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的吸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313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不污染手地不使垃圾飞舞地卫生地以轻的力容易地除去缠绕在旋转刷上的灰尘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入装置。在吸入装置上设置有用于除去附着在旋转刷(30)上的灰尘的灰尘除去机构(39),灰尘除去机构(39)具有第一去除器,形成为与旋转刷(30)的清扫体(33)之间或清扫体保持部(32)之间的谷部(34)大致相同的形状,在位于谷部(34)的状态下,沿旋转刷(30)的轴向被引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内置了旋转刷的吸入装置的电动吸尘器,特别是关于能够除去附着在该旋转刷上的灰尘等的电动吸尘器。
技术介绍
电动吸尘器的吸入装置中安装有旋转刷,该旋转刷旋转而将清扫面的灰尘向后方扬起并吸引,但毛发和线等缠绕在该旋转刷上时,不能发挥作为旋转刷的功能。作为解决这样的不良情况的措施提出了以下结构首先,从吸入装置拆下旋转刷,使设置在旋转刷的外周的环状的灰尘除去机构沿旋转刷的轴向(长度方向)滑动,此时,灰尘除去机构的导向部被中空基体的螺旋状的槽引导而沿旋转刷的轴向(长度方向)滑动,因此,设置在灰尘除去机构上的切割刀片在与槽接触的同时沿旋转刷的轴向(长度方向)以螺旋状移动,除去线状的灰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还提出了如下结构将通过向轴向移动而能够自由拆装的旋转刷内置于吸入装置,并且在划分该吸入装置的隔壁的旋转刷贯穿部设置灰尘除去机构,通过拔出旋转刷,由所述灰尘除去机构挤压其刷部而将缠绕的线、头发和棉垃圾刮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8 - 259718号公报(第7页、图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2 — 217930号公报(第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31 JP 2010-0815931.一种电动吸尘器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旋转刷,所述旋转刷经由清扫体保持部将清扫体保持在筒状基体上; 吸入室,所述吸入室下部具有开口部,自由旋转地收纳所述旋转刷;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刷旋转; 灰尘除去机构,所述灰尘除去机构用于除去附着在所述旋转刷上的灰尘, 所述灰尘除去机构具有第一去除器,所述第一去除器形成为与所述旋转刷的清扫体之间或清扫体保持部之间的间隙大致相同的形状,在位于所述间隙的状态下,沿所述旋转刷的轴向被引导。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刷具有沿轴向 拔出所述旋转刷而进行拆装的刷拆装用手柄部, 所述灰尘除去机构在通过所述刷拆装部拔出所述旋转刷时,通过第一去除器除去附着在所述旋转刷上的灰尘。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去除器上设置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与所述谷部对应地配置,并沿所述旋转刷的轴向延伸。4.如权利要求广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刷的清扫体保持部从所述筒状基体的外周面突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去除器的突起部的与所述谷部间隙侧的面相对的上表面从根部朝向前端向下方倾斜。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关于第一去除器的突起部,该突起部的根部为最大直径,宽度朝向所述旋转刷的轴向变窄,与所述旋转刷相对的面构成与所述谷部具有一定间隔的大致相同形状的面,并且旋转轴周向成为朝向前端倾斜的圆锥形状。7.如权利要求1飞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除去机构具有至少与所述旋转刷的清扫体的前端接触的第二去除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去除器和所述旋转刷的旋转轴的距离形成得比所述清扫体保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美寿见奈穗星崎润一郎前田刚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机器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