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式张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947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式张紧器,能够抑制环侧抵接部磨损的加剧,还能够防止由该磨损引起的咬入锁定。环式张紧器(100)具有:在被收纳在收纳孔(103)中的状态下,可进退地支承在主体(101)上的柱塞(110);以包围柱塞(110)的方式配置且可沿径向扩缩的弹性环(120),通过柱塞(110)的齿条部(111)和弹性环(120)的环侧抵接部(121)的抵接来限制柱塞(110)的移动。被收纳在收纳槽(130)中的环侧抵接部(121)在环侧抵接部(121)和齿条部(111)抵接时,具有与收纳槽(130)的轴向主体槽壁面(131b)抵接的轴向环抵接面(121b)。轴向环抵接面(121b)的截面形状是直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式张紧器(ring-type tensioner),该张紧器例如向构成柔性传动机构的链条等提供张力,并具有弹性环。而且,该环式张紧器例如在发动机中被用于驱动凸轮轴等的柔性传动机构的链条。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环式张紧器,其具有柱塞和弹性环,所述柱塞可进退地收纳在设置于主体(body)的收纳孔中,并且为了向链条等提供张力而前进;所述弹性环包围该柱塞而配置,并且能够沿径向扩缩,通过柱塞具有的柱塞侧抵接部和弹性环具有的环侧抵接部之间的抵接,能够限制柱塞沿轴线方向的移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1 - 27124号公报(0028段一0053段,图2 —图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 - 202060号公报(0026段一 0035段,图1,图2)
技术实现思路
在环式张紧器中,弹性环在包含收纳柱塞的收纳孔的轴线的轴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弹性环与设置在主体上并收纳弹性环的收纳槽的槽壁面抵接时,由于以大致线接触状态与该槽壁面抵接,所以作用于弹性环的接触压变高,存在容易发生弹性环的磨损的问题。而且,弹性环磨损时柱塞后退,此时,在柱塞的后退停止位置发生偏移,有可能发生张力调整不稳定,或者弹性环被咬入柱塞和主体之间,导致柱塞成为不动状态的现象(以下称为“咬入锁定”)。另外,由于链条的张力变动或者安装有链条的发动机的温度变化导致的发动机主体和链条的热膨胀等,在链条松弛时(例如,由冷却时的发动机主体的热收缩引起)、伸长时,柱塞有时处于过度前进的状态(以下称为“过度弹出状态”)。而且,柱塞处于过度弹出状态时,在链条上产生过大张力,所以,当来自产生该过大张力的链条的反作用力导致的柱塞的后退被棘轮齿与齿条齿的啮合限制时,链条在作用有过大张力(以下称为“张力过多”)的状态下行进,存在施加于链条的负担、噪音增加的问题。另外,沿前进方向对柱塞施加作用力的柱塞加载构件,在由柱塞加载用弹簧和从发动机所具有的液压源向形成在主体及柱塞间的油室供给的外部压力油构成的张紧器中,如发动机启动时等那样,由于发动机在停止过程中空气侵入到油室中等,从而在油室中不存在用于限制柱塞后退的充分液压的情况下,来自链条的反作用力使柱塞后退,存在发生称为抖动音的噪音的问题。另外,通过手工作业对弹性环进行扩径时,为对弹性环进行扩径,需要用手指等握持弹性环的两端部,存在为拆下柱塞的扩径作业不能顺畅地进行的问题。另外,在搬运张紧器时或组装到发动机上时,优选柱塞不从收纳孔弹出。本专利技术为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S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式张紧器,能够抑制环侧抵接部磨损的加剧,还能够防止由环侧抵接部的磨损引起的咬入锁定。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式张紧器,能够提高由柱塞加载构件的作用力和来自链条等的反作用力所产生的柱塞的移动响应性、以及由此对链条等的张力调整的响应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式张紧器,能够减小链条等的抖动音,还能够防止链条等在过大张力导致的张力过多的状态下行进,并能够降低对链条等的负担和噪曰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式张紧器,能够可靠地防止搬运时等的柱 塞的弹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式张紧器,能够提高柱塞向主体的组装性及维护性。