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防伪容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707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防伪容器,包括外盖、上旋顶部件、旋升底座和使容器口部与颈部分离的破碎装置,旋升底座的下部内壁上设有固定装置,上部设有两个旋升端面,旋升底座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其内径适合破碎装置插入,位置对应容器口部、颈部的连接处,上旋顶部件的上部设倾倒出口部,其外缘配合有内盖,下端连接有导液管,上旋顶部件下部设有可与容器口部轴向干涉的部件,下部外壁上对称设两个突出部,上旋顶部件通过突出部支撑在旋升底座的两个旋升端面上,上旋顶部件和旋升底座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盖内,外盖与旋升底座轴向固定,与上旋顶部件周向联动,外盖顶部为脆性连接的端盖,其外径小于突出部最外端所在圆直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容器密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破坏瓶口方式开启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液体容器的密封、防伪是保证其内容物品质的关键,可视性防伪是现在采用的最普遍的防伪方式,其明显的外观变化容易引起人的注意,防伪效果好。毁瓶式防伪是可视性防伪方式的一种,但目前的毁瓶式防伪密封装置的结构设计不够完善,毁瓶开启后,断裂的瓶口会暴露在外,存在伤人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内部毁瓶密封装置,使断裂瓶口不外露,消除断裂瓶口伤人的安全隐患,同时提供一种使用该装置的防伪容器。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包括外盖、上旋顶部件、旋升底座和用于使容器口部与颈部分离的破碎装置,所述旋升底座的下部内壁上设有固定到容器颈部上的固定装置,旋升底座上部设有两个旋转上升的端面,旋升底座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通孔的内径适合破碎装置插入,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容器口部、颈部的连接处,所述上旋顶部件的上部设有倾倒出口部,所述倾倒出口部外缘通过螺纹配合有内盖,倾倒出口部的下端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伸入容器颈部,所述上旋顶部件下部设有可与容器口部轴向干涉的部件,上旋顶部件下部的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突出部,上旋顶部件通过突出部支撑在旋升底座的两个旋转上升端面上,上旋顶部件及旋升底座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盖内,所述外盖与旋升底座轴向固定,外盖与上旋顶部件之间设有周向联动装置,所述外盖的顶部为脆性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外径小于突出部最外端所在圆的直径。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中所述上旋顶部件下部可与容器口部轴向干涉部件为间隔设置的径向向内的凸起。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中所述上旋顶部件下部可与容器口部轴向干涉部件为周向向内的凸环。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破碎装置位于端盖和内盖之间。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外盖内壁的上部设有至少两条凸棱,两条凸棱间的凹槽适于容纳所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凸棱与突出部构成所述周向联动装置。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中还包括内塞,所述内塞的下部外壁上设有环形密封圈与容器颈部内壁紧配合,内塞的内壁上设有环状凸筋,所述导液管的外壁与环状凸筋紧配合。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外盖的内壁上设有环状凸起,所述旋升底座的外壁上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凸起与环状凹槽配合使外盖与旋升底座保持轴向固定。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中所述旋升底座下部内壁上设有若干竖向凸筋和卡爪,所述竖向凸筋和卡爪构成所述旋升底座固定到容器颈部上的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导液管与倾倒出口部为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破碎装置呈钥匙状,匙身为一长方体。本专利技术使用该内部毁瓶密封装置的防伪容器,其中所述容器口部和颈部自上至下设有第一环状凸台、滑行部、若干竖向凸起、第二环状凸台,所述容器口部和颈部连接处设有环状撬断凹槽,所述上旋顶部件下部的轴向干涉部件位于第一环状凸台的下方可沿滑行部滑动抵靠到第一环状凸台上形成轴向干涉,所述环状撬断凹槽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环状撬断凹槽的轴向高度小于钥匙身的宽度,所述竖向凸起与竖向凸筋配合周向固定,所述卡爪抵靠在第二环状凸台的下方实现轴向固定。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包括外盖、上旋顶部件、旋升底座和破碎装置,将旋顶开启与毁瓶开启方式相结合,首先旋转外盖通过周向联动装置带动上旋顶部件旋转,使上旋 顶部件上的突出部沿旋升底座上的旋转上升端面上升,而外盖与旋升底座保持轴向固定,旋升底座固定在容器上,所以外盖轴向上无法移动,旋转上升的上旋顶部件顶裂外盖顶部的脆性部分使端盖脱离外盖,此时设置在上旋顶部件下部的与容器口部轴向干涉的部件与容器口部发生轴向干涉使上旋顶部件无法继续向上移动,需要使用破碎装置插入旋升底座上的通孔将容器口部与颈部连接处撬断,再继续旋转外盖,带动上旋顶部件继续上升,断裂的容器口跟随上旋顶部件上升,设置端盖的外径小于上旋顶部件上的突出部最外端所在圆的直径,使突出部无法从外盖脱出,这样被撬断的容器口部只能保持在上旋顶部件下无法从外盖脱出,使断裂瓶口不外露,消除断裂瓶口伤人的安全隐患,倾倒内容物时,旋开内盖,内容物通过伸入容器颈部的导液管及其上部的倾倒出口部流出。