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亚胺酚氧基镁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和在催化内酯开环聚合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中性配体直接与胺基镁在甲苯中反应,然后经过滤,浓缩,重结晶步骤从反应产物中获得目标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亚胺酚氧基镁化合物是一种高效的内酯开环聚合催化剂,可用于丙交酯、ε-己内酯等的聚合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亚胺酚氧基镁化合物的优点十分明显:原料易得,合成路线简单,产品收率高,性质比较稳定,同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能获得高分子量的聚丙交酯、聚己内酯,能够满足工业部门的需要。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亚胺酚氧基镁化合物,以及这类化合物在内酯聚合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脂肪族聚酯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药物的缓释材料、医用缝合材料等。同时其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和易于降解等特点决定了它在石油资源日益紧张的未来将成为聚烯烃材料重要的替代品,并能很好地解决当前的“白色污染”问题。目前应用于内酯聚合研究的单体包括丙交酯、己内酯、乙二醇酸酯及丁内酯;在上述单体当中,丙交酯可以通过乳酸二聚获得,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丙交酯具有三种异构体,L-丙交酯,D-丙交酯,内消旋丙交酯(meso-lactide)、1 I的L-丙交酯和D-丙交酯混合物称为外消旋丙交酯(rac-lactide)。丙交酯自身聚合或是与其他单 体共聚可以得到多种结构性能的聚合物,这些聚合物的广阔应用前景吸引着各国科学家对这些内酯的聚合及相关的催化剂的设计展开研究。早期的聚丙交酯一般是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在熔融状态下催化外消旋丙交酯开环聚合而获得。这种聚合物结构规整度差,分子量分布较宽,是无规聚合物。与其他类型的等规、间规或杂规聚合物或嵌段聚合物相比,这类聚合物的明显特征是结晶性较差、熔点较低、机械强度和可加工性较差;所以外消旋丙交酯无规聚合物的应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人们一直希望能够专利技术一种较简便的方法,即由外消旋丙交酯直接聚合获得高立体规整度的聚丙交酯;也就是说利用催化剂本身对不同构型的单体的选择性,在聚合过程中选择特定的单体进行聚合而得到一定规整度的聚合物。那么实施这种聚合的关键问题在于合成对两个对映异构单体分别具有选择性的催化剂。为了得到具有良好选择性的催化剂,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近一段时间以来,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2001年Coates小组用(BDI)MgOiPr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可获得高分子量的无规聚丙交酯(J. Am. Chem. Soc. 2001,123 3229-3238),2005年Lin小组合成了席夫碱配体镁络合物,在THF溶剂中,该化合物能够催化rac-丙交酯得到略显杂规的聚合物(Polymer, 2005,46 :9784-9792)。2007年,Carpentier小组合成了批唑基胺基镁络合物并用来催rac-丙交酯开环聚合,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得到无规聚丙交酯(Polyhedron, 2007, 26 :3817-3824.)。2008年,Harder小组用含有芳亚胺桥联配体的双核镁络合物催化rac-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无规的聚丙交酯(Eur. J. Inorg. Chem. 2008,3442-3451)。2009年,Arnold用氮杂卡宾烷氧基镁络合物催化外消旋丙交酯开环聚合,显示较好的催化活性,得到略显杂规的聚丙交酯(Dalton Trans.,2009,7236-7247)。2009年,Lin等人合成了 NNO-三齿酮亚胺配体镁络合物催化外消旋丙交酯开环聚合,显示了较好的催化活性,得到较高杂规度的聚丙交酯(J. Polym. Sci.PartA Polym. Chem.,2009,2318-2329)。2010 年,Otero 报道了含有环戊二烯基吡唑基的镁络合物,对L-丙交酯显示出较高的活性,但是对rac-丙交酯没有活性(Inorg. Chem. 2010,49,2859-2871)。2010年,我们小组报道了多齿胺基酚氧基镁络合物,该催化剂对丙交酯显示了超高活性,在甲苯中能够迅速对大量丙交酯单体完成聚合,得到杂规倾向的聚合物(Macromolecules 2010,43,6535-6537)。总而言之,人们在外消旋丙交酯聚合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突破,通过有效的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结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不同立体结构聚丙交酯的合成。在催化外消旋丙交酯选择性聚合方面,前人报道的通常都是得到无规聚丙交酯或者是杂规倾向的聚丙交酯,而具有高选择性的镁催化剂还鲜有报道,因此大量研究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开展,以合成获得高活性、高立体选择性的催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公开一类亚胺酚氧基镁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公开亚胺酚氧基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三在于公开亚胺酚氧基镁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内酯聚合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通过调研文献发现,手性金属络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立体选择性。手性配体能够诱导手性金属络合物的形成,因此本专利技术在配体结构中引入联苯骨架,利用联苯的轴手性来诱导镁金属中心的手性,从而达到实现高选择性催化剂的合成。另外,配体上具有大位阻取代基的络合物能够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较高规整度的聚合物。显然,增加金属中心的空间位阻有利于得到较高规整度的聚合物。通过改变芳基取代基,来调节金属中心的路易斯酸性,以及金属中心的空间位阻,研究空间效应、电子效应等影响因素对丙交酯开环聚合速率、聚合物规整度的影响。以实现较高活性催化剂的合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亚胺酚氧基配体镁化合物,具有以下通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亚胺酚氧基镁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通式:式(I)中:R1~R4分别代表氢,C1~C10直链、支链或环状结构的烷基,C7~C20单或多芳基取代的烷基,卤素;R5代表二(三甲基硅)胺基;X代表C1~C6直链或支链结构的烷氧基,C1~C6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取代的仲胺基;L代表四氢呋喃、乙醚、乙腈、吡啶、噻吩、乙二醇二甲醚可配位溶剂分子;n表示式(I)中所含前述配位溶剂分子的数量,n为0或1。FSA000007794172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亚胺酚氧基镁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通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亚胺酚氧基镁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 R4优选为氢,C1 C6直链、支链或环状结构的烷基,枯基,三苯基甲基,卤素;χ优选为C1 C3烷氧基、C1 C3烷基取代的仲胺基;L优选为四氢呋喃、乙醚、乙腈或没有配位溶剂。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亚胺酚氧基镁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 R4优选为氢、甲基、异丙基、叔丁基、枯基或卤素;Χ优选为甲氧基、二甲基胺基;L优选为四氢呋喃或没有配位溶剂。4.权利要求I 3任一项所述的亚胺酚氧基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5.权利要求I 3任一项所述的亚胺酚氧基镁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内酯的壞人 口 O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内酯选自L-丙交酯,D-丙交酯,rac-丙交酯,meso-丙交酯,己内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I 3任一项所述的亚胺酚氧基镁化合物为催化剂,使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燕,易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