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聚酯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337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层聚酯膜,其具有适于聚烯烃的挤出叠层、与聚烯烃的粘接性优异的涂布层,特别是具有与聚丙烯的粘接性显著优异的涂布层。上述叠层聚酯膜,是在聚酯膜的一个面,将涂布组合物涂布、干燥而形成的,其中,上述涂布组合物含有具有2个熔点的改性聚烯烃(A)或由丙烯类聚合物和亲水性高分子构成的共聚聚烯烃(B)、和1种以上的交联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与聚烯烃、特别是与聚丙烯的粘接性优异的涂布层的叠层聚酯。
技术介绍
从力学特性、加工特性等优异、并且比较廉价方面考虑,在宽广的领域中使用聚酯膜。从膜强度和阻气性优异、能够进行热密封等特性方面考虑,在包装用材料等中广泛使用聚酯膜和聚烯烃的叠层体。另外,近年来,也开始作为汽车用、太阳能电池用而使用。在这种叠层体的制造中,有将聚酯和聚烯烃进行挤出并叠层的方法、进行热密封等方法。但是,聚酯膜和聚烯烃的粘合性差,一般而言,为了形成聚酯膜和聚烯烃的叠层膜,需要进一步设置一层粘接剂层,导致生产率的阻碍及成本上升。另外,如专利文献I和2等所示,广泛地 进行在聚酯膜设置粘接改质层而制成易粘接性膜的方法,关于与聚烯烃的粘接性,不能得到满意的粘接性。另外,在专利文献第3中,对改性聚烯烃的粘接性的水性涂料已公开,但关于聚酯膜和聚烯烃的粘接性的改善,不一定充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25662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8-31121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第37591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与聚烯烃、特别是与聚丙烯的粘接性优异的涂布层的叠层聚酯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对上述课题重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设置含有特定种类的化合物的涂布层,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S卩,本专利技术的第I要点在于一种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在聚酯膜的一个面将涂布组合物进行涂布、干燥而形成的,上述涂布组合物含有具有2个熔点的改性聚烯烃和I种以上的交联剂。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第2要点在于一种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在聚酯膜的一个面将涂布组合物进行涂布、干燥而形成的,上述涂布组合物含有由丙烯类聚合物和亲水性高分子构成的共聚聚烯烃和I种以上的交联剂。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与聚烯烃、特别是与聚丙烯的粘接性优异的涂布层的叠层聚酯膜,本专利技术的工业价值高。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涂布膜的基材膜是含有聚酯。所述的聚酯为使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己二酸、癸二酸、4,4' - 二苯基二羧酸、I, 4-环己基二羧酸这样的二羧酸或其酯与如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1,4- 丁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这样的二醇进行熔融缩聚而制得的聚酯。由这些酸成分和二醇成分构成的聚酯能够任意地使用通常进行的方法来制造。例如,采用在芳香族二羧酸的低级烷基酯与二醇之间进行酯交换反应;或使芳香族二羧酸与二醇直接酯化、实质上使芳香族二羧酸的双二醇酯或其低聚物形成、接着将其在减压下进行加热而使其缩聚的方法。根据其目的,也可以使脂肪族二羧酸共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聚酯,可以代表性地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2,6-萘二甲 酸乙二醇酯、聚-1,4-环己烷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等,此外,可以是将上述酸成分、二醇成分共聚得到的聚酯,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其它成分或添加剂。在本专利技术的聚酯膜中,以确保膜的移动性或防止划痕等目的,能够含有颗粒。作为这样的颗粒,例如,能够使用二氧化硅、碳酸钙、碳酸镁、磷酸钙、高岭土、滑石、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铝、硫酸钡、氟化钙、氟化锂、沸石、硫化钥等无机颗粒、交联高分子颗粒、草酸钙等有机颗粒、以及聚酯制造工序时的析出颗粒等。