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946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配型的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Go),其具备具有第1、第2偏心体(31A~33A、31B~33B)并在从第1、第2外齿轮(12A、12B)的中心偏移的位置贯穿该第1、第2外齿轮的多个偏心体轴(21~23),且具备:一对第1、第2轮架体(42A、42B),设置于第1、第2外齿轮的轴向两侧并将偏心体轴双支承为旋转自如;多个轮架销(71~73),在从第1、第2外齿轮(12A、12B)的中心偏移的位置贯穿该第1、第2外齿轮,并且连结第1、第2轮架体,并且,将第1、第2外齿轮(12A、12B)的轮架销孔(94~96)(和/或偏心体轴孔)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Pc1~Pc3)的轴向厚度(d1)形成为厚于在圆周方向上与该半径方向外侧部分邻接的部分的轴向厚度(d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外齿轮在摆动的同时内啮合于内齿轮的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专利文献I中,作为这种减速装置,公开有2种类型的减速装置。其中的I种类型称为中心曲柄型,用于摆动外齿轮的偏心体直接设置于配置在减速装置的中央的输入轴上,且外齿轮通过配置于该中央的兼作偏心体轴的输入轴的旋转而摆动。 另一方面,另外I种类型称为分配型,有多个具备用于摆动外齿轮的偏心体的偏心体轴,且多个偏心体轴分别在从输入轴的轴心偏移的位置贯穿外齿轮,外齿轮通过该多个偏心体轴同时旋转而摆动。在任一类型的减速装置中,外齿轮的齿数稍微(专利文献I的例子中为“2个”)少于内齿轮的齿数。例如,在固定内齿轮的状态下,若具备偏心体的偏心体轴旋转I次,则外齿轮与内齿轮内啮合的同时摆动,并且相对于该内齿轮相对旋转与齿数差相当的量(自转)。因此,能够通过将该外齿轮的自转成分作为减速装置的输出旋转而输出,从而以I级实现较大的减速。在专利文献I中一并公开有,为了降低由外齿轮的摆动旋转引起的噪音 振动,而在整个圆周方向上将该外齿轮运行时的弹性变形均衡化,为此主动在外齿轮上形成“弹性变形控制孔”。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240852号公告(图2、图3、第段)但是,在上述2种类型中,为分配型即多个偏心体轴贯穿外齿轮的类型的减速装置时,通常为了旋转自如地双支承偏心体轴,将一对轮架体设置于外齿轮的轴向两侧的情况较多。此时,该一对轮架体通过贯穿外齿轮的轮架销连结。其结果,指出有如下问题,即,除多个偏心体轴以外,多个轮架销也贯穿外齿轮,在结构上外齿轮的强度较易变低。在该状况下,实际上,为了防止弹簧常数(扭曲刚性)根据外齿轮的圆周方向位置(相位)而不同所导致的旋转精确度恶化或降低运行中由外齿轮的摆动旋转引起的噪音或振动,而在外齿轮进一步追加形成“弹性变形控制孔”的做法在设计技术上极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尤其以如下为课题,在一种分配型的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中,通过进一步提高外齿轮的强度,并且降低根据圆周方向位置(相位)的该外齿轮的弹簧常数之差,从而谋求旋转精确度的提高,并更加有效地降低该外齿轮的噪音或振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结构来解决上述课题的,一种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其具备外齿轮、该外齿轮所内啮合的内齿轮及多个偏心体轴,该偏心体轴具备用于使所述外齿轮摆动的偏心体并且在从所述外齿轮的中心偏移的位置贯穿该外齿轮,并且所述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具备一对轮架体,设置于所述外齿轮的轴向两侧,并将所述偏心体轴双支承为旋转自如;及多个轮架销,在从所述外齿轮的中心偏移的位置贯穿该外齿轮,并且连结所述一对轮架体,并且,所述外齿轮的所述轮架销所贯穿的轮架销孔或所述偏心体轴所贯穿的偏心体轴孔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的轴向厚度同在圆周方向上与该半径方向外侧部分邻接的部分的轴向厚度相比形成得较厚。本专利技术中,着眼于在分配型的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的外齿轮中在强度上成为问题的部分(较弱的部分)为轮架销孔或偏心体轴孔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将该部分轴向厚度形成为厚于在圆周方向上与该部分邻接的部分。其结果,能够通过主动加强外齿轮的“强度上较弱的部分”来合理提高整个外齿轮的强度,并且尤其能够在整个圆周方向将外齿轮的耐变形特性(弹簧常数)更加均匀化,其结果,能够提高旋转精确度,并且还能够降低由外齿轮的摆动旋转引起的噪音·振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分配型的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通过进一步提高外齿轮的强 度,并且降低根据圆周方向位置(相位)的该外齿轮弹簧常数之差,从而谋求旋转精确度的提高,能够更加有效降低该外齿轮的噪音或振动。