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底盘的液压主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发展中,传统的汽车制动系统、发动机悬架系统、液压式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及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在结构上彼此拥有独立的液压控制模块,各系统油泵及电控模块重复出现,这无形增加许多部件,使车辆底盘布置空间偏大,制造及维修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底盘液压主动控制系统,将汽车制动系统、发动机悬架系统、液压式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及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的油泵、电控模块等统一布置和利用,彼此集中供油,一体协同控制,很好解决了底盘空间偏大、制造 及维修成本增加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底盘液压主动控制系统,包括E⑶、转向机、制动器、发动机悬架及主动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制动器、发动机悬架及主动悬架的液压油路与同一个油压储能罐连接且上述液压油路由ECU控制通断,所述油压储能罐通过油路管道与油泵连接。优选的,所述油压储能罐经过转向机液压油路上的调压阀及电磁阀后与转向机相连;上述电磁阀受E⑶的控制。优选的,所述油压储能罐经过制动器液压油路上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汽车底盘液压主动控制系统,包括ECU(e)、转向机(i)、制动器(a1、a2、a3、a4)、发动机悬架(g1、g2)及主动悬架(m1、m2、m3、m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制动器、发动机悬架及主动悬架的液压油路与同一个油压储能罐(k)连接且上述液压油路由ECU控制通断,所述油压储能罐通过油路管道与油泵(l)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底盘液压主动控制系统,包括E⑶(e)、转向机(i)、制动器(al、a2、a3、a4)、发动机悬架(gl、g2)及主动悬架(ml、m2、m3、m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制动器、发动机悬架及主动悬架的液压油路与同一个油压储能罐(k)连接且上述液压油路由ECU控制通断,所述油压储能罐通过油路管道与油泵(I)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底盘液压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储能罐(k)经过转向机液压油路上的调压阀(jl)及电磁阀(h3)后与转向机(i)相连;上述电磁阀(h3)受E⑶(e)的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底盘液压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储能罐(k)经过制动器液压油路上的调压阀(j3)后与液压ABS (b)及制动器(al、a2、a3、a4)相连,其中上述液压ABS (b)受E⑶(e)的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底盘液压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储能罐(k)经过发动机悬架液压油路上的调压阀(j2)后分两路分别通过电磁阀(hl、h2)后与发动机悬架(gl、g2)相连,上述电磁阀(hl、h2)受E⑶(e)的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底盘液压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储能罐(k)经过主动悬架液压油路上的调压阀(j4)后分四路分别通过电磁阀(h4、h5、h6、h7)与主动悬架(ml、m2、m3、m4)相连,上述电磁阀(h4、h5、h6、h7)受ECU (e)的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底盘液压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攀,苑庆泽,钟焕祥,闫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