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中,设置在上旋顶部件下部与容器口部轴向干涉的部件可以为间隔设置的径向向内的凸起或周向向内的凸环等多种形态;将破碎装置放置到内盖与顶盖之间,可有效防止破碎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失落;由于在上旋顶部件上升过程中导液管随其一同上升,为进一步保证密封不漏液,在该内部毁瓶密封装置中进一步设置内塞,内塞通过设置在外壁的密封圈与容器颈部密封配合,并通过内壁的环状凸筋与导液管紧配口 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防伪容器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初始打开前的正视剖视图;图2为图I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打开后的正视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4所示,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包括外盖I、上旋顶部件2、旋升底座3和用于使容器口部与颈部分离的破碎装置13。旋升底座3的下部内壁上设有若干竖向凸筋19和卡爪20,竖向凸筋19与容器颈部外壁上设置的若干竖向凸起23配合周向固定,卡爪20抵靠在容器颈部外壁上的第二环状凸台24的下方实现轴向固定。旋升底座3上部设有两个旋转上升的端面5,旋升底座3上至少设置一个通孔7,通孔7的位置对应设置在容器口部、颈部连接处的环状撬断凹槽25,通孔7的内径适合破碎装置13插入,破碎装置13设置呈钥匙状,匙身为一长方体,环状撬断凹槽25的轴向高度小于钥匙身的宽度,优选对称设置两个通孔7。上旋顶部件2的上部设有倾倒出口部8,倾倒出口部8外缘通过螺纹配合有内盖4,倾倒出口部8的下端连接导液管14,导液管14设计为与倾倒出口部8 一体成型结构,导液管14伸入容器颈部内,导液管14与容器颈部内壁之间还设有内塞16,内塞16的下部外壁上设有环形密封圈17与容器颈部内壁紧配合,内塞16的内壁上设有环状凸筋18,导液管14的外壁与环状凸筋18紧配合。上旋顶部件2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突出部9,上旋顶部件2通过突出部9支撑在旋·升底座3的两个旋转上升端面5上,上旋顶部件2下部还设有可与容器口部轴向干涉的部件,本实施方式采用间隔设置的径向向内的凸起15,径向向内凸起15位于设置在容器口部·外壁的第一环状凸台21的下方并可沿容器口部外壁上的滑行部22滑动抵靠到第一环状凸台21上。上旋顶部件2及旋升底座3的上部位于外盖I内,外盖I的内壁上设有环状凸起12,与旋升底座3的外壁上设置的环状凹槽6配合使外盖I与旋升底座3保持轴向固定。如图2所示,外盖I内壁的上部设置有若干凸棱11,相邻两条凸棱11间的凹槽适于容纳突出部9的至少一部分,外盖I通过凸棱11与突出部9的配合实现与上旋顶部件2的周向联动。外盖I的顶部为通过脆性部分连接的端盖10,端盖10的外径小于突出部9最外端所在圆的直径,初始打开前,破碎装置13放置于端盖10和内盖4之间。本专利技术内部毁瓶密封装置打开时,旋转外盖1,在凸棱11与突出部9的周向干涉作用下带动上旋顶部件2旋转,突出部9沿旋升底座3的旋转上升端面5爬升,外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盖(1)、上旋顶部件(2)、旋升底座(3)和用于使容器口部与颈部分离的破碎装置(13),所述旋升底座(3)的下部内壁上设有固定到容器颈部上的固定装置,旋升底座(3)上部设有两个旋转上升的端面(5),旋升底座(3)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7),通孔(7)的内径适合破碎装置(13)插入,所述通孔(7)的位置对应容器口部、颈部的连接处,所述上旋顶部件(2)的上部设有倾倒出口部(8),所述倾倒出口部(8)外缘通过螺纹配合有内盖(4),倾倒出口部(8)的下端连接有导液管(14),所述导液管(14)伸入容器颈部,所述上旋顶部件(2)下部设有可与容器口部轴向干涉的部件,上旋顶部件(2)下部的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突出部(9),上旋顶部件(2)通过突出部(9)支撑在旋升底座(3)的两个旋转上升端面(5)上,上旋顶部件(2)及旋升底座(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盖(1)内,所述外盖(1)与旋升底座(3)轴向固定,外盖(1)与上旋顶部件(2)之间设有周向联动装置,所述外盖(1)的顶部为脆性连接的端盖(10),所述端盖(10)的外径小于突出部(9)最外端所在圆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盖(I)、上旋顶部件(2)、旋升底座(3)和用于使容器口部与颈部分离的破碎装置(13),所述旋升底座(3)的下部内壁上设有固定到容器颈部上的固定装置,旋升底座(3)上部设有两个旋转上升的端面(5),旋升底座(3)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7),通孔(7)的内径适合破碎装置(13)插入,所述通孔(7)的位置对应容器口部、颈部的连接处,所述上旋顶部件(2)的上部设有倾倒出口部(8),所述倾倒出口部(8)外缘通过螺纹配合有内盖(4),倾倒出口部(8)的下端连接有导液管(14),所述导液管(14)伸入容器颈部,所述上旋顶部件(2)下部设有可与容器口部轴向干涉的部件,上旋顶部件(2 )下部的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突出部(9 ),上旋顶部件(2 )通过突出部(9 )支撑在旋升底座(3 )的两个旋转上升端面(5 )上,上旋顶部件(2 )及旋升底座(3 )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盖(I)内,所述外盖(I)与旋升底座(3)轴向固定,外盖(I)与上旋顶部件(2)之间设有周向联动装置,所述外盖(I)的顶部为脆性连接的端盖(10),所述端盖(10)的外径小于突出部(9 )最外端所在圆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顶部件(2)下部可与容器口部轴向干涉部件为间隔设置的径向向内的凸起(1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顶部件(2)下部可与容器口部轴向干涉部件为周向向内的凸环。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所述的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13)位于端盖(10)和内盖(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部毁瓶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I)内壁的上部设有至少两条凸棱(11),两条凸棱(11)间的凹槽适于容纳所述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骇浪曹俊峰张洪岩林海森
申请(专利权)人:海普制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