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特别涉及基坑支护内支撑结构,特别涉及材料的收利用的支撑结构以及该结构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在基坑支护结构中,内支撑支护结构常用的围檩,主要有钢筋混凝土围檩和型钢围檩。为了减少支撑结构中的对撑和角撑的数量,增大基坑的施工空间,需要增大其围檩的跨度。为此,钢筋混凝土围檩通过增大截面尺寸,型钢围檩则是通过增加型钢结构的层数来实现,但这些方法将大大增加支护材料的用量。于是出现了各种边桁架的结构型式,这样既可以增大围檩的跨度,又可提高其刚度,如图I所示。当基坑宽度较小时,可采用八字对撑连接的围檩,如图2所示。 由图I可以看出,这样的围檩结构型式,其跨度一般只能达到15 25m左右,仍难达到大幅度减少对撑和角撑数量,增大基坑施工空间的目的。由图2可以看出,这种八字对撑连接的围檩结构,其围檩的跨度只能控制在5 10m左右。显然,这两种形式围檩的刚度仍然比较小,难以达到大跨度的要求。为了控制支撑结构的水平变形量,对大跨度围檩的刚度均有较高要求。通过传统的边桁架结构或增加围檩的截面尺寸的办法,均不是理想方法。与钢筋混凝土围檩相比,预应力钢围檩具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坑支护用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其特征是,包括下弦梁、腹杆和上弦预应力柔性筋;腹杆下端固定在下弦梁上,上端与上弦预应力柔性筋滑动式接触,预应力柔性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下弦梁的两端上,形成一个鱼腹状结构;下弦梁为钢筋混凝土梁;下弦梁的二端设置有对预应力柔性筋施加预应力的锚具,或腹杆上端具有对预应力柔性筋施加预应力的伸缩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用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其特征是,包括下弦梁、腹杆和上弦预应力柔性筋;腹杆下端固定在下弦梁上,上端与上弦预应力柔性筋滑动式接触,预应力柔性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下弦梁的两端上,形成一个鱼腹状结构;下弦梁为钢筋混凝土梁;下弦梁的二端设置有对预应力柔性筋施加预应力的锚具,或腹杆上端具有对预应力柔性筋施加预应力的伸缩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其特征是,腹杆为多根,多根腹杆长度不等或相等或部分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其特征是,所述筋为多根钢绞线,钢绞线是由多根高强低松驰的钢丝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其特征是,钢绞线与腹杆之间光滑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其特征是,下弦梁和腹杆的材料为型钢,型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进行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其特征是,下弦梁为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型钢与混凝土之间通过螺栓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其特征是,在该鱼腹梁的两端需要设置支撑杆。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其特征是,在下弦梁外侧需要设置支座,这些支座分别为型钢或混凝土传力键或预埋螺栓,并支承在围护结构上。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其特征是,与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连接的竖向围护结构为灌注桩、地下连接墙、搅拌桩内插型钢中的一种。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其特征是,腹杆为单根直杆、多根直杆或八字撑杆组合而成。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全林,陈伟宏,宋伟民,毕平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强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