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890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水装置,该储水装置包括:储水容器(10),该储水容器包括具有防渗层(80)的底壁和侧壁,并且该储水容器的顶部盖有盖板(12);集水部,该集水部允许储水容器外部的水进入储水容器内;至少一个出水井(30),该出水井位于储水容器内部并与储水容器的外部连通,出水井的侧壁为可透水的,且延伸至储水容器的底壁;其中,储水装置还包括框架结构(11),该框架结构位于储水容器内部并支撑在所述储水容器的所述底壁和所述盖板之间,框架结构将储水容器的内部分隔成彼此连通的储水空间(11b)。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储水装置既具有过滤净化功能,又具有较高的储水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资源的储存与处理,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储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全球的水资源匮乏,世界各地缺水的地方很多。在很多缺水的地区,人们的饮用水、生活生产用水都存在短缺问题。尤其是近些 年来,由于气候原因,很多地区的降水不规范,造成这些地区长时间干旱。为了解决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很多地区打水井,但由于些水没有经过过滤,不适合饮用;尽管水在长时间沉淀后可变得清澈些,但时间长后,水容易变臭,变质;而且井里的水很快就渗入地下,或蒸发掉。与地下水相比,雨水不含石灰质,属于软水,作为工业或商业使用都不需要额外增加高昂的软化处理费。因此,雨水收集对于充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成本具有重大的意义。CN 101839009 A公开了一种多井储水系统,图I为该多井储水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如图I所示,该多井储水系统包括上面开口的储水容器10,该储水容器10的容器壁为防水结构;位于储水容器10内部的多口集水井40,该集水井40的井壁为透水结构,集水井40与储水容器10之间填充有填料,该填料包括混合的细砂70及透水储水载体50,该透水储水载体50具有储水腔60。该多井储水系统所收集的雨水或污水,经过细砂70的沉淀过滤能够得到较纯净的水,而且水保存在填料中或集水井内不易变质、发臭。同时,填料中的透水储水载体50有效地增加了储水容量。但是,为了达到过滤作用须在储水容器10的内部填充部分细砂70,大大限制了该多井储水系统的储水率,不能满足大量收集、存储雨水的需求。因此,如何在确保过滤功能的前提下能够提高储水装置的储水率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保过滤功能的前提下能够提高储水装置的储水率的储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水装置,该储水装置包括储水容器,该储水容器包括具有防渗层的底壁和侧壁,并且该储水容器的顶部盖有盖板;集水部,该集水部允许所述储水容器外部的水进入所述储水容器内;和至少一个出水井,该出水井位于所述储水容器内部并与该储水容器的外部连通,所述出水井的侧壁为可透水的且延伸至所述储水容器的底壁;其中,所述储水装置还包括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位于所述储水容器的内部并支撑在所述储水容器的所述底壁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框架结构将所述储水容器的内部分隔成彼此连通的储水空间。优选地,所述框架结构由多块砌块堆砌而成。优选地,所述砌块为长方体形,所述多块砌块从所述储水容器的一个侧壁到与该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沿所述储水容器的深度方向堆砌为多层,每层中的多个砌块排列为彼此平行间隔的多排锯齿波形,在深度方向上相邻的层中的锯齿波形彼此错开,从而使各层中任意相邻的锯齿波形之间的空间连通形成所述储水空间。优选地,所述多层砌块中,从所述储水容器的底壁开始,所述多层中的奇数层的锯齿波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互相重合,所述多层中的偶数层的锯齿波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互相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砌块和/或所述盖板为可透水的。优选地,所述砌块是通过含有硅砂和亲水性粘结剂的砂基组合物成型得到的砂基 砖。优选地,所述砌块为包括紧密结合为一体的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的复合透水砖,该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和包覆骨料的粘结剂,且所述透水表层中的粘结剂至少包括亲水性粘结剂。优选地,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由钢材制成的桁架。优选地,所述防渗层的至少一部分为可透气的。优选地,所述防渗层由砂基疏水颗粒铺设而成。优选地,所述储水装置还包括原砂层,该原砂层铺设在所述储水容器的底壁的所述防渗层上方。优选地,所述储水容器的侧壁包括防渗混凝土。优选地,所述储水容器为设置在地下的储水坑。优选地,所述集水部包括至少一个进水井,该至少一个进水井位于所述储水容器内部并与所述储水容器的外部连通,所述进水井的侧壁为可透水的且延伸至所述储水容器的底壁。优选地,所述集水部还包括将所述进水井和所述储水容器的外部连通的集水管。优选地,所述进水井的侧壁上设置有溢流口以及与该溢流口连接的溢流管,该溢流口位于与所述进水井的井口相邻近的位置,所述溢流管与所述储水容器的外部相通。通在储水装置中设置有具有储水空间的框架结构,既保证了储水装置的过滤功能,又有效地增加了储水装置的储水率。