使用的颗粒的粒径、含量可以根据膜的用途或目的选择,关于平均粒径,通常为O. 01 5. O μ m的范围。平均粒径超过5. O μ m时,膜的表面粗度变得过粗,或颗粒从膜表面容易脱落。平均粒径小于0.01 μ m时,有时表面粗度过小,不能得到充分的滑动性。关于颗粒含量,相对于聚酯,通常为O. 0003 I. O重量%、优选O. 0005 O. 5重量%的范围。在颗粒含量小于O. 0003重量%时,有时膜的滑动性不充分,另一方面,在其超过I. O重量%而添加时,膜的透明性有时不充分。此外,在特别希望确保膜的透明性、平滑性等时,也能够为实质上不含有颗粒的构成。另外,也能够在膜中适当添加各种稳定剂、润滑剂、抗静电剂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膜的制膜方法,通常能够采用已知的制膜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首先,利用辊拉伸法将通过熔融挤出得到的片材在70 145°C中拉伸至2 6倍,得到单轴拉伸聚酯膜,接着,在拉幅机内沿与前面的拉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在80 160°C中拉伸至2 6倍,进一步在150 250°C中进行I 600秒热处理,由此得到膜。而且,优选此时在热处理的区域和/或热处理出口的冷却区域中,沿纵向和/或横向松弛O. I 20%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的聚酯膜为单层或多层结构。多层结构时,根据目的,能够使表层和里层、或者两表层、各层为不同的聚酯。本专利技术的聚酯膜在至少一个面具有易粘接性的涂布层,在膜的相反面可以设置同样的或其它的涂布层及功能层,这当然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概念中。本专利技术的易粘接性涂布层是将涂布组合物涂布在聚酯膜上而得到的。关于涂布,能够适用各种方法,可以合适地使用在膜的制膜中设置涂布层的、所谓的联线涂布法,特别是在涂布后进行拉伸的涂布拉伸法。联线涂布是在聚酯膜制造的工序内进行涂布的方法,具体而言,是将聚酯进行熔融挤压后、在至双轴拉伸后进行热固定并卷起的任意阶段进行涂布的方法。通常,在进行熔融、骤冷而得到的实质上非晶状态的未拉伸片材、其后沿长度方向(纵向)进行拉伸得到的单轴拉伸膜、热固定前的双轴拉伸膜的任一种上进行涂布。特别是作为涂布拉伸法,在涂布于单轴拉伸膜之后沿横向进行拉伸的方法优异。根据这样的方法,能够同时进行制膜和涂布层涂设,因此,具有制造成本上的优点,在涂布后进行拉伸,在薄膜中为均匀的涂布,因此,粘接性能稳定。另外,首先用易粘接树脂层包覆进行双轴拉伸之前的聚酯膜上,其后,同时拉伸膜和涂布层,由此,基材膜和涂布层牢固地粘合。另外,对于聚酯膜的双轴拉伸,一边利用拉幅机把持膜端部,一边沿横向进行拉伸,由此,膜限制在长度/宽度方向,在热固定中,能够维持不出现皱褶等的平面性而施加高温。因此,在涂布后实施的热处理能够设定为用其它方法不能实现的高温,从而涂布层的制膜性提高,而且涂布层和聚酯膜牢固地粘合。作为易粘接性聚酯膜,涂布层的均匀性、制膜性的提高及涂布层与膜的粘合在大多情况下可以得到优选的特性。此时,从使用上、作业环境上、安全上的理由考虑,使用的涂布液期望为水溶液或水分散液,作为以水为主的介质,只要是不超出本专利技术的要点的范围,可以含有有机溶剂。·下面,叙述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于膜上的涂布层。第I要点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涂布层是由含有具有2个熔点的改性聚烯烃和I种以上的交联剂的涂布组合物形成的。第2要点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涂布层是由含有共聚聚烯烃和I种以上的交联剂的涂布组合物形成的,上述共聚聚烯烃由丙烯类聚合物和亲水性高分子构成。<具有2个熔点的改性聚烯烃>上述聚烯烃是将乙烯、丙烯等链烯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另外,包括具有所述的结构的共聚物。此外,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烯烃优选为聚丙烯类聚合物。上述聚烯烃具有2个熔点(Tm)。对于该2个熔点,优选低温侧的熔点Tml为O 50°C的范围,高温侧的触点Tm2为50 180°C的范围。更优选Tm2为50°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06 JP 2010-087922;2010.04.29 JP 2010-104631.一种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 其是在聚酯膜的一个面将涂布组合物进行涂布、干燥而形成的,所述涂布组合物含有具有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儿玉蓝子神田俊宏藤田真人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