首先,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环式张紧器,具有设置有收纳孔的主体;柱塞,在被收纳于所述收纳孔中的状态下,以能够沿与所述收纳孔的轴线平行的轴向前进及后退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主体上,并且为了向行进中的链条等提供张力而前进;对所述柱塞向前进方向施加作用力的柱塞加载构件;以包围所述柱塞的方式配置且能够沿径向扩缩的弹性环,所述环式张紧器通过所述柱塞具有的柱塞侧抵接部和所述弹性环具有的环侧抵接部之间的抵接能够限制所述柱塞沿所述轴向移动,其中,被收纳在设置于所述收纳孔的周壁面上的收纳槽中的所述环侧抵接部,在所述环侧抵接部和所述柱塞侧抵接部沿所述轴向抵接时,具有与所述收纳槽的轴向主体槽壁面抵接的轴向环抵接面,所述轴向环抵接面在包含所述轴线的平面即轴平面上的截面形状是直线,由此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轴向主体槽壁面在所述轴平面上的截面形状是直线,所述轴向环抵接面及所述轴向主体槽壁面能够面接触,由此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轴向环抵接面及所述轴向主体槽壁面是平面,由此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I至3中任一项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柱塞侧抵接部由沿所述轴向排列在所述柱塞上的多个槽构成,所述槽是在圆周方向上弯曲的周向槽,所述轴向环抵接面是前进侧环抵接面及后退侧环抵接面,所述轴向主体槽壁面是前进侧主体槽壁面及后退侧主体槽壁面,在所述柱塞后退时,所述后退侧环抵接面和所述后退侧主体槽壁面能够面接触,所述环侧抵接部沿所述周向槽在圆周方向上弯曲,由此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I至3中任一项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柱塞侧抵接部由沿所述轴向被排列在所述柱塞上的多个槽构成,所述槽是平行于与所述轴线正交的轴正交平面的直线状轴正交方向槽,所述轴向环抵接面是前进侧环抵接面及后退侧环抵接面,所述轴向主体槽壁面是前进侧主体槽壁面及后退侧主体槽壁面,在所述柱塞后退时,所述后退侧环抵接面和所述后退侧主体槽壁面能够面接触,所述环侧抵接部沿所述轴正交方向槽呈直线状,由此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4或5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各槽具有在所述柱塞后退时供所述环侧抵接部抵接的前进侧柱塞倾斜面;在所述柱塞前进时供所述环侧抵接部抵接的后退侧柱塞倾斜面,基于所述链条等产生的张力从所述链条等作用于所述柱塞而使所述柱塞后退的反作用力,在所述张力比预先设定的过大张力小时作为第一反作用力,在所述张力为所述过大张力时作为第二反作用力,此时对所述前进侧柱塞倾斜面的前进侧柱塞倾斜角的角度进行设定,使得所述前进侧柱塞倾斜面和所述环侧抵接部抵接,由此阻止在第一反作用力下所述柱塞后退,并且,通过所述前进侧柱塞倾斜面和所述环侧抵接部的抵接来对所述弹性环进行扩径,使所述环侧抵接部越过所述前进侧柱塞倾斜面,由此,允许在所述第二反作用力下所述柱塞后退,由此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环侧抵接部具有能够与所述前进侧柱塞倾斜面抵接的前进侧环倾斜面;能够与所述后退侧柱塞倾斜面抵接的后退侧环倾斜面,所述前进侧柱塞倾斜面、所述前进侧环倾斜面、所述后退侧柱塞倾斜面及所述后退侧环倾斜面在所述轴平面上的各截面形状是直线,所述前进侧柱塞倾斜面的所 