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具有优良的金属光泽,随观察角度的色调变化小,焊接性能优良,机械特性良好,可以抑制成形时及再利用时的甲醛产生量,可以改良模垢,并且老化后的耐反复冲击性良好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一种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含有:(A)聚缩醛共聚物树脂:100质量份,和(B)具有硬币形或薄片状的扁平形状、体积平均粒径D50为15~50μm、并且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20~50nm、表面粗糙度曲线的凹凸的平均高度Rc为80~200nm的铝颜料:0.1~10质量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成形体。
技术介绍
聚缩醛树脂是机械强度和刚性高,耐油性、耐有机溶剂性和自湿润性优良,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各特性的平衡良好的树脂。另外,其容易进行加工,因此,聚缩醛树脂中作为代表性的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以精密仪器、家电和办公自动化设备、汽车、工业材料及日用品等的机构部件、滑动部件为中心的广泛领域。特别地,已知聚缩醛共聚物与聚缩醛均聚物相比,共聚单体成分化学稳定,因此即 使分子链在中间切断也不会连续地进行分解,因此耐热老化性、耐水解性、成形稳定性优良。近年来,随着聚缩醛树脂的应用领域的扩大,所要求的性能也进一步提高。上述的状况中,为了除了上述各种物性以外还提高成形体的外观设计性,尝试了改良外观特性,赋予金属光泽性。例如,对于难胶粘性树脂而言,提出了在表面上实施喷砂处理卞卜処理),并在其表面利用真空蒸镀形成金属膜的成形体制造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I)。另外,作为为了改良外观而在聚缩醛树脂的成形体上涂布的涂料,提出了由脂肪酸反应或分解而造成的生成物的含量极少的薄片状金属颜料和结合剂或结合剂溶液构成的金属颜料分散体(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另外,提出了含有在表面结合有薄片状颜料的热固性树脂粉末的粉体涂料组合物(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另外,进行了通过将含有光泽颜料的树脂成形而表现金属光泽性,从而赋予外观设计性的尝试。例如,提出了用于添加到合成树脂组合物中的具有特定的粒径和形状比(厚度/粒径比)的金属颜料及含有该金属颜料的树脂成形品(例如,参考专利文献4、5)。另外,提出了使热塑性树脂中含有预定量可以发生光学变化的金属颜料和着色剂的方法、使热塑性树脂中含有由特定的铝粒子构成的树脂添加用光泽颜料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6、7),在具有特定的末端结构的聚缩醛树脂中添加耐候剂、甲醛抑制剂和金属颜料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8),显示了具有抑制甲醛产生量和改善耐候性的效果。另外,提出了在聚缩醛均聚物中含有耐候剂和具有特定的粒径和粒径分布、粒子厚度的铝粒子和特定的脂肪酸的组合物,提出了生产的稳定性、机械物性、成形外观、焊接性能、明度优良的组合物(例如,参考专利文献9)。另外,作为铝颜料的改良,除了上述的粒径及形状比(厚度/粒径比)的改良,还提出了着眼于铝粒子的表面粗糙度,赋予高辉度且高随角异色性口 y力注)的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0)。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19173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表平8-510294号公报专利文献3 :国际公开第2002/094950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昭61-241333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昭61-159453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2001-261978号公报 专利文献7 :国际公开第2004/026970号公报专利文献8 日本特开2009-155418号公报专利文献9 :日本特开2010-065210号公报专利文献10 :国际公开第1999/0540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根据上述专利文献f 3中提出的镀敷或涂装等方法,成形体的外观特性提高,但是需要极多的管理工序,因此具有实际应用上的生产率差的问题。另外,这些专利文献中提出的涂装方法中,有时涂膜等未固定在成形体的表面,未必能够稳定地制造具有良好外观的成形体,另外,考虑到涂装中使用的溶剂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也不能说是良好的方法。另外,根据上述专利文献Γ7中记载的技术,由于熔融混合时的放热或金属表面的活性点的影响,有时引起成形体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特性下降、甲醛产生量增加等问题。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8中,提出了以成形体的热稳定性和甲醛抑制为目的的技术,但是,仅展示了将作为金属颜料的铝粉末分散到聚乙烯中的技术,对于铝粉末的粒子形状、粒径、表面状态等对金属光泽的影响、铝粉末对甲醛产生量的影响等未进行研究,对于这些方面不能得到充分的效果。另外,在专利文献9中,提出了通过在聚缩醛共聚物中使用耐候剂和具有特定的粒径和粒径分布、粒子厚度的铝粒子,机械物性、成形外观、焊接性能、明度优良的组合物,但是,虽然该技术方案的目标为优良的金属光泽,但存在观察角度变化时光泽度变大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10中,通过改良铝颜料的表面粗糙度,对高辉度化和高随角异色性(涂装外观随观察角度而变化的程度大)进行改良,当然,作为树脂组合物,具有光泽度随角度的变化大的问题。在上述的状况下,要求保持聚缩醛树脂的机械特性,具有优良的金属光泽,光泽度随观察角度的变化小,外观特性优良的材料。