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流体预热搅拌注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019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流体预热搅拌注入装置,是一种实验流体的预热和混合搅拌注入装置。本装置包括储液容器,其注气阀、注液阀、出口阀和放空阀与内壳体连通。内壳体的外部设有电加热圈、保温层和外壳体,其上口安装上法兰,其底部安装磁力耦合搅拌器;电控操作箱中的温控仪、调速器和固态继电器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连接,其中固态继电器与电加热圈通过导线串联后与电源开关连接;温控仪和固态继电器通过导线连接;测温探头置入内壳体中与温控仪通过导线连接;调速器通过导线与磁力耦合搅拌器的调速电机连接。通过加温和搅拌,使试验流体与岩心的需求一致,保证实验获得准确数据,从而提高生产现场的实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エ业油藏物理模拟实验室的室内试验设备,特别是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流体预热搅拌注入装置,是ー种实验流体的预热和混合搅拌注入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エ业油藏物理模拟实验中,需要使用储液容器向岩心中注入实验流体。由于盛实验流体的储液容器体积较大,而放岩心的烘箱空间有限,同时烘箱中温度较高,操作也不方便,因而容器不能与岩心一起放在烘箱中。通常情况下,盛实验流体的容器就放在烘 箱外,处于室温环境中,将实验流体以一定流速向岩心中注入。由于储液容器内的流体进入岩心后受热需要ー个过程,导致内部流体受热不均匀;而且,有的实验流体,特别是颗粒类调剖剂悬浮液等物质,稳定性较差,长时间静置时,会出现分层现象,不能以比较均一的状态进入岩心中,导致进入岩心中的调剖剂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容器底部的沉淀物也有可能堵塞管线,影响调剖剂的正常注入。为了确保实验流体恒温和均匀受热及混合流体的均匀注入,为后期实验精确注入和计算做好基础工作,需要专利技术ー种能实现实验流体的预热和混合搅拌的注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流体预热搅拌注入装置,实现流体的预热和混合搅拌,使注入的试试验流体的温度与烘箱中的岩心温度一致,在储液容器中不分层,以均匀的状态和恒定的温度进入岩心中。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流体预热搅拌注入装置包括储液容器,其注气阀、注液阀、出口阀和放空阀与内壳体连通。内壳体的外部设有电加热圈、保温层和外壳体,其上ロ安装上法兰,其底部安装磁力耦合搅拌器;电控操作箱中的温控仪、调速器和固态继电器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连接,其中固态继电器与电加热圈通过导线串联后与电源开关连接;温控仪和固态继电器通过导线连接;测温探头置入内壳体中与温控仪通过导线连接;调速器通过导线与磁力耦合搅拌器的调速电机连接。电加热圈与固态继电器串联,固态继电器控制着电加热圈与电源接通或断开;将调速器与调速电机连接,便于控制搅拌速度。通过加温和搅拌,使试验流体与岩心的需求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储液容器的内壳体外固定电加热圈对内壳体进行加热,使实验流体获得热量。通过温控仪和测温探头、固态继电器进行阶梯恒温控温,控温范围上限设定在120°C,其精度可达±0. 5°C。磁力耦合搅拌器的主要优点是无泄漏、电消耗功率低、维护费用少、操作方便,比机械密封结构的搅拌器更为实用。采用底部安装方式,在底部搅拌的优点是可将不同比重的液体均匀搅拌,不会产生分层和沉淀。本专利技术使用简单,移动方便,温度控制精度高、温度控制范围大,搅拌速度易于调节,同时实现实验流体的均匀预热和混合均一,也可单独满足均匀预热或搅拌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满足油藏物理模拟实验的需要,为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流体的精确注入和计算做好基础工作,获得准确数据,从而提高生产现场的实施效果。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的详述。參见附图,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流体预热搅拌注入装置包括储液容器,其注气阀I、注液阀2、出口阀14和放空阀15与内壳体8连通。