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式抽油机,包括底座和机架,所述机架的下部与底座铰接,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有动力总成和过渡轮,所述动力总成和过渡轮上设置有牵引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牵引带的一端与配重块连接,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与抽油杆连接,所述机架远离抽油杆的一侧铰接有可调拉杆,所述可调拉杆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有能够将牵引带锁紧或松开的锁紧装置;本抽油机真正克服了各种无游粱式抽油机大、小修井时,整机不易外移、外移危险性高、复位不准确的缺陷,使井口周围在修井时有足够的人工活动空间,保证了大修井作业的真正安全性和整机复位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 涉及一种石油开采用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智能式抽油机。
技术介绍
现在所使用的各种无游梁式节能抽油机均采用的是塔架式立式结构,由于过渡轮和支架等伸出悬臂支撑的局限性,尽管过渡轮伸出的支架具有回拢性能或整机后移设置,但是均在实际修井作业中造成如下缺陷(I).整机后移因不安全因素造成工作量大浪费机械设备和工人工时;(2).整机后移或支架回拢均属于不安全工作性质,安全隐患多,危险性高;(3).由于修井时整机后移或支架回拢之原因,修井后牵引带和抽油杆与井口中心对合时,非常困难,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来准确的定位位置;(4).直接传动牵引使用的是大多为平皮带,需要使用多条平皮带,并且工作时,存在摩擦力消耗;(5).抽油杆及井下装置发生卡死现象时,不能在任何位置使配重块立即锁死;(6).不能实现液面传感器对抽油杆线性速度的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进行修井操作、安全性高、功能多样的智能式抽油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式抽油机,包括底座和机架,所述机架的下部与底座铰接,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有动力总成和过渡轮,所述动力总成和过渡轮上设置有牵引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牵引带的一端与配重块连接,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与抽油杆连接,所述机架远离抽油杆的一侧铰接有可调拉杆,所述可调拉杆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有能够将牵引带锁紧或松开的锁紧装置。抽油杆及井下装置发生卡死现象时,通过锁紧装置将牵引带锁紧,能够在任何位置使配重块立即锁死,使配重块稳定在受卡位置。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机架靠近抽油杆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机架的上部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支撑杆与地面采用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杆调整后,地面不留任何连接地脚凸台,进口无障碍物,便于工人进行修井。支撑杆具有可调节结构设计,在抽油机工作时起到重力支撑作用,同时在停机维修时,还是维修人员攀登到机架上部工作台的安全云梯。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杆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撑杆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机架可拆卸连接。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锁紧装置位于动力总成和过渡轮之间。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上部具有螺纹,所述支撑轴的上部设置有两个螺母,两个螺母之间设置有锁紧块。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牵引带与抽油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井下液面传感器。井下液面传感器通过抽油杆对井下液面进行传感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液面高度信号随时发到控制箱内有关软件中,实现了电控箱自动对抽油杆速度进行调节的功能,实现了井下液面的准确位置控制,此功能特别适应于页岩气、煤层气排液时的准确控制。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牵弓I带为齿形牵弓I带。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牵弓I带的数量为两条。齿形牵引带的数量减少,避免了多条平皮带的浪费,并且牵引工作中,无摩擦力消耗现象。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配重块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导向轮相配合的V形导轨。配重块上的导向轮沿两条V形导轨在斜面上上下运动,既具备了配重 块的工作安全性和导向准确性,又达到了导向轮与V形导轨在工作运行中无任何噪音的效果。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导向轮为非金属尼龙材料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为非金属尼龙材料导向轮,导向轮在工作中不需要添加润滑脂即可无噪音运行。