另外,从环境方面的担忧和长期稳定性的观点考虑,要求抑制甲醛的产生,并且成形加工时可以改良模垢,并且加热老化后冲击性也优良的材料。因此,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良的金属光泽,光泽度随观察角度的变化小,焊接性能优良,并且保持聚缩醛树脂原有的机械特性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及成形品,并且提供通过使用甲醛抑制剂并且选择特定的甲醛抑制剂,除了上述特性以外还可以实现成形时甲醛产生量及再利用时甲醛产生量的抑制,成形加工时可以改良模垢,老化后的耐反复冲击性良好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及成形品。本专利技术人为了改良聚缩醛树脂组合物的成形体的外观,赋予外观设计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聚缩醛共聚物树脂中含有特定的形状、粒径和表面状态的铝颜料,可以得到作为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的、具有优良的金属光泽、光泽度随观察角度的变化小、焊接性能优良、可以保持聚缩醛树脂原有的机械特性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并且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另外,通过使用甲醛抑制剂,除了上述特性以外,还可以实现成形时甲醛产生量的抑制,并且通过选择特定的甲醛抑制剂,可以进一步抑制成形时的甲醛产生量及再利用时的甲醛产生量,得到可以改良成形加工时的模垢,老化后的耐反复冲击性良好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及成形品。S卩,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I] 一种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含有 (A)聚缩醛共聚物树脂100质量份,和(B)具有硬币形或薄片状的扁平形状、体积平均粒径D5tl为15 50μπκ并且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2(T50nm、表面粗糙度曲线的凹凸的平均高度Re为8(T200nm的铝颜料O. I 10质量份。[2]如前述[I]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铝颜料中含有5 40体积%的粒径为10 μ m以下的粒子。[3]如前述[I]或[2]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聚缩醛共聚物树脂还含有抗氧化剂和受阻胺类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4]如前述[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还含有(C)甲醛抑制剂0· 005 5质量份。[5]如前述[4]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C)甲醛抑制剂为选自氨基三嗪化合物、环状脲化合物和羧酸酰肼化合物的至少一种。[6]如前述[4]或[5]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C)甲醛抑制剂为作为羧酸酰肼(C-I)和与该(C-I)不同的羧酸酰肼(C-2)的混合物的羧酸酰肼化合物的组合使用体系,含有O. 0Γ2质量份(C)甲醛抑制剂,所述羧酸酰肼(C-I)与羧酸酰肼(C-2)的混合物的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熔点,满足下式(I)和式(2),TKT2 ...... (I)TKT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16 JP 2010-0950891.一种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含有 (A)聚缩醛共聚物树脂100质量份,和 (B)具有硬币形或薄片状的扁平形状、体积平均粒径D5tl为15 50μπκ并且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2(T50nm、表面粗糙度曲线的凹凸的平均高度Re为8(T200nm的铝颜料0· Γ10质量份。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B)铝颜料中含有5 40体积%的粒径为10 μ m以下的粒子。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A)聚缩醛共聚物树脂还含有抗氧化剂和受阻胺类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 还含有(C)甲醛抑制剂0. 005飞质量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C)甲醛抑制剂为选自氨基三嗪化合物、环状脲化合物和羧酸酰肼化合物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C)甲醛抑制剂为作为羧酸酰肼(C-I)和与该(C-I)不同的羧酸酰肼(C-2)的混合物的羧酸酰肼化合物的组合使用体系,含有O. 0Γ2质量份(C)甲醛抑制剂,所述羧酸酰肼(C-I)与羧酸酰肼(C-2)的混合物的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熔点,满足下式(I)和式(2), TKT2 ...... (I) TKT3 ...... (2) 所述式(I)和式(2)中,Tl是表示以下述预定的温度程序对所述羧酸酰肼(C-I)和所述羧酸酰肼(C-2)的混合物实施加热和冷却后,以2. 5°C /分钟的速度升温到所述混合物熔融时而得到的吸热峰中吸热容量最大的吸热峰的顶点的温度(V ), T2是表示以下述预定的温度程序对所述羧酸酰肼(C-I)实施加热和冷却后,以2. 5°C /分钟的速度升温到所述羧酸酰肼(C-I)熔融时而得到的吸热峰中吸热容量最大的吸热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尾光宏,工藤修一,朝井清三郎,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