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稀土氧化物在硬质合金中应用效果的碳控制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8501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3:48
一种提高稀土氧化物在硬质合金中应用效果的碳控制技术,所述碳控制技包括(1)配碳量计算:根据公式计算配碳量;其中Ct为总配碳量,CWC为碳化钨中实际碳含量与目标碳含量之间的差量,CReO为稀土氧化物在硬质合金制备过程中所消耗的碳量,A是0.8~1.2的常数;(2)在烧结过程中,控制出现液相前或在1000~1200℃时真空烧结炉内的真空度不高于8Pa。本发明专利技术碳控制在配料和烧结步骤完成,基本上不改变原硬质合金制造工艺和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碳控制技术的通用性强;本发明专利技术碳控制技术的效果良好,可解决稀土氧化物应用于硬质合金中的脱碳问题,明显提高稀土硬质合金产品的综合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稀土硬质合金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稀土氧化物在硬质合金中应用效果的碳控制技术,属粉末冶金

技术介绍
WC-Co硬质合金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极高的抗压强度、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优良性能。作为一种高效的工具材料和结构材料,近年来硬质合金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对我国的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与发达国家硬质合金产品相比,我国硬质合金产品尚存在强度和韧性不足的弱点,在使用性能和有效寿命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杂质元素在相界面的富集是硬质合金韧性不高的主要原因。稀土元素易与界面上的杂质形成复杂化合物,起到改善夹杂物形态和净化相界的作用。在硬质合金中添加微量稀土元素,可以抑制烧结过程中合金的晶粒长大,提高合金的强度和韧性,进而提高硬质合金产品的使用寿命。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在硬质合金生产工艺过程中极容易被氧化。稀土在硬质合金中最简单也最常见的添加形态是稀土氧化物。然而,稀土氧化物在硬质合金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稳定,严重影响了稀土硬质合金的产业化进程。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前期研究发现,碳控制是决定稀土氧化物在硬质合金中应用效果的关键问题之一。在稀土硬质合金制备过程中进行适宜的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稀土氧化物在硬质合金中应用效果的碳控制技术,碳控制技术的对象硬质合金的组分为WC硬质相、Co粘结相和稀土氧化物;其中Co粘结相的质量百分比为5~15%,稀土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为0.05~4%,WC硬质相为余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控制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配碳量计算:根据公式计算配碳量;其中Ct为总配碳量,CWC为碳化钨中实际碳含量与目标碳含量之间的差量,CReO为稀土氧化物在硬质合金制备过程中所消耗的碳量,A是0.8~1.2的常数;(2)烧结过程中的真空度控制:按照常规硬质合金制造工艺将混合粉进行球磨、压制和烧结;在烧结过程中,出现液相以前或在1000~1200℃时真空烧结炉内的真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稀土氧化物在硬质合金中应用效果的碳控制技术,碳控制技术的对象硬质合金的组分为WC硬质相、Co粘结相和稀土氧化物;其中Co粘结相的质量百分比为5 15%,稀土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为O. 05 4%,WC硬质相为余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控制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配碳量计算根据公式Cf = Cmc'1' AxCmtf 计算配碳量;其中G为总配碳量,C1WC为碳化钨中实际碳含量与目标碳含量之间的差量,Qe0为稀土氧化物在硬质合金制备过程中所消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玲吴爱华陆德平陈进耿陈志宝尹桦刘秋香邹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