述前进侧柱塞倾斜角比所述后退侧柱塞倾斜面的后退侧柱塞倾斜角小,所述前进侧环倾斜面的前进侧环倾斜角比所述后退侧环倾斜面的后退侧环倾斜角小,所述前进侧环倾斜角小于等于所述前进侧柱塞倾斜角,所述后退侧环倾斜角小于等于所述后退侧柱塞倾斜角,由此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8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I至7中任一项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弹性环具有为了对所述弹性环进行扩径及缩径而操作的操作部,从所述收纳槽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所述操作部被环径保持件保持,由此,所述弹性环阻止所述柱塞沿所述轴向的移动,由此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9的专利技术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式张紧器,具有:主体,设置有收纳孔;柱塞,在被收纳于所述收纳孔中的状态下,以沿与所述收纳孔的轴线平行的轴向可进退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主体上,并且为了向行进中的链条等提供张力而前进;柱塞加载构件,对所述柱塞向前进方向施加作用力;弹性环,以包围所述柱塞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能够沿径向扩缩,所述环式张紧器能够通过所述柱塞具有的柱塞侧抵接部和所述弹性环具有的环侧抵接部之间的抵接来限制所述柱塞沿所述轴向的移动,其特征在于,被收纳在设置于所述收纳孔的周壁面上的收纳槽中的所述环侧抵接部,在所述环侧抵接部和所述柱塞侧抵接部沿所述轴向抵接时,具有与所述收纳槽的轴向主体槽壁面抵接的轴向环抵接面,所述轴向环抵接面在包含所述轴线的平面即轴平面上的截面形状是直线。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02 JP 2011-1240581.ー种环式张紧器,具有 主体,设置有收纳孔; 柱塞,在被收纳于所述收纳孔中的状态下,以沿与所述收纳孔的轴线平行的轴向可进退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主体上,并且为了向行进中的链条等提供张カ而前迸; 柱塞加载构件,对所述柱塞向前进方向施加作用力; 弾性环,以包围所述柱塞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能够沿径向扩缩, 所述环式张紧器能够通过所述柱塞具有的柱塞侧抵接部和所述弹性环具有的环侧抵接部之间的抵接来限制所述柱塞沿所述轴向的移动,其特征在干, 被收纳在设置于所述收纳孔的周壁面上的收纳槽中的所述环侧抵接部,在所述环侧抵接部和所述柱塞侧抵接部沿所述轴向抵接时,具有与所述收纳槽的轴向主体槽壁面抵接的轴向环抵接面, 所述轴向环抵接面在包含所述轴线的平面即轴平面上的截面形状是直线。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环式张紧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轴向主体槽壁面在所述轴平面上的截面形状是直线, 所述轴向环抵接面及所述轴向主体槽壁面能够面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式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环抵接面及所述轴向主体槽壁面是平面。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环式张紧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柱塞侧抵接部由沿所述轴向排列在所述柱塞上的多个槽构成, 所述槽是沿圆周方向弯曲的周向槽, 所述轴向环抵接面是前进侧环抵接面及后退侧环抵接面, 所述轴向主体槽壁面是前进侧主体槽壁面及后退侧主体槽壁面, 在所述柱塞后退时,所述后退侧环抵接面和所述后退侧主体槽壁面能够面接触, 所述环侧抵接部沿所述周向槽在圆周方向上弯曲。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环式张紧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柱塞侧抵接部由沿所述轴向排列在所述柱塞上的多个槽构成, 所述槽是平行干与所述轴线正交的轴正交平面的直线状轴正交方向槽, 所述轴向环抵接面是前进侧环抵接面及后退侧环抵接面, 所述轴向主体槽壁面是前进侧主体槽壁面及后退侧主体槽壁面, 在所述柱塞后退时,所述后退侧环抵接面和所述后退侧主体槽壁面能够面接触, 所述环侧抵接部沿所述轴正交方向槽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榑松勇二吉田修前田宗裕石井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