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机架通过可调拉杆的拉紧和放松,使机架绕铰接处转动,机架可实现前后5-10度的倾斜变化,实现大修井作业时井口周围有足够的空间,为人工现场作业奠定了良好的安全基础,同时,复位准确可靠。本抽油机真正克服了各种无游粱式抽油机大、小修井时,整机不易外移、外移危险性高、复位不准确的缺陷,使井口周围在修井时有足够的人工活动空间,保证了大修井作业的真正安全性和整机复位准确性。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 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式抽油机的结构示意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式抽油机在修井作业时的结构示意 附图3为附图I中动力总成的结构示意 附图4为附图3的剖视图。图中 I-底座;2_可调拉杆;3_配重块;4_导向轮;5_机架;6_工作台;7_动力总成;8_防护罩;9_锁紧块;10_过渡轮;11-牵引带;12-支撑杆;13-井下液面传感器;14_光杆连接器;15-连接杆;16-抽油杆;17_井口 ;18_转轴;19_光杆;20_支撑轴;21_螺母;22_V形导轨;23-滚筒。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附图I所示,智能式抽油机,包括底座I和机架5,机架5的下部与底座I铰接,机架5的上部设置有动力总成7和过渡轮10,动力总成7和过渡轮10外部设置有防护罩8,动力总成7和过渡轮10上设置有牵引带11,机架5上设置有配重块3,配重块3上设置有导向轮4,机架5上设置有与导向轮4相配合的V形导轨22,牵引带11的一端与配重块3连接,牵引带11的另一端与抽油杆16连接,机架5远离抽油杆16的一侧铰接有两根可调拉杆2,可调拉杆2的另一端与底座I连接,机架5的上部设置有能够将牵引带11锁紧或松开的锁紧装置。机架5和底座I通过转轴18铰接,机架5可绕转轴18前后转动5_10度。机架5靠近抽油杆16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一端与机架5的上部铰接,支撑杆12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支撑杆12与机架5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一端与支撑杆12铰接,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机架5可拆卸连接。连接杆15的数量为两根,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连接杆15的数量。锁紧装置位于动力总成7和过渡轮10之间。锁紧装置包括与机架5固定连接的支撑轴20,支撑轴20的上部具有螺纹,支撑轴 20的上部设置有两个螺母21,两个螺母21之间设置有锁紧块9。牵引带11与抽油杆16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井下液面传感器13,抽油杆16与井口17连接。牵引带11和抽油杆16之间设置有光杆19,光杆19与牵引带11之间设置有光杆连接器14。机架5的上部设置有工作台6。导向轮4的数量为四个,导向轮4为非金属尼龙材料导向轮。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牵引带11为齿形牵引带,动力装置7包括滚筒23,牵引带11位于滚筒23和过渡轮10上。牵引带11的数量为两条。如附图2所示,在进行修井时,使机架5向远离井口 17的一侧倾斜,支撑杆12下端位于底座I上,修井作业时井口周围有足够的空间,为人工现场作业奠定了良好的安全基础,同时,复位准确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智能式抽油机,包括底座(1)和机架(5),所述机架(5)的下部与底座(1)铰接,所述机架(5)的上部设置有动力总成(7)和过渡轮(10),所述动力总成(7)和过渡轮(10)上设置有牵引带(11),所述机架(5)上设置有配重块(3),所述牵引带(11)的一端与配重块(3)连接,所述牵引带(11)的另一端与抽油杆(16)连接,所述机架(5)远离抽油杆(16)的一侧铰接有可调拉杆(2),所述可调拉杆(2)的另一端与底座(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5)的上部设置有能够将牵引带(11)锁紧或松开的锁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式抽油机,包括底座(I)和机架(5),所述机架(5)的下部与底座(I)铰接,所述机架(5 )的上部设置有动力总成(7 )和过渡轮(IO ),所述动力总成(7 )和过渡轮(IO )上设置有牵引带(11),所述机架(5)上设置有配重块(3),所述牵引带(11)的一端与配重块(3)连接,所述牵引带(11)的另一端与抽油杆(16)连接,所述机架(5)远离抽油杆(16)的一侧铰接有可调拉杆(2),所述可调拉杆(2)的另一端与底座(I)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5)的上部设置有能够将牵引带(11)锁紧或松开的锁紧装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5)靠近抽油杆(16)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一端与机架(5)的上部铰接,所述支撑杆(12)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2)与机架(5)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一端与支撑杆(12)铰接,所述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军,于洪伟,赵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韩城分公司,潍坊华铃柴油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