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及建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及建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关于自然能开发利用研究较多,取得了多项应用成果,如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技术及设备,可用于建筑采暖、空调与热水供应。空气源热泵存在着能效受外部环境影响过大、运行费用较高的瓶颈。水是最简单、最廉价的储热介质,然而类似于北京等中国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严禁开发利用,水源热泵技术难以采用,也制约了水源热泵技术在北方地区的应用。与此同时,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国内大量开展,城市雨水收集、储存、应用系统越来越多。
[0003]本专利技术将海绵城市建设与自然能源开发结合起来,提出一种综合利用地源、水源及空气源的供热技术,为北京等寒冷、缺水地区建筑新风换热提供创新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该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蓄水池和换热系统,蓄水池设置在地下,蓄水池内铺设水气换热器;换热系统包括送风机和抽风机,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建筑物外空气和建筑地道风连通,出风口与蓄水池的水气换热器的进气口连通,水气换热器的出风口与送风机连接,送风机与建筑物的通气道连接为建筑物输送新风,建筑物空气通过蓄水池的水气换热器换热后进入建筑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建筑物外的空气和建筑地道风作为所述空气源热泵的热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系统还包括新风换热器,新风换热器设置在送风机与建筑物之间,用于对经水体换热后的空气进一步加热或降温送入建筑物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蓄水池内部设置有水净化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气换热器绕着水净化模块铺设。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净化模块包括具有透水滤水作用的蜂巢滤墙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进水口与砂基雨水资源化设施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底部设置透气防渗地埋孔,所述透气防渗地埋孔埋入蓄水池底下土壤,透气防渗地埋孔中充填有透气防渗砂,透气防渗砂孔隙内气体通过热对流作用增加土壤与水体的热交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的出气口与抽风机进风口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升益,李决龙,马志坤,吴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