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电控无级位置调节结构,其主要功能为远程控制井下采油设备的动作。
技术介绍
大多数常规完井都是采用陆上或者平台上简单的直井开发油气田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在这种开发方式下,油井一旦生产,就直到因油藏压力降低、含水上升或其他井下问题而无法按设计的采油量进行开采时为止。随着上世纪80-90年代钻井技术的发展,尤 其是高角度/水平井、大位移井和多分支井技术的出现,使生产井的数量减少,而单井产量提高。此外,油藏状况和恶劣的环境条件,即深水、海底、高温高压、合采和浮式采油等,不断地对常规生产管理方式提出挑战。到90年代中期,智能注采系统越来越多的在油田开采和注水作业中得到应用。在该系统中,如何实现分层注采的远程控制成为研究的关键问题之O而在一些低渗透率、高粘稠度的油藏中,压裂作业是保持产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方式,特别在水平井和多分支井中,多段油藏的分层压裂技术可以为不同性质的油层提供更加优化的压裂参数,得到更好的压裂效果,也对远程控制的压裂工具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上述井下开采状况使得远程控制井下采油设备的动作成为采油工作的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下电控无级位置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电控无级位置调节结构包括:基管(2)以及套设在所述基管(2)上的电机、减速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电机包括:环形的电机输出轴,所述环形的电机输出轴能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基管上;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环形的NN型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的NN型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环形的偏心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偏心传动轴上的第一级外齿轮(14)和第二级外齿轮(142)、环形的第一级内齿轮(13)和环形的第二级内齿轮(15);所述环形的偏心传动轴与环形的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级内齿轮固定地套设在所述基管上并与所述第一级外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级内齿轮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井下电控无级位置调节结构,其特征在干,所述井下电控无级位置调节结构包括基管(2)以及套设在所述基管(2)上的电机、減速装置和传动装置; 所述电机包括环形的电机输出轴,所述环形的电机输出轴能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基管上; 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环形的NN型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的NN型少齿差行星齿轮減速器包括环形的偏心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偏心传动轴上的第一级外齿轮(14)和第二级外齿轮(142)、环形的第一级内齿轮(13)和环形的第二级内齿轮(15); 所述环形的偏心传动轴与环形的电机输出轴连接; 所述第一级内齿轮固定地套设在所述基管上并与所述第一级外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级内齿轮能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基管上并与所述第二级外齿轮相啮合;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能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基管外并与所述第二级内齿轮(15)连接的螺纹管(23);传动螺母套(35),通过螺接套设所述螺纹管(23)外并相对所述基管(2)上下移动;上滑套(30)螺接在所述传动螺母套(35)的上端并套设在所述传动螺母套(35)之外;下滑套(37)螺接在所述传动螺母套(35)的下端并套设在所述传动螺母套(35)之外。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井下电控无级位置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的电机输出轴为偏心筒,所述环形的偏心传动轴(6)与环形的电机输出轴为一体式结构。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井下电控无级位置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电控无级位置调节结构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基管上端的上接头(1),以及通过螺纹固定套接在所述上接头(I)外的接头套筒(10),所述第一级内齿轮(13)固定地套接在所述接头套筒(10)之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电控无级位置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环形的定子和设置在所述定子与所述环形的电机输出轴之间的转子,所述环形的电机输出轴通过轴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沈泽俊,张卫平,钱杰,李明,王新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