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分配型的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的结构例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外齿轮的形状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外齿轮的形状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分配型的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中的外齿轮的形状的立体图。图中:12A、12B-第I、第2外齿轮,14-内齿轮,21、22、23_偏心体轴,31A 33A、31B 33B-第I、第2偏心体,40-外壳,42A、42B_第I、第2轮架体,71、72、73_轮架销,87、89、90_分配齿轮,91、92、93-偏心体轴孔,94、95、96_轮架销孔,Pcl、Pc2、Pc3_轮架销孔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分配型的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的结构例的截面图。该减速装置Go具备第I、第2外齿轮12A、12B、该第I、第2外齿轮12A、12B分别内啮合的内齿轮14及多个(在该例子中为3根)偏心体轴21、22、23(仅图示偏心体轴21)。3根偏心体轴21、22、23在从该第I、第2外齿轮12A、12B的中心偏移的位置分别贯穿第I、第2外齿轮12A、12B,并且,以等间隔配置于同一圆周上。偏心体轴21、22、23分别具备有用于摆动第I外齿轮12A的第I偏心体31A、32A、33A(仅图示31A)。另外,偏心体轴21、22、23分别具备有用于摆动第2外齿轮12B的第2偏心体31B、32B、33B(仅图示31B)。第I偏心体31A、32A、33A其偏心相位对齐,3根偏心体轴21、22、23同时旋转,由此可经第I滚子25A、26A、27A (仅图示滚子25A)摆动第I外齿轮12A。第2偏心体31B、32B、33B其偏心相位以与第I偏心体31A、32A、33A错开180度的状态对齐,且3根偏心体轴21、22、23同时旋转,由此可经第2滚子25B、26B、27B (仅图示滚子25B)摆动第2外齿轮12B。第I、第2外齿轮12A、12B的外齿由次摆线形状的齿形构成,内齿轮14的内齿由圆柱状的销14A构成。销14A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内齿轮主体14B。另外,在该例子中,内齿轮主体14B与外壳40成为一体。第I、第2外齿轮12A、12B的齿数仅比内齿轮14的齿数(销14A的数量)稍多(在该例子中为“I个”)。第I、第2外齿轮12A、12B的轴向两侧配置有一对第I、第2轮架体42A、42B。第I、第2轮架体42A、42B经角接触滚子轴承51A、52A、53A (仅图示角接触滚子轴承51A)及角接触滚子轴承51B、52B、53B (仅图示角接触滚子轴承51B)而旋转自如地双支承(两端支承)所述3根偏心体轴21、22、23。另外,第I、第2轮架体42A、42B分别经角接触滚子轴承61A、61B支承于外壳40。而且,第I、第2轮架体42A、42B通过分别贯穿第I、第2外齿轮12A、12B的多个(在该例子中为3根)轮架销71、72、73(仅图示轮架销71)来连结。各轮架销71、 72,73在从第I、第2外齿轮12A、12B的中心偏移的位置贯穿该第I、第2外齿轮12A、12B,并且以等间隔配置在同一圆周上。在该例子中,各轮架销71、72、73与第I轮架体42A成为一体,并通过螺栓75、76、78 (仅图示螺栓75)与第2轮架体42B连结。第I轮架体42A (或第2轮架体42B)与未图示的被驱动体连结。另一方面,减速装置Go的中央可插入输入轴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其具备外齿轮、该外齿轮所内啮合的内齿轮及多个偏心体轴,该偏心体轴具备用于使所述外齿轮摆动的偏心体并且在从所述外齿轮的中心偏移的位置贯穿该外齿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一对轮架体,设置于所述外齿轮的轴向两侧,并将所述偏心体轴双支承为旋转自如;及多个轮架销,在从所述外齿轮的中心偏移的位置贯穿该外齿轮,并且连结所述一对轮架体,并且,所述外齿轮的所述轮架销所贯穿的轮架销孔或所述偏心体轴所贯穿的偏心体轴孔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的轴向厚度同在圆周方向上与该半径方向外侧部分邻接的部分的轴向厚度相比形成得较厚。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4 JP 2011-1412471.一种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其具备外齿轮、该外齿轮所内啮合的内齿轮及多个偏心体轴,该偏心体轴具备用于使所述外齿轮摆动的偏心体并且在从所述外齿轮的中心偏移的位置贯穿该外齿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一对轮架体,设置于所述外齿轮的轴向两侧,并将所述偏心体轴双支承为旋转自如;及 多个轮架销,在从所述外齿轮的中心偏移的位置贯穿该外齿轮,并且连结所述一对轮架体,并且, 所述外齿轮的所述轮架销所贯穿的轮架销孔或所述偏心体轴所贯穿的偏心体轴孔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的轴向厚度同在圆周方向上与该半径方向外侧部分邻接的部分的轴向厚度相比形成得较厚。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摆动内啮合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哲三芳贺卓志津庆刚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