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的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79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涉及一种用于防止侧壁皱纹、板厚减少等、精度好、没有成形形状的限制且短时间地成形用于批量生产用压制成形的试制品等立体形状产品的成形方法与装置。重复1次以上的如下步骤:在夹持毛坯件的缘部的状态下,从板厚方向压入具有成形形状的成形凸模,进行直至规定高度的拉深成形,在保持成形凸模的压入状态,增加夹紧压力并锁定材料的流动的状态下,从隔着板厚而与成形凸模相反的一侧,通过工具进行形状成形,然后,降低夹紧压力,使成形凸模再次上升所需高度进行拉深成形,接着,在提高夹紧压力并锁定材料的流动的状态下,通过前述工具进行形状成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薄板的成形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将金属薄板加工为立体形状的方法或者机构,公知的有如下的成形方法在X-Y工作台上固定薄板,将该薄板一边通过位于上方且可以在Z轴方向上移动的工具压紧到下方一边通过工具的移动依次塑性变形,从而进行成形。作为该方法的应用,有时也使用成形模,图1表示该成形法的概要。但是,因为现有技术通过棒状工具描绘等高线轨迹来逐次成形形状的成形整体,所以有如下的问题。1)直至成形结束,耗费时间,例如用于500个/月以上的批量生产的成形是困难的。2)板厚的减少较大。若使毛坯板厚为t0,成形后的板厚为t,成形角度为θ,板厚的减少率为δ,则成形后的板厚以t=t0·sinθ求出,不过因为一直以来在成形角度为20度,板厚为0.8mm的情况下,产生34.2%的板厚减少,该部位容易断裂,所以例如不能够满足汽车部件的情况的板厚减少度为30%以下这一要求。3)纵壁的成形是困难的或者是不可能的。在成形品中有陡角度的部分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仿形的成形是困难的,成形角度θ在铝上界限是15度,在SPC上界限是20度,在SUS上界限是25度。因此,与2)相对应,在可以成形的形状上产生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板的成形方法,在夹持毛坯件的缘部的状态下,从板厚方向压入被加工为成形形状的成形凸模,接着,在压入前述成形凸模的状态下,从隔着板厚而与成形凸模相反的一侧,通过工具进行形状成形,其特征在于,重复1次以上的如下步骤:在夹持毛坯件的缘部的状态下,从板厚方向压入具有成形形状的成形凸模,进行直至规定高度的拉深成形,在保持成形凸模的压入状态、增加夹紧压力而锁定了材料的流动的状态下,从隔着板厚而与成形凸模相反的一侧,通过工具进行形状成形,然后,降低夹紧压力,使成形凸模再次上升所需高度进行拉深成形,接着,在提高夹紧压力而锁定了材料的流动的状态下,通过前述工具进行形状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6-7 2005-1675421.一种薄板的成形方法,在夹持毛坯件的缘部的状态下,从板厚方向压入被加工为成形形状的成形凸模,接着,在压入前述成形凸模的状态下,从隔着板厚而与成形凸模相反的一侧,通过工具进行形状成形,其特征在于,重复1次以上的如下步骤在夹持毛坯件的缘部的状态下,从板厚方向压入具有成形形状的成形凸模,进行直至规定高度的拉深成形,在保持成形凸模的压入状态、增加夹紧压力而锁定了材料的流动的状态下,从隔着板厚而与成形凸模相反的一侧,通过工具进行形状成形,然后,降低夹紧压力,使成形凸模再次上升所需高度进行拉深成形,接着,在提高夹紧压力而锁定了材料的流动的状态下,通过前述工具进行形状成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工具,选择性地使用棒状的形状加工工具与压缩成形用的工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成形品或者成形过程中的毛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网野广之松原茂夫吕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阿敏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