偿可能的、在制造泵时不可避免地出现的制造公差以及软管体中的可能的材料公差。其中,挤压元件和支座的作用面之间的距离尚在软管泵第一次投入使用之前就已经初次、并且或许是之后在进行维护エ作时这样调节,即保证软管的最小压力,在该最小压カ的情况下,软管泵正常运转并且能够达到必要的运行參数和工作点。对软管的过度挤压大多数情况下只在允许的软管公差的范畴内发生。同时,在总的泵系统上的机械负荷降低并且工作点中的功率消耗在很大程度上是恒定的,从而能够达到相对稳定的电的功率消耗。总的来说,不仅软管泵自身的使用寿命、而且被作为消耗材料使用的软管的使用寿命都能够由此延长。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软管泵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计为,支座耦合在调节环上,该调节环被导入在软管泵的壳体上的外螺纹上并通过在轴向的方向上相对于壳体的旋转能够相对于壳体在上部的边界位置和下部的边界位置之间位移。位移环紧贴在该调节环 上,该位移环在调节环相对于壳体轴向地位移时同样地在轴向的方向上位移。在该位移环上固定了压紧环,该压紧环又与支座连接。因此在调节环相对于壳体旋转时,支座的圆锥形的调节面在壳体的支撑面上运动,并且根据调节环的旋转方向的不同,将支座相对于壳体向内或向外拉动。如果调节环被推向其下部的边界位置的方向,则支座被拉进壳体的内部,并且在调节环的旋转方向相反时被推向外部。支座和固定于其上的压紧环优选地设计为扇形段。在支座的圆锥形的调节面沿壳体的支撑面位移吋,设计为扇形段的支座的直径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支座的作用面和挤压元件(尤其是挤压辊的外周面)之间的缝隙尺寸、即距离。通过调节环相对于壳体的旋转能够由此将缝隙尺寸调节到最优值。为了调节缝隙尺寸相应地应用卡尺,该卡尺在调节过程中被插入挤压元件的作用面(即特别是挤压辊的外周)和支座的作用面之间。附图说明在下面根据实施例參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图中示出图I是注射装置的俯视图,在该注射装置中应用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软管泵;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软管泵的透视图;图3是图2中的软管泵的分解图;图4是图2中的软管泵的沿A-A平面的截面图;图5是图4中的截面图在支座和与该支座相対的导辊的区域内的细节图;图6是图2中的软管泵的横截面图在支座和与该支座相対的挤压辊的区域内的细节图,其中,图6a示出了在其第一(上部的)边界位置上的支座,图6b示出了在其第二(下部的)边界位置上的支座;图7是图2中的软管泵的支座和与该支座连接的压紧环的俯视图;图8是图7中的支座和与该支座连接的压紧环沿平面B-B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I中示出了用于将两种不同的、或者相同的X光造影用溶剂和ー种氯化钠(Nacl)冲洗溶液注射进患者的血管中的注射装置的注射头,在该注射装置中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软管泵I。此类注射装置例如用于在实施例如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超声波扫描和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磁共振MRT)等成像方法时注射X光造影用溶剤。该注射装置包括图I中示出的注射头20,在该注射头中布置软管泵I。该注射头20包括具有两个圆环状的手柄21,22的塑料壳体。在这两个手柄21和22之间布置面板23,该面板能够与此处未以图示示出的顶盖锁紫。该面板23在其下部的区域中具有用于容纳软管泵I的凹槽。管状的凹槽24,25位于其上方,在这些凹槽中能够插入分支的软管布置(该布置在此处未以图示示出)。该软管布置特别地是ー种正如在EP 2 Oil 541A2中详细地说明的软管布置。这ー软管布置总共包括三个输送软管,即用于第一 X光造影用溶剂的第一输送软管、用于第二 X光造影用溶剂的第二输送软管和用于冲洗溶液(特别是氯化钠NaCl冲洗溶液)的第三输送软管。这三个输送软管与此处同样未以图示示出的、用于X光造影用溶剂 和冲洗溶液的储存瓶连接并且插入凹槽24的、布置在面板23的上部区域中的分支24a,24b和24c中。这三个来自储存容器的输送软管通过插入面板23的圆形凹槽24d中的分支部件在软管部件中汇合,该软管部件被导向软管泵I。为了将软管导入软管泵I中而设有穿入装置。该穿入装置的工作方式和设计方案还将在随后说明。软管最終被穿过软管泵I引导并且插入面板23的上部的、左边的部分中的凹槽25中。软管末端被连接在患者软管上,被导入软管中的介质能够通过该患者软管最终注射进患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01 DE 102010000591.61.一种用于输送被导入软管中的介质的软管泵(1),所述软管泵具有壳体(2);和多个挤压元件(3),所述挤压元件在挤压所述软管的情况下将所述软管压向支座(4)的作用面(4a),并且由此在运输方向上继续输送所述软管中的所述介质,其中,所述挤压元件(3)和所述支座(4)的所述作用面(4a)之间的距离(d)是可变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具有圆锥形的或者锥形的调节面(4b),所述调节面支撑在所述壳体(2)上的形状互补的支撑面(5)上,并且所述挤压元件(3)和所述支座(4)的所述作用面(4a)之间的所述距离(d)能够通过所述支座(4 )相对于所述壳体(2 )沿所述支撑面(5 )的位移来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元件由挤压辊(3)构成,由驱动电动机(7)通过传动装置(6)使所述挤压辊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辊(3)支撑在支承盘(8)上,其中,每个挤压辊(3 )的轴线(9 )与所述驱动电动机(7 )的驱动轴(10 )平行地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管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盘(8)上,在两个相邻的挤压辊(3)之间分别布置导辊(U)。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ー项所述的软管泵,其特征在干,所述支座(4)耦合在调节环(12)上,所述调节环布置在所述壳体(2)上并且能够在轴向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壳体(2)在上部的边界位置和下部的边界位置之间位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12)通过螺纹耦合在所述壳体(2)上,并且通过所述调节环(12)相对于所述壳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楚普乌韦·施韦特费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乌尔里希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