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功能化聚乳酸纤维制备及应用的
技术介绍
聚乳酸纤维简称PLA纤维,是一种以可再生的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过发酵、聚合、纺丝制得的纤维材料,其玉米等原料来源是可以再生的,克服了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依赖于石油的缺点;而且,聚乳酸纤维的废弃物在水中或土壤中可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解决了合成纤维难降解的问题。聚乳酸纤维及其纺织品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其虽然在常温下能够正常使用,但是环境温度一旦升高,超过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570C以后,PLA纤维 及其制品的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会急剧下降,并且变形、发黏,限制了应用范围;另外,耐热性差也会带来成型问题,例如PLA长丝非织造布用热成型法做成地毯,成型温度130-140°C时,非织造布由于强度下降、延伸性下降,不易成型,常出现深挤部分破裂等问题;由于耐热性差,聚乳酸纤维及织物不能采用常规的高温染色方法和高温熨烫。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和应用缺陷,在制备聚乳酸纤维的过程中,添加纳米SiO2无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热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如下: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聚乳酸、二氧化硅、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盐酸、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其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为计量单位聚乳酸:HO[OCCH(CH3)O]825H???1970g±1g二氧化硅:SiO2?????????????????30g±0.01g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H2(CH2)3Si(OC2H5)3??1.5g±0.001g盐酸:HCl????????????????2mL±0.1mL无水乙醇:CH3CH2OH????1000mL±50mL去离子水:H2O????????30000mL±50mL?制备方法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热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如下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聚乳酸、二氧化硅、Y-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盐酸、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其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为计量单位 聚乳酸H0[OCCH(CH3)O] 825H 1970g±lg 二氧化硅Si0230g±0. Olg Y-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H2(CH2)3Si (OC2H5) 3 I. 5g±0. OOlg 盐酸HC12mL±0. ImL 无水乙醇CH3CH2OH 1000mL± 50mL 去离子水=H2O30000mL±50mL 制备方法如下 (I)精选化学物质材料对制备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要进行精选,并进行质量纯度、浓度控制 聚乳酸固态固体,圆柱形颗粒Φ3Χ3πιπι,99. 9% 二氧化硅固态固体,颗粒直径彡Φ30ηπι,99. 9% Y-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液态液体,99. 9% 盐酸液态液体,浓度37. 5% 无水乙醇液态液体,99. 9% 去离子水液态液体,99. 9% (2)干燥聚乳酸 聚乳酸的干燥在真空转鼓中进行; ①将聚乳酸颗粒置于转鼓中; ②接通电源,抽取转鼓中空气,真空度为0.0謹 &,干燥温度801土1°C,干燥时间5h,使聚乳酸颗粒预结晶; ③将真空转鼓干燥温度调至110°C±1°C,继续干燥10h,然后停 止加热,自然冷却至25°c,聚乳酸颗粒含水率< 40ppm ; (3)二氧化硅表面改性 ①配制盐酸水溶液,量取盐酸2mL±0.lmL、去离子水248mL± lmL,加入烧杯中,搅拌5min,制成O. lmol/L的盐酸水溶液; ②将偶联剂Y-氨丙基二乙氧基娃烧I. 5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无水乙醇IOOmL,用O.lmol/L的盐酸水溶液45mL土 ImL调节pH值为5-6 ; ③将烧杯置于水浴锅中,在温度为60°C±2°C下,水解30min,成水解溶液; ④将二氧化硅30g加入到水解溶液中,然后置于超声振荡仪中,设置温度为30°C、超声频率为30kHz,超声振荡30min ; ⑤将水解溶液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120°C下烘干8h; ⑥将干燥、改性后的二氧化硅用球磨仪研磨,制得改性二氧化硅; (4)聚乳酸+二氧化硅母粒的制备 聚乳酸+ 二氧化硅母粒的制备是在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的; ①双螺杆挤出机上设定十个温度区,1-2区165°C -170°C, 3-4区171°C _173°C,5_6区.174°C -178°C,7-8 区 179°C -183°C,9_10 区 184°C _190°C ; ②将聚乳酸颗粒1000g±lg和改性二氧化硅30g±0.Olg分别置于主喂料口和侧喂料口中,并密封; ③开启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转速为210r/min,同时开启主喂料机和侧喂料机,使聚乳酸+ 二氧化硅在双螺杆挤出机内压缩-熔融-混合形成熔体,熔体压力为I. 2Mpa±0. 2Mpa,熔体温度为184°C ± I °C,熔体挤压后通过口模挤出,成熔体细流; ④熔体细流通过冷却水槽,在温度为25°C下,在去离子水20000mL中冷却成带条; ⑤带条进入切粒机切制,切粒机转速为85r/min,将带条切断制成Φ3Χ3_圆柱形颗粒,即聚乳酸+ 二氧化硅母粒; (5)聚乳酸+二氧化硅母粒纺丝 聚乳酸+ 二氧化硅母粒纺丝是在单螺杆挤出机上进行的,是在加热、挤压、冷却、油辊、拉伸、卷绕过程中完成的; ①开启单螺杆挤出机电源,设置单螺杆六个温度区域,I区180°C-183 °C, 2区.187 V -190 °C,3 区 190 V -194 °C,4 区 195 V -198 °C,弯管区 197 V -202 V,箱体区.1990C _204°C,熔体压力 IOMpa ; ②将干燥的聚乳酸颗粒970g和聚乳酸+二氧化硅母粒1030g分别置于主喂料箱和侧喂料箱中; ③分别开启单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箱与侧喂料箱,将聚乳酸颗粒和聚乳酸+二氧化硅母粒在单螺杆内混合、压缩、熔融,形成混合熔体,控制熔体温度为195°C ±1°C,经弯管、箱体进入计量泵计量,然后送至喷丝组件,形成熔体细流; ④熔体细流于110°C±3°C的冷却装置中缓慢冷却,逐渐形成纤维,即聚乳酸+ 二氧化硅纤维; ⑤聚乳酸+二氧化硅纤维进入丝室,在冷空气下控制送风温度25°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强,吴改红,贾虎生,张蕊萍,戴晋明,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