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06417 阅读:5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包括岩土体、支护桩、横梁、锚孔、预应力锚索、锚头以及桩间挡土板,其中,岩土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一对应的支护桩;横梁将同一侧支护桩的顶部连接在一起;锚孔为水平孔并贯穿相对应的支护桩和岩土体;预应力锚索放置于锚孔中;锚头将预应力锚索锚固在支护桩上;两相邻支护桩之间设有桩间挡土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限制了岩土体位移,其锚固可靠,能够保证相邻深基坑边坡的安全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基坑支护结构及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建设正遇到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工程,而随着建设用地的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深基坑需要在城市建筑密集区内施工,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相邻深基坑支护的问题。这些基坑大多临近已有建筑、地下隧道、地下市政管线设施等,这些深基坑的施工必然会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和地下市政管线设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就需要一种相邻深基坑支护结构,使其锚固可靠,能够保证相邻深基坑间边坡的安全和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旨在锚固可靠,同时保证相邻深基坑间边坡的安全和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包括岩土体、支护桩、横梁、锚孔、预应力锚索、锚头以及桩间挡土板,其中,所述岩土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一对应的支护桩;所述横梁将同一侧支护桩的顶部连接在一起;所述锚孔为水平孔并贯穿相对应的支护桩和岩土体;所述预应力锚索放置于锚孔中;所述锚头将预应力锚索锚固在支护桩上;两相邻所述支护桩之间设有桩间挡土板。优选地,所述支护桩、横梁以及桩间挡土板均为钢筋混凝土。优选地,所述桩间挡土板上还设有泄水孔。优选地,所述预应力锚索由多束钢绞线制成,所述预应力锚索外设有塑料套管,所述锚头与锚孔之间有混凝土锚墩。优选地,所述锚头外设有混凝土将所述锚头和所述预应力锚索封闭。优选地,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还包括设于基坑底部的排水沟以及设于边坡顶部的截水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上述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施工图进行支护桩位置放线,施工支护桩;2)施工横梁,将同侧的所述支护桩的顶部连接在一起;3)施工截水沟;4)开挖左侧支护桩左侧的岩土体和右侧支护桩右侧的岩土体;5)在支护桩和岩土体上钻出锚孔,锚孔为水平孔;6)将预应力锚索放置于所述锚孔中;7)在锚孔的两侧安装锚头,将预应力锚索穿过锚头;8)在两侧同时对预应力锚索进行张拉,同一水平高度的预应力锚索的张拉顺序是从中间向两侧张拉;9)预应力锚索张拉完成后,切除多余的钢绞线,用混凝土将锚头封闭;10)完成两侧开挖高度之内的桩间挡土板施工,并在桩间挡土板上预留泄水孔;11)重复步骤4)至10),直至施工完成;12)在基坑底部设置排水沟。优选地,采用钻孔机在支护桩和岩土体上钻出锚孔,钻孔过程中采用全站仪测量钻机钻杆的外露偏差并采用电子导向仪来实时测量钻头偏差,以控制锚孔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孔距误差不大于20mm、偏斜度不大于5%。优选地,刚完成混凝土浇筑的支护桩与相邻桩孔的安全成孔距离不应小于4倍桩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36小时。优选地,当支护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再进行开挖左侧支护桩左侧的岩土体和右侧支护桩右侧的岩土体的步骤;当所有支护桩的混凝土强度均大于20Mpa且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再进行对所述预应力锚索进行张拉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通过在两侧对应支护桩成对穿锚索孔,将锚索锚固在支护桩上,形成对拉锚固体系,预应力锚索无自由端盒锚固端,支护体系通过对预应力锚索两端分别进行预应力张拉,并锚固于桩体,与支护桩形成一个整体,限制岩土体位移,其锚固可靠,能够保证相邻深基坑边坡的安全和稳定。另外,通过横梁将一侧支护桩的顶部连接,同时相邻支护桩之间设有桩间挡土板,从而提高了本支护结构的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锚孔偏差测量示意图。图中,1-岩土体、2-支护桩、3-横梁、4-截水沟、5-锚孔、6-预应力锚索、7-锚头、8-桩间挡土板、9-泄水孔、10-排水沟。