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现有的储水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储水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储水装置中的框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框架结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和图5是图2中所述的储水装置的储水容器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储水容器11框架结构12盖板20进水井30出水井40集水井50透水储水载体60储水腔70细砂80防渗层90原砂层Ila砌块 Ilb储水空间20a集水管20b溢流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水装置,该储水装置包括储水容器10,该储水容器10包括具有防渗层80的底壁和侧壁,且该储水容器10的顶部盖有盖板12 ;集水部,该集水部允许储水容器10外部的水进入框架结构11的所述储水空间Ilb ;和至少一个出水井30,该至少一个出水井30位于储水容器10内部并与储水容器10的外部连通,出水井30的侧壁为可透水且延伸至储水容器10的底壁;其中,本专利技术所述储水装置还包括框架结构11,该框架结构11位于储水容器10内部并支撑在储水容器10的底壁和盖板12之间,框架结构11将储水容器10的内部分隔成彼此连通的储水空间lib。所述的框架结构11既可以是建筑领域中的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也可以是指任意具有支撑作用且内部具有空间的结构。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框架结构11不仅起到支撑盖板12的作用,而且还充分利用了储水容器10的内部空间,框架结构11将储水空间1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了互相连通的储水空间11b,外部的水通过集水部的引导进入到储水空间Ilb中,从而充分利用的储水容器10的内部空间,提高了储水装置的储水率。所述集水部可以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能够将储水容器10外部的水引导进入储水容器10内部的结构。例如,集水部可以是设置在盖板12上位于框架结构11上方的通孔,储水容器10外部的水通过盖板上的通孔进入到储水容器10的内部,并存储在框架结构11的储水空间Ilb 中。再如,集水部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储水容器10的侧壁上的孔和与该孔连通的管路。储水容器10外部的水通过储水容器侧壁上的孔及于该孔连通的管路引入储水容器10的内部,并存储在框架结构11的储水空间Ilb中。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储水装置用作雨水井,收集雨水时,盖板12也可以用作集水部,用作集水部的盖板12优选地由可透水材料制成。这样,落在盖板12上的雨水可渗透通过盖板12进入到储水空间Ilb中。储水空间Ilb是彼此连通的,从而使储水空间Ilb中储存的水可以与出水井30的侧壁相接触,并且通过出水井30的侧壁渗透进入出水井30内部。如上所述,进入储水装置中的水不仅能够存储在出水井30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水装置,该储水装置包括:储水容器(10),该储水容器(10)包括具有防渗层(80)的底壁和侧壁,并且该储水容器(10)的顶部盖有盖板(12);集水部,该集水部允许所述储水容器(10)外部的水进入所述储水容器(10)内;至少一个出水井(30),该出水井(30)位于所述储水容器(10)内部并与该储水容器(10)的外部连通,所述出水井(30)的侧壁为可透水的且延伸至所述储水容器(10)的底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还包括框架结构(11),该框架结构(11)位于所述储水容器(10)内部并支撑在所述储水容器(10)的所述底壁和所述盖板(12)之间,所述框架结构(11)将所述储水容器(10)的内部分隔成彼此连通的储水空间(11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水装置,该储水装置包括 储水容器(10),该储水容器(10)包括具有防渗层(80)的底壁和侧壁,并且该储水容器(10)的顶部盖有盖板(12); 集水部,该集水部允许所述储水容器(10)外部的水进入所述储水容器(10)内; 至少一个出水井(30),该出水井(30)位于所述储水容器(10)内部并与该储水容器(10)的外部连通,所述出水井(30)的侧壁为可透水的且延伸至所述储水容器(10)的底壁; 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还包括框架结构(11),该框架结构(11)位于所述储水容器(10)内部并支撑在所述储水容器(10)的所述底壁和所述盖板(12)之间,所述框架结构(11)将所述储水容器(10)的内部分隔成彼此连通的储水空间(11b)。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11)由多块砌块(Ila)堆砌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Ila)为长方体形,所述多块砌块(Ila)从所述储水容器(10)的一个侧壁到与该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沿所述储水容器(10)的深度方向堆砌为多层,每层中的多个砌块(Ila)排列为彼此平行间隔的多排锯齿波形,在深度方向上相邻的层中的锯齿波形彼此错开,从而使各层中任意相邻的锯齿波形之间的空间连通形成所述储水空间(11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砌块(Ila)中,从所述储水容器(10)的底壁开始,所述多层中的奇数层的锯齿波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互相重合,所述多层中的偶数层的锯齿波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互相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Ila)和/或所述盖板(12)为可透水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Ila)是通过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升益秦升龙秦申二陈梅娟贾屹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