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0653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夹设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多条扫描线以及多条数据线,其中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相互交叉以限定出多个像素区域。而每个像素区域分别包括像素电极以及多个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一公共电极,其中像素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分别位于不同层上。第二基板包括触控感测电极以及设置在触控感测电极上的黑色矩阵和彩色层。其中,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分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将内嵌触控板技术与广视角融为一体,具有较广的视角范围和较高的穿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涉及ー种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不器(Thin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因具有低辐射性、厚度薄和耗电低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领域中。由于LCD的原理是通过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空间走向,改变从背光源的入射光的振动方向,假如从一个斜的角度观看画面,可能会产生色彩失真,这就限制了 IXD的可视角。业界 通过多种技术来试图改善液晶显示器的视角特性,已有数种广视角技术被提出,例如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畴垂直取向)模式、OCB (Optically CompensatedBend/Optically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光学补偿弯曲排列/光学补偿双折射)模式、FFS (Fringe Field Switching,边缘电场开关)模式、IPS (In-Plane Switch,面内切换)模式等广视角技木。另ー方面,液晶显示器内嵌触控板(Touch in Cell)技术是中小尺寸的TFT-IXD发展的必然趋势。Touch in Cell技术是将触控板中的触摸传感器集成在液晶面板中,无需单独的触摸层。不使用単独的触摸层,不仅使屏幕变得更加薄,还改进了画面质量。很多TFT-LCD厂家都在此技术上付出巨大投入,但是其技术上受限制较多,大多数采用电阻、电容或是光线传感的方式,其在电极架构上布线较为复杂,良率较低,影响开ロ率,尤其是与广视角技术的兼容性较差。对于电阻传感(Resistive Sensor)方式,由于上基板必须是容易弯曲的,因此上基板采用的主要的光间隔物(Main Photo Spacer, Main PS)的密度较小,则使用比较小的力就能使上基板弯曲,増加灵敏度,但是如果主要的光间隔物密度太低,面板的显示品质会受到影响。对于光线传感(Optical Sensor)方式,其灵敏度高,但是在比较暗的环境中,触控板的灵敏度不高,效果不好。对于电容传感(Capacitive Sensor)方式,其在IPS及FFS广视角显示模式受到限制,并且像素区域需要为触控板布线,牺牲了开ロ率,降低了良率,増加了成本。此外,IPS和FFS模式下的广视角架构需要彩色滤光片(CF)端外表面镀ー层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透明材料来防静电云纹(mura),而小尺寸的液晶盒(Cell)现今都需要薄化,然后再回厂去镀ITO层,薄化后的玻璃很脆,容易破片,并且时间上要先去薄化厂再回CF厂镀ITO才能回本厂,时间比较长。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内嵌触控技术并且具有较广的视角范围和较高的穿透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夹设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分子。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多条扫描线以及多条数据线,其中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相互交叉以限定出多个像素区域。而每个像素区域分别包括像素电极以及多个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一公共电极,其中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分别位于不同层上。所述像素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电极部分和多个第二像素电极部分。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部分电性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部分分别位于同一层中,且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部分相互交叉以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区域。所述第 ニ基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其中,每ー个所述第一触控感测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一排列方向彼此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一电极图案、和多个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图案之间的第一连接图案,所述多个第一触控感测电极分别沿与所述第一排列方向交叉的第二排列方向进行排列,每ー个所述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包括多个沿所述第ニ排列方向彼此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二电极图案、和多个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图案之间的第二连接图案,所述多个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分别沿所述第一排列方向进行排列。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将内嵌触控技术与广视角融为一体,第一基板不需为触控技术特殊布线,制程简单,开ロ率、良率较高,不受光线亮度限制,灵敏度比采用光线传感器高。第二基板内侧镀有触控感测电极,薄化后不需要再回厂镀ITO层,因此良率较高,并且时间成本比IPS及FFS低。与正性液晶分子相比,采用负性液晶分子可以提高穿透率、亮度,降低功耗。通过以下參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參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カ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部分子像素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a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b是沿图2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c是沿图2中C-C线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I中液晶显示装置的触控感测电极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a是第三实施例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穿透率的模拟示意图;图Sb是第三实施例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一基板上的像素区域设置在第二基板中的触控感测电极之间的空隙之下的部分,其穿透率的模拟示意图;图9是模拟四种情况下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电压与穿透率曲线示意图IOa 图IOd分别是在上述四种情形下的液晶显示装置对比度图;图11是第三实施例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触控感测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加上不同电压时,在暗态下的模拟示意图;图12是第三实施例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触控感测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加上不同电压时,在亮态下的模拟示意图;图13是第三实施例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触控感测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加上不同电压时,在暗态下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的模拟示意图;图14是第三实施例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触控感测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加 上不同电压时的对比度示意图;图15是模拟四种情况下液晶显示装置利用正、负驱动电压进行驱动时的穿透率示意图;及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一基板的制造流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图示的清楚起见,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显示了与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点相关的结构特征,而对于其他的结构特征则进行了省略。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以及夹设于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的液晶层130。具体地,图2-3及图4a_4c掲示了图I所示的第一基板11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图示的简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夹设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分子;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多条扫描线;以及多条数据线,其中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相互交叉以限定出多个像素区域;其中,每个像素区域分别包括:像素电极,其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电极部分;多个第二像素电极部分,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部分电性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部分分别位于同一层中,且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部分相互交叉以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区域;多个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一公共电极,其中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分别位于不同层上;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感测电极,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触控感测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一排列方向彼此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一电极图案、和多个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图案之间的第一连接图案,所述多个第一触控感测电极分别沿与所述第一排列方向交叉的第二排列方向进行排列;多个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排列方向彼此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二电极图案、和多个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图案之间的第二连接图案,所述多个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分别沿所述第一排列方向进行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液晶层,夹设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分子;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 多条扫描线;以及 多条数据线,其中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相互交叉以限定出多个像素区域; 其中,每个像素区域分别包括 像素电极,其包括 多个第一像素电极部分; 多个第二像素电极部分,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部分电性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部分分别位于同一层中,且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部分相互交叉以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区域; 多个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一公共电极,其中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分别位于不同层上;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 多个第一触控感测电极,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触控感测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一排列方向彼此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一电极图案、和多个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图案之间的第一连接图案,所述多个第一触控感测电极分别沿与所述第一排列方向交叉的第二排列方向进行排列; 多个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排列方向彼此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二电极图案、和多个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图案之间的第二连接图案,所述多个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分别沿所述第一排列方向进行排列。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中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部分和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部分以及所述多个第一公共电极分别为大致平行排列的条形,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部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部分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部分,所述第一像素电极部分大致沿平行于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扫描线的其中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德镇李永谦廖家德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