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参照图1和图2,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包括岩土体1、支护桩2、横梁3、锚孔5、预应力锚索6、锚头7以及桩间挡土板8,其中,岩土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一对应的支护桩2;横梁3将同一侧支护桩2的顶部连接在一起;锚孔5为水平孔并贯穿相对应的支护桩2和岩土体1;预应力锚索6放置于锚孔5中;锚头7将预应力锚索6锚固在支护桩2上;两相邻支护桩2之间设有桩间挡土板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支护桩2、横梁3以及桩间挡土板8均为钢筋混凝土。支护桩2的截面为圆形,横梁3的截面为矩形。两侧对应的支护桩2的连线与岩土体1垂直,支护桩2伸入岩土体1的底部。桩间挡土板8上还设有泄水孔9。桩间挡土板8的两端将两相邻支护桩2连接。本实施例中,泄水孔9呈梅花形布置,泄水孔9的水平间距与支护桩2水平间距相同,泄水孔9的竖向间距为2.0m。本实施例中,预应力锚索6由多束钢绞线制成,预应力锚索6外设有塑料套管,锚头7与锚孔5之间有混凝土锚墩。锚头7外设有混凝土将锚头7和预应力锚索6封闭。进一步地,本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还包括设于基坑底部的排水沟10以及设于边坡顶部的截水沟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通过在两侧对应支护桩2成对穿锚索孔,将锚索锚固在支护桩2上,形成对拉锚固体系,预应力锚索6无自由端盒锚固端,支护体系通过对预应力锚索6两端分别进行预应力张拉,并锚固于桩体,与支护桩2形成一个整体,限制岩土体1位移,其锚固可靠,能够保证相邻深基坑边坡的安全和稳定。另外,通过横梁3将一侧支护桩2的顶部连接,同时相邻支护桩2之间设有桩间挡土板8,从而提高了本支护结构的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上述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施工图进行支护桩位置放线,施工支护桩2;支护桩2的开挖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支护桩2的成孔采用间隔成孔的施工顺序,刚完成混凝土浇筑的支护桩2与相邻桩孔的安全成孔距离不应小于4倍桩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36小时,支护桩2伸入岩土体1部的深度要达到施工图的要求;2)施工横梁3,将同侧的支护桩2的顶部连接在一起;3)施工截水沟4(本实施例中,截水沟4与支护桩2的距离为1.0m);4)开挖左侧支护桩2左侧的岩土体1和右侧支护桩2右侧的岩土体1;当支护桩2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再进行开挖左侧支护桩2左侧的岩土体1和右侧支护桩2右侧的岩土体1的步骤,在开挖岩土体1需保证每次开挖高度不得大于预应力锚索6的竖向间距;5)在支护桩2和岩土体1上钻出锚孔5,锚孔5为水平孔;具体采用钻孔机在支护桩2和岩土体1上钻出锚孔5,参照图3,钻孔过程中采用全站仪测量钻机钻杆的外露偏差并采用电子导向仪来实时测量钻头偏差,以控制锚孔5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孔距误差不大于20mm、偏斜度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岩土体、支护桩、横梁、锚孔、预应力锚索、锚头以及桩间挡土板,其中,所述岩土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一对应的支护桩;所述横梁将同一侧支护桩的顶部连接在一起;所述锚孔为水平孔并贯穿相对应的支护桩和岩土体;所述预应力锚索放置于锚孔中;所述锚头将预应力锚索锚固在支护桩上;两相邻所述支护桩之间设有桩间挡土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岩土体、支护桩、横梁、锚孔、预应力锚索、锚头以及桩间挡土板,其中,所述岩土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一对应的支护桩;所述横梁将同一侧支护桩的顶部连接在一起;所述锚孔为水平孔并贯穿相对应的支护桩和岩土体;所述预应力锚索放置于锚孔中;所述锚头将预应力锚索锚固在支护桩上;两相邻所述支护桩之间设有桩间挡土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横梁以及桩间挡土板均为钢筋混凝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间挡土板上还设有泄水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索由多束钢绞线制成,所述预应力锚索外设有塑料套管,所述锚头与锚孔之间有混凝土锚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头外设有混凝土将所述锚头和所述预应力锚索封闭。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基坑底部的排水沟以及设于边坡顶部的截水沟。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相邻深基坑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施工图进行支护桩位置放线,施工支护桩;2)施工横梁,将同侧的所述支护桩的顶部连接在一起;3)施工截水沟;4)开挖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尚锋吴建文韦棚藉黄进鲍素贞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