内壳体8的外部设有电加热圈11、保温层9和外壳体10,其上ロ安装上法兰7,其底部安装磁力耦合搅拌器16 ;电控操作箱3中的温控仪4、调速器6和固态继电器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5连接,其中固态继电器与电加热圈11通过导线串联后与电源开关5连接;温控仪4和固态继电器通过导线连接;测温探头13置入内壳体8中与温控仪4通过导线连接;调速器 6通过导线与磁力耦合搅拌器16的调速电机17连接。电加热圈11与固态继电器串联,固态继电器控制着电加热圈11与电源开关5的接通或断开;将调速器6与调速电机17连接,便于控制搅拌速度。通过加温和搅拌,使试验流体与岩心的需求一致。储液容器、磁力耦合搅拌器16和电控操作箱3均安装在活动支架18上,活动支架18设有移动脚轮19和固定脚20。磁力耦合搅拌器16包括调速电机17、磁力耦合搅拌部分和搅拌浆12,磁力耦合搅拌部分安装在内壳体8的下方,其搅拌浆12安装在内壳体8的内腔中,其搅拌轴安装于磁カ耦合搅拌部分的磁钢隔离套中;调速电机17与磁力耦合搅拌部分连接。磁钢隔离套的上柄部通过法兰盘与内壳体8的底部连接,在法兰盘与内壳体8之间装有密封圏。测温探头13设置在搅拌浆12的下方。磁力耦合搅拌器16的搅拌浆12安装在测温探头13的上方、位于内壳体8的下部,既能实现底部搅拌,又能准确测温。温控仪4的温度控制上限设定在120度,可以满足室内实验的需要。使用时连接好储液容器的注气阀I、注液阀2、出口阀14和放空阀15上的管路,从顶部注液阀2向内壳体8中注入一定量的实验流体,注入量不超过内壳体8的3/4。关闭注液阀2,开启电源开关5,调节调速器6上的速度旋钮,将搅拌转速设定为所需转速;调节温控仪4,设定温度值,当流体温度没有达到设置值时,测温探头13将信息传递给温控仪4,温控仪4控制固态继电器接通电路,电加热圈11开始给流体加热;当液体温度达到设置值时,测温探头13将信息传递给温控仪4,温控仪4控制固态继电器断开电路,电加热圈11停止给流体加热,流体的温度保持相对恒定。当实验流体达到设定温度值时,就可以向烘箱中的岩心管中注入实验流体。打开顶部注气阀I,通过高压氮气瓶中的高压氮气对内壳体8的实验流体进行加压,打开下部出ロ阀14,此时实验流体将会进入岩心管中。实验流体注入结束后,关闭内壳体8下部出口阀14,再关闭储液容器上部的注气阀I。当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5,放掉内壳体8内余压,向内壳体8注入清水,清洗容器,清洗结束打开底部放空阀15,放完后关闭底部放空阀门15,待下次实验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流体预热搅拌注入装置,包括储液容器,其注气阀(1)、注液阀(2)、出口阀(14)和放空阀(15)与内壳体(8)连通,其特征是内壳体(8)的外部设有电加热圈(11)、保温层(9)和外壳体(10),其上口安装上法兰(7),其底部安装磁力耦合搅拌器(16);电控操作箱(3)中的温控仪(4)、调速器(6)和固态继电器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5)连接,其中固态继电器与电加热圈(11)通过导线串联后与电源开关(5)连接;温控仪(4)和固态继电器通过导线连接;测温探头(13)置入内壳体(8)中与温控仪(4)通过导线连接;调速器(6)通过导线与磁力耦合搅拌器(16)的调速电机(1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流体预热搅拌注入装置,包括储液容器,其注气阀(I)、注液阀(2)、出口阀(14)和放空阀(15)与内壳体⑶连通,其特征是内壳体⑶的外部设有电加热圈(11)、保温层(9)和外壳体(10),其上ロ安装上法兰(7),其底部安装磁力耦合搅拌器(16);电控操作箱(3)中的温控仪(4)、调速器(6)和固态继电器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5)连接,其中固态继电器与电加热圈(11)通过导线串联后与电源开关(5)连接;温控仪(4)和固态继电器通过导线连接;测温探头(13)置入内壳体(8)中与温控仪(4)通过导线连接;调速器(6)通过导线与磁力耦合搅拌器(16)的调速电机(1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流体预热搅拌注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储液容器、磁力耦合搅拌器(16)和电控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钢刘军鞠雪芹郭宏伟江汇陈雷李潇菲胡